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个冬天,一名男子忙碌了一天刚睡下,突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一阵又一阵痛苦的呻吟声。
没过一会儿,一个老人跑来敲该男子的房门,告诉他:
“快出来!我老伴胆结石又犯了,现在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在床上打滚吐白沫子!”
男子闻言一骨碌爬起,只来得及披了一件衣服,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隔壁房间,一把背起疼得在床上打滚的老人,光着双脚向2公里外的乡卫生院飞奔而去!
老人紧随其后。
医院,男子早已是汗流浃背,双脚被路上的碎石磨破了,鲜血淋漓。在卫生院小楼下,面对狭窄陡峭的楼梯台阶,跑了一路的男子早已精疲力竭。
他只得咬着牙,使出吃奶的劲,咬紧牙关背着老人,死死抓着栏杆的扶手,一步一踉跄地向二楼爬了上去,全程几乎是脸贴着地。
好不容易爬上了二楼,男子将小心翼翼的老人放置在病床上,跑去叫来了医生。经过检查后,医生发现:若是送来得再晚一点,老人就会出现生命危险。
医生抬头看了看跑了一路、爬了一路、累得大汗淋漓的男子,动情地对病床上的老人说:“老人家,你的儿子真孝顺,幸亏送得及时,要是再晚一点,就会出现并发症,后果不堪设想。”
老人听了医生口中说出的“儿子”一词,这是多么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
他不是我儿子,要是我儿子还在就更好了。一想到这里,老人感到一阵阵凄然,又一阵阵幸福,虽然这个孩子是别人家的,可一样在床前尽孝啊。
这名男子名叫方海鹰,并不是老人的亲生儿子。
那么,老人的儿子去哪儿了?为什么别人的儿子在老人的床前尽孝?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想到儿子,老人无比后悔:要是时光能够倒流,当年就一定要阻止儿子登上那趟列车参军。
这一切还要从年说起。
战斗友情立誓言
老人叫胡绍栋,他的儿子叫胡兴龙,儿子生于年,安徽省铜陵县太平乡老兴村人。
胡兴龙从小就有参军报国的梦想,就连梦里自己都是身穿一身绿色军装,站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
年,越南屡屡犯我边境,中央忍无可忍,决定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
年,国家号召年轻人入伍,得知征兵的消息,胡兴龙兴奋得一蹦三尺高,他终于可以穿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装了!
这是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胡兴龙果断报名参军,如愿踏上了开往云南的军列。
临行前,别人家的父母都给孩子揣上几百元做零花钱,而胡绍栋却只能拿出30元给儿子。
胡兴龙接过父亲胡绍栋给的30元后,又退还10元给父亲:“爸爸,咱家不容易,我只要20元就够花了,儿子不在家,二老多保重!”
一声汽笛长鸣中,胡兴龙带着自己的梦想启航了,看着火车上那些同样兴奋的面孔,他心中充满了激动。
胡兴龙如愿参军后,在某师的侦察连当一名普通的战士。
一次偶然的交谈中,胡兴龙发现方海鹰原来也是铜陵县人,二人一拍即合,成了“训练中不放水、战斗中可以互相托付生命”的亲密战友。
年7月,胡兴龙、方海鹰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后,连夜赶往云南省麻栗坡执行任务。
机智灵敏的胡兴龙在战斗中表现优异,多次奋勇杀敌,受到了连队的嘉奖。
年2月8日当晚,连长布置完作战任务后,胡兴龙立刻拉着方海鹰来到了一处离阵地不远的小山坡。
两人躺在山坡的木棉树下,望着满天的繁星。胡兴龙突然开口了:“哥,你说我们这次还能安全回来吗?”
