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又东南,过郾县北。
汝水迳奇頟城西,东南流,其城衿带两水,侧背双流。汝水又东南流,迳郾县故城北,故魏下邑也。《史记》,楚昭阳伐魏,取郾,是也。汝水又东,得醴水口,水出南阳雉县,亦云,导源雉衡山,即《山海经》云衡山也。郭景纯以为南岳,非也。马融《广城颂》曰:面据衡阴,指谓是山,在雉县界,故世谓之雉衡山。依《山海经》,不言有水。然醴水东流,历唐山下,即高凤所隐之山也。
郾县故城,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东晋废。
醴水,约今河南舞阳县北澧河。
雉衡山,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原名衡山。《汉书·地理志》南阳郡雉县:“衡山,澧水所出”
雉县,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西晋属南阳国。南朝宋废。古县名。
高凤,东汉逸民。字文通,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人。少为书生,专精经史,后为一时名儒。太守召请为吏,不应;建初中又举为直言,不就。隐身渔钓,终身不仕。事载《后汉书·逸民列传》。
高文通隐居处碑,位于叶县常村乡石门水库大坝东,系清代遗存,碑下半部残缺,现高米,宽米,厚米。清同治八年(年)立。欧阳霖立碑,许静书丹阴阳两面刻字,阳面隶书“汉高文通隐居处”,阴面记述汉代名儒高文通于此隐居读书漂麦之轶事。
唐山,按郦注“然醴水东流,历唐山下,即高凤所隐之山也”比对文物地图颇疑唐山即今高凤(高文通)隐居处碑附近的老青山。如下图:
表1(底图截自《中国文物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第90页。)
醴水又东南,与臯水合,水发臯山。郭景纯言,或作章山,东流注于醴水。醴水又东南,迳唐城北。南入城,而西流出城。城盖因山以即称矣。
臯水,杨守敬推测:此水在今叶县西南。
章山,具体不详
唐城,按郦注“南入城,而西流出城。城盖因山以即称矣”比对文物地图颇疑唐城很可能与唐山附近的小山头遗址有关联。小山头遗址位于叶县常村乡李楼村小山头庄东,系新石器时代遗址,东南有小河,发现面积约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发现有石斧和灰陶片。初判为龙山文化遗存。
醴水又屈而东南流,迳叶县故城北,《春秋.成公十五年》,许迁于叶者也。
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字。唐勒《奏土论》曰:我是楚也,世霸南土,自越以至页垂,弘境万里,故号曰万城也。
叶县故城,即今昆阳城,位于叶县旧县乡旧县街西,系春秋汉遗存。河南文物局亦认为此城当为叶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万平方米。城垣遗迹惟西垣和西北隅、西南隅尚存,残高约3米左右。城内遗物发现较少。城外分布有春秋战国多处墓群。据文献记载,此处是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封邑。沈称“叶公”,故名“叶城”。东汉初刘秀曾在城内增筑一小城,称肖王城。
余按《春秋》,屈完之在召陵,对齐侯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杜预曰:方城,山名也,在叶南,未详孰是。楚惠王以封诸梁子高,号曰叶公,城即子高之故邑也。叶公好龙,神龙下之。
召陵,召陵故城位于河南漯河市郾城县召陵乡召陵村四周,系春秋、汉遗存。现存内外二城。外城周围约6公里。呈正方形。内城位于外城西北隅,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多有高大夯土建筑台基分布。现存北城墙长米,宽3-8米;西城墙长米,宽3-8米,高9-11米,城墙夯土层厚约13厘米。历年出土有陶鼎、罐、刻纹白陶瓮、铜箭头以及汉代的砖瓦、铁鼎、铁戟、剑等。史载公元前年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与楚盟于台陵即此。汉置召陵县。
叶公好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叶(旧读shè)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音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所谓五色无主,是指因为害怕,心荒意乱,以致面目失色)。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河东王乔者,为叶令,每月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支舄。乃诏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民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欲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民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即古仙人王乔也。是以于氏书之于神化。
