兰州黄河之滨也很美,那到底美在哪儿呢?
今天为大家介绍青城。
现代人,生活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里,每天看着阳光从明亮的窗户里照射进来,铺开一地,宽敞的房子,窗明几净,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
不过我想问,你见过阳光从镂空雕花的窗户透过的样子吗?你见过露天的院子,里面花朵芬芳,绿树投下片片阴凉,你见过吗?
我们每天穿梭在钢铁水泥铸就的城市里,渐渐抛却了城市原有的样子,不过幸好,我们忘记的时间还记得,它总是酿着最醇厚的酒,在那里等你。
在青城的一天,时间慢,风也慢,阳光也慢,脚步不由慢了许多。
痴迷于这里的古民居四合院,还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各类树木,更有文化历史的洗练,让人更加入迷,想要探寻更多过往的故事。
青城原名一条城,后简称为条城,据记载青城为宋代大将狄青擢秦州刺史巡边时所筑,后代为纪念狄青,又改为青城。这里原是黄河河湾中的一块绿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中心,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
青城位于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是兰州市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年又被列为国家特色旅游乡镇。
现存的50多处民宅四合院古建筑,有青城高家祠堂、隍庙献殿、青城书院、二龙山戏楼等多处民宅四合院,这些民宅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建筑。行走其中,时光仿佛倒流了般,古香古色的建筑,青瓦红漆流转于世,斑驳的痕迹像是穿越风雨而来的老者,蹒跚而沉静。
青城隍庙原址初为秦州刺史狄青的议事厅,又称狄青府,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年一年)。清世宗雍正二年(年)改建为城隍庙,现在大殿保存基本完好。近年又集资修复了门楼及戏楼,这里成为当地人们进行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场所。
青城书院是当时兰州六大书院之一,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整个书院坐北朝南,形如长条,由山门、前院、中院、后院组成。这里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翰林1人,进士10人,文举23人,50多位武举人及许多贡生,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青城赢得了风雅青城,仁义之乡的美誉。
高氏祠堂是高氏子孙寻根祭祖、感受亲情的一个场所,是慎终追远、明德回厚的一个圣地,是闪耀在陇原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高家祠堂是山东高姓移民祭祀先祖的场所,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年),占地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殿堂、廊坊20多间,是青城近30家宗族祠堂中保留的唯一相对完整的祠堂。过厅悬有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匾额,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造型独特别致,气势宏伟庄严。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这些遗留下的文物古迹,青城的水烟也很有名气,青城种植水烟始于明代,是兰州水烟的主要产地之一,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制作水烟的场地、工具和工艺。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民居罗家大院就是青城四大水烟作坊之一永顺成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年),在这里还曾拍摄了电视剧《老柿子树》。
在青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着青城干面,调以豆腐、黄花、木耳等勾制的臊子汤,再调以青城陈醋,外加八碟地方小菜,别有风味。
一碗面,一壶茶,半开的木窗,徐徐微风,街上人来人往,在这里过一个惬意的周末,一定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兰州日报社/韩彤、郭俊宇、安周霜
实习生赵琴琴张玉婷
原标题:《黄河之滨也很美丨风雅之地——青城古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