方海鹰沉默了一会儿,表示:兄弟,咱们参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从参军那一天起,我们就应该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胡兴龙说:自己并不怕死,能为了保家卫国而死,自己是死得其所,就是不放心自己的父母,除了小妹和已经出嫁的大姐,父母就只有自己这一个儿子。
胡兴龙不敢想象:我若是死了,对他们会造成多大的打击。
二人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胡兴龙又开口了:“哥,不如我们约定一下:若是谁不幸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活着的就得照顾对方的父母。”
方海鹰同意了。胡兴龙又开玩笑般表示:家中还有个小几岁的小妹,名叫桂兰,若是可以,哥哥替我照顾小妹一辈子,就是结婚也未尝不可。
方海鹰锤了胡兴龙一拳:你这个当哥哥的,可真能为小妹着想。
没想到,二人在木棉树下的约定很快就兑现了。
次日,侦察连在执行侦察任务时,被敌军千人包围,胡兴龙和方海鹰分头突围。
最后,方海鹰和其他几名战友成功突围,而胡兴龙却和受伤的班长余斌被逼至悬崖。
在没有部队支援且弹药耗尽的情况下,胡兴龙和班长余斌扔出了最后一枚手榴弹之后,便一起跳下了悬崖。
战斗结束后,荣获三等功的方海鹰才得知胡兴龙的死讯。
与此同时,部队首长找到方海鹰,告诉他:部队决定送他去军校深造。
这意味着他以后的道路将会一帆风顺。
这样大好的前途摆在眼前,但方海鹰知道:若是自己去军校了,就无法完成和兴龙的约定。
经过一番抉择后,方海鹰还是决定履行诺言,婉言拒绝了首长的好意,同时向部队首长提出了退伍申请。
首长得知原委后,也理解并肯定了方海鹰的做法。
兑现承诺尽孝道
数千里之外的铜陵,胡兴龙的父母日夜翘首盼望儿子凯旋,却没想到:人没等到,等到的却是儿子的烈士阵亡通知书。
在拿到阵亡通知书时,胡绍栋的手都是颤抖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在了前线的战场上。
得知哥哥的死讯,妹妹胡桂兰哭成了泪人。
谁能想到自己才四十五岁,便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中年丧子是最大的悲哀,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中,胡绍栋夫妻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和勇气。
年5月,胡兴龙被追认为中共党员,追记一等功,后来还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年8月25日,方海鹰退伍回家了,把自己与胡兴龙的约定告知家人,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面对母亲的泪眼婆娑,方海鹰只得硬着心肠:
“爸妈,以后你就当没了我这个儿子吧。”说完,方海鹰告别了双亲,来到了太平乡老兴村,找到了胡绍栋一家人。
方海鹰的到来,胡绍栋非常感激,却拒绝了他留下来侍奉双亲的想法。
方海鹰知道,自己要得到老人的认可,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不久后,胡家传来了喜讯:小妹胡桂兰获得了参军入伍的机会。在小妹的拜托下,父亲胡绍栋终于同意让方海鹰留下来。
为了打动胡绍栋,方海鹰做了许多的事:每天一下班就回家打理家务,洗衣、烧饭、陪老人聊天;照顾胡绍栋的老寒腿、背他上厕所;干农活、插秧、犁地、收割水稻。
年的那个冬天,方海鹰忙得忘穿鞋,背着胡绍栋跑了十几里路赶到乡卫生院的举动,终于打开了胡绍栋的心扉。
方海鹰对老人细致周到的照料,让胡绍栋和妻子濒临枯竭的心慢慢滋润起来。
第二年的一天,方海鹰拿了个大蛋糕回到家中。
原来当天是胡绍栋49岁的生日,在生日的祝福声中,胡绍栋的脸上荡漾着久违的最舒心的笑容。
胡绍栋看着自己的妻子、大女儿和方海鹰。胡绍栋的眼眶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双唇翕张呢喃:“我,我还是第一次过生日呢……”
替人尽孝喜迎爱情
胡桂兰每次探亲回家,都能看到方海鹰忙碌的身影。
此时,她对这个重情重义、大她四岁的男人产生了说不出的好感。回到部队后,桂兰给方海鹰写信致谢:感谢他为父母做的一切。
方海鹰给她回信:让她在部队中好好锻炼,不用挂念家中,你来我往,二人的书信交流越来越多。
后来,桂兰向方海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却遭到了方海鹰的拒绝。
方海鹰表示:自己一直把桂兰当作小妹的。
其实,方海鹰不是不喜欢桂兰,只是他担心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他这样做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虽然方海鹰拒绝了桂兰,却没磨灭掉桂兰对他的爱慕与敬佩之情。
胡绍栋也从女儿来信中,暗暗觉察到二人之间的情愫。
夫妻俩又惊又喜:如果他们能结合,兴龙知道了也定会高兴!
他们看得出,其实海鹰也是喜欢桂兰,便开始有意撮合二人。
胡绍栋专门找方海鹰谈心,打消了方海鹰的顾虑。至此,方海鹰开始和小妹桂兰越走越近。
年10月,胡桂兰退伍后,回到家乡铜陵县,在一家农行工作。
胡桂兰回到家乡后,两人的联系就更加频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年5月1日,方海鹰和胡桂兰结婚了,在战友牺牲的9年后,方海鹰娶了战友的妹妹为妻,也算是圆了战友的一个梦。
第二年底,他们的儿子小鹰出世了。小外孙子的出生,或多或少弥补了胡绍栋的丧子之痛。
小鹰长得特像胡兴龙小时候的样子,长得虎头虎脑,又懂事又可爱。
看着如此可爱的外孙,胡绍栋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多了起来,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让老人安享天伦之乐,方海鹰和桂兰在铜陵县城买了个二手房,把二老从农村接了过来。
走出阴影告慰亡灵
年春节前夕,方海鹰接到上级的通知:自己被升任公司的项目部副经理。
而后,方海鹰立刻掏钱、贷款在铜陵市繁华市区买了套房子。
他为何要在这个地方买房子呢?原来是,多年来,两位老人一直想去云南麻栗坡县烈士陵园内,看看儿子胡兴龙的衣冠冢。
山高路远,外加老人体弱多病,万一路上出点什么差池,方海鹰觉得自己对不起兄弟的嘱托。
胡绍栋又曾经多次表示:现在每天打开窗子,就能看到笠帽山烈士塔,我就想起我的儿子。兴龙自己一人远在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要是能够把我儿迁回笠帽山。我天天都能看见他,该有多好啊。
方海鹰知道二老的心愿,可是他不能让他们去,路途遥远,变数太多。
但一直不让老人去,方海鹰又担心两位老人过度思念儿子,压垮身体失去生活信心。要是把兴龙的墓迁回笠帽山也是不现实的。
为此,每逢老人心情好的时候,方海鹰就会对岳父、岳母进行开导。
“爸爸,兴龙壮烈为国捐躯,是你我不愿看到的,胡兴龙自己知道,他是在用生命保卫了像您这样千万个爸爸妈妈能生活平安幸福。如果你们二老终日陷入悲伤之中,在悲伤中度日。这样对身体不好,也不是兴龙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怀念英雄就要一切往前看,乐观点,不要老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中,这样才能报慰兴龙的在天之灵啊。”
胡绍栋没有吭声,方海鹰表示:爸爸,我记得你有一个旧箱子里,那里面是不是放了很多胡兴龙的遗物?我知道这么多年来,你们二老一直想起去云南麻栗坡县的烈士陵园,看看兴龙。
你们要去看看,我和兴龙完全可以理解。
爸爸你还记不记得:你曾经患过胆囊炎、动过手术,身体能不能走那么远?去往云南的路途那么遥远,我一直牢记和兴龙的约定,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这些年来,我一直拦着你们,就是担心你们身体吃不消啊!
