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发生在东昌府之战中,当时的张清还是镇守东昌府的守将,手下有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
正逢宋江与卢俊义分兵攻打东昌府与东平府,他与卢俊义约定,谁先攻下城池者为梁山之主,卢俊义率军攻打东昌府,结果首阵就被张清以飞石打倒了井木犴郝思文。第二天大战时,又被丁得孙以飞叉打伤了八臂哪吒项充。卢俊义连输两阵,只好向已经攻破了东平府的宋江求救。
哪怕宋江带兵前来,也没得到好。金枪将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丑郡马宣赞、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等梁山好汉都败在张清的飞石之下,赤发鬼刘唐被捉。
这一战窝囊至极,宋江大怒,割袍立誓:一定要活捉张清。
这个时候,吴用出了一个主意,引诱张清出城。就派人从水陆两路运粮。张清连胜几场,觉得梁山不过尔尔,就大大咧咧出兵劫粮。正好遇到了押送粮草的步军统领鲁智深与武松。
张清的一个飞石打到了鲁智深的光头之上,当时头破血流。武松一看情况不对,急挺戒刀,救下了鲁智深。但粮草被劫,后来张清又去劫水路的粮草,却中了计,被林冲率铁骑逼落水中,最终被埋伏在水中的阮氏三兄弟活捉,最终没羽箭张清也上了梁山。
在这一场战争中,张清为什么只敢爆头鲁智深,而不敢打武松呢?
说起来,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鲁智深与武松的性格不同。
鲁智深为人豪爽,但大大咧咧。凡事并不多喜欢动脑子,相反,武松有丰富的江湖经验,遇事谨慎,很少阴沟里翻船。
就比如在十字坡孙二娘处,鲁智深好酒贪杯,被孙二娘的蒙汗药放倒,差点将他宰了做黄牛肉卖掉。幸好张清回来得及时,才救了他一命,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相反,武松有丰富的江湖经验,遇事谨慎。才多次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同样是在十字坡,武松一来到此地,一看地形,就心里有谱。面对孙二娘,他先作挑衅,让本来没有动手意图的孙二娘起了杀心,面对加了蒙汗药的好酒,武松却不急着喝,将计就计,擒住了孙二娘。要不是张青及时赶到,早就成了武松的刀下鬼。
再有就是在飞云浦,这是一个死局。武松头上戴着枷,一只手被绑缚着。前无退路,后有追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林冲还是卢俊义都只能认命,束手等着被杀。只有武松将时机把握到极致,凭着高超的武艺实现了反杀。
而在攻打东昌府时,鲁智深与武松负责押送粮草,都知道张清有可以出城劫粮,鲁智深不放在心上,而武松却多方注意,一有风吹草动就竖起耳朵。
这一点,原著中是这样描定的:
张清看了,见鲁智深担著禅仗,皂直裰拽扎起,当头先走。张清道:“这秃驴脑袋上著我一下石子。”鲁智深担著禅杖,此时自望见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却忘了提防他石子。
正走之间,张清在马上喝声:“著!”一石子正飞在鲁智深头上,打得鲜血迸流,往後便倒。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武松急挺两口戒刀,死去救回鲁智深,撇了粮车便走。
都知道前方有敌人,鲁智深看到了张清,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忘了提防石子,结果挨了一下。
而武松呢,他时刻提防着,所以才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急挺两口戒刀,杀退了张清的军马,冒死救回了鲁智深。
性格决定命运,不是吗?
二是和他们二人的武器有很大的关系
鲁智深和武松都是二龙山加盟到梁山的好汉,他们二人都是出家人准备,只不过一个是头陀,一个是光头的和尚。
鲁智空的武松是六十斤的水磨禅杖,施展开来,水泼不进,能在千军万马中杀个来回。但六十斤的禅杖虽说攻击力强,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重,因此攻击速度慢,在格挡暗器方面有缺陷。
相反,武松在血洗鸳鸯楼之后,被孙二娘救回。为了避免被官兵搜到,孙二娘就拿出了一套头陀的服装、度碟、铁箍,除此之外,还有一对镔铁雪花戒刀。
这是一个被孙二娘杀害的头陀留下的,戒刀十分锋利,经常做壁上鸣。
由于头陀的身形高低与武松比较相似,这一套装备就落到了武松的手里,从此武松就做头陀准备,凭着两把戒刀,在梁山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禅杖相比,戒刀是短兵,挥舞速度快,在格挡暗器方面就很占优势。
所以,张清审时度势,就将目标瞄准了鲁智深。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鲁智深的武功差,而是他的武器限制了他的格挡速度,才中了飞石。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同样是出家人,鲁智深的光头,就比武松的一头秀发更为显眼,不管是谁,看到光亮的东西,就会忍不住在头上来一下。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小伙伴玩弹头,由于之前吃了亏,额头上被他们打了一下,就准备报复。第二天中午,就藏在小树林里伏击他们,正好其中一个小伙伴理了一个大光头,看到铮亮的灯泡,我拉起弹弓就给他来了一下。
我想,张清也有类似的恶趣味吧。
总之,鲁智深的性格、兵器和铮亮的光头,都决定了他在两个人中,是出众的,容易最先受到攻击的,不知道我说得对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