王乔,东汉河东人。明帝时为叶令。相传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来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令太史伺之。其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举罗张之,得一舄,乃所赐尚书履。
A10
醴水又迳其城东,与烧车水合,水西出苦菜山,东流侧叶城南,而下注醴水。醴水又东,迳叶公庙北。庙前有《叶公子高诸梁碑》。旧秦、汉之世,庙道有双阙、几筵。黄巾之乱,残毁颓阙。魏太和、景初中,令长修饰旧宇。后长汝南陈晞以正始元年立碑,碑字破落,遗文殆存,事见其碑。
烧车水,按《元和志》卷6叶县:“烧车水,在县南二十四里。世祖(东汉光武)破王寻,烧其辎重于此水滨,因以为名。”
叶公庙,《寰宇记》:叶公庙在叶县东北三里,唐仙州刺史张景洪建。盖屡重修矣。今叶公墓坐落在河南省叶县旧县乡古中洲叶邑西北约3里的澧河之畔,《后汉书郡国志》载:“叶公沈诸梁冢,近县祠之曰‘叶君丘’”。2多年来墓丘经风雨冲刷,水土流失,土丘几乎变成平地,年清明节,在叶县政府重视与支持下,叶氏裔孙重新培土,堆成3米高,方园40米的墓丘,县政府还为其立了一块“廉政爱民”碑。年后,县政府在经济较紧张情况下,先后投入多万元,建成“叶公陵园”,作为向群众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教材,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果然在叶公陵园门厅上看到了“叶公沈诸梁简介”,以此说明今日叶姓也知叶公原姓沈,但他们依然将沈诸梁视为叶姓的开创者。
《叶公子高诸梁碑》,按杨守敬所考: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
醴水又东,与叶西陂水会。县南有方城山,屈完所谓楚国方城以为城者也。山有涌泉,北流,畜之以为陂,陂塘方二里。陂水散流,又东,迳叶城南,而东北,注醴水。醴水又东,注叶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七里。二陂,并诸梁之所堨也。
叶陂,叶陂(原称“西陂”)遗址位于平顶山市叶县龙泉乡寨底村西南米,遗址整体呈“L”形,坝基宽约9米,最高处高约5米,最低处高约2.4米,遗址保存较为完整。东陂位于旧县乡旧县东北约3.5公里处,现仍可看出其大致轮廓。叶公治叶期间,兴水利、劝农桑,率民众修筑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叶公东西二陂。据清同治《叶县志》载:“东西二陂,方城山有涌泉东流,蓄之为陂,方二里,即西陂也。陂水散流,经叶县东南而北注澧水;澧水又东注叶陂,即东陂也。东陂最大,东西十里,南北七里,引水以溉民田。二陂并叶公诸梁所作,今遗址尚存,名水城。”叶公修筑的东、西二陂,一为蓄水排涝,一为引水浇田,因势利导,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又一例证。它是我国较早的水利工程,比魏国西门豹治邺修漳水十二渠早五、六十年,比蜀守李冰修都江堰更早二百多年,对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方城,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春秋时楚国所筑方城经此山东麓。
诸梁,即叶公子高、叶公诸梁。春秋末楚国人,字子高。沈尹戍之子,封于叶(今河南叶县),故又称叶公子高、叶公诸梁。令尹子西欲自吴召白公胜回楚,他以胜狡诈好乱劝阻,子西不听,于是托疾出居于蔡。楚惠王十年(前),白公胜果于郢作乱,杀子西和司马子期,劫持惠王。他自蔡率兵至郢平乱,自兼令尹、司马二职。后局势安定,以子西之子宁为令尹,子期之子宽为司马,他仍返叶。
陂水又东,迳潕阳县故城北。又东迳定陵城南,东与芹沟水合。其水导源叶县,东迳潕阳城北,又东,迳定陵县南,又东南流注醴。其水迳流昆、醴之间,缠络四县之中,疑即吕忱所谓涀水也。今于定陵更无别水,惟是水可当之。醴水东迳郾县故城南,左入汝。《山海经》曰:醴水东流注于涀水也。
潕阳县故城,即舞阳县故城,秦置,属颍川郡。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元和志》卷8:“在舞水之阳,因名”三国魏属襄城郡。南朝宋废。比对文物地图,按方位次序考量颇疑与今舞阳县马岗城址有关。该城址位于舞阳县保和乡马岗村南,系周、汉遗存。城址周长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城墙已夷平,西北部可见城墙残迹,夯层厚12厘米,为小圆夯窝。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筒瓦、泥质灰陶钵以及三棱形铜镞等。
涀水,郦注以此涀水为叶县西陂水,有学者认为此处涀水即今河南舞阳、叶二县界之浓河。所未详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