我要履行对兴龙的诺言,照顾好你们,首先就得对你们的健康安全负责。
我有个想法,您看行不行?怀念烈士关键是需要一颗真心,哪里有他的遗物,哪里就有他的英灵,怀念兴龙,不要受地域所限,心诚则灵。
不如我向上级申请一下,在笠帽山替兴龙建个墓立个碑。这样,也算给兴龙的英灵在故乡安个家了。
笠帽山离咱们这儿也近。以后您二老一想他了,我们也方便去和他说说心里话。您看怎么样?
胡绍栋终于被说动了。
得到两位老人的同意后,方海鹰立刻马不停蹄,找上级申请在笠帽山烈士塔,给好兄弟胡兴龙立一个墓碑。
墓碑立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那天,细雨朦胧,好似苍天悲戚,群山呜咽。胡绍栋坚持要去给儿子上坟,方海鹰只得小心翼翼地扶着两位老人,一步一步登上了笠帽山烈士塔。
在苍松翠柏间的墓碑前,胡绍栋老泪纵横地从旧箱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兴龙的旧物:课本、家信、日记和衣服等,把这些东西整整齐齐地放在胡兴龙的墓前,然后全部点燃。
从此,烈士英魂就算在故乡安家了,后来,每当胡绍栋老人思念儿子了,就会来墓前看看儿子,和儿子说说话,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想念。
年12月22日下午,当天正是冬至。胡绍栋表示:天冷了,我和老伴想儿子了,我们去看看兴龙。方海鹰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带上鲜花、水果等祭品,搀扶着两位老人,来到了安徽省铜陵县笠帽山烈士塔。
方海鹰把带来的祭品放在了胡兴龙的墓前,庄重地敬了个礼,热泪盈眶地说:“兴龙啊,好兄弟。我没有忘记当年你我二人许下的承诺。我把爸爸妈妈和小妹照顾得很好,你放心。我已经娶小妹为妻,我会好好待她的。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26年了,我们都很想你。爸爸妈妈和小妹有我照顾,你就放心吧,我的好战友!”
另一旁,胡绍栋和他的夫人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年5月底,方海鹰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方海鹰的家庭也因此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的称号。
方海鹰还作为代表前往北京参加“最美家庭”的颁奖现场、参加颁奖仪式。
在颁奖现场,方海鹰还受到了中央高层的接见。颁奖结束后,方海鹰还受邀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而今,已人到中年的方海鹰依然爱看央视热播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他表示:那炮火连天驰骋疆场的画面,一次次让他回忆起,当年与其他国家交战的烽火岁月,以及那在木棉树下双方的约定,还有那令他魂牵梦绕的牺牲战友胡兴龙。
一次次炮火连天的画面,让方海鹰止不住热血沸腾、豪情激荡;但一想到战友胡兴龙躺在了血泊之中,又忍不住泪流满面。
方海鹰表示:每一次观看这样的电视剧,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更强一点。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这美好且来之不易的和平,珍惜自己在幸福生活里的每分每秒。
古有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今有方海鹰一诺千金替战友照顾二老,并与战友的妹妹亲上加亲的故事。
方海鹰为实现诺言,放弃了自己读军校的大好前途,远离了自己的双亲,孤身一人来到安徽省铜陵县,27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战友的双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年在木棉树下的誓言,彰显了身为中华民族儿女的诚信和大义,彰显了他身为一个军人该有的职责和担当。
方海鹰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但他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用自己的生命和实际行动,实现了当年许下的诺言,是一个敢于将自己的承诺付诸实践的时代楷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