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多有人问,宋江与武松交情甚厚,而二人却于白虎山庄相别,从此如同路人,而面对宋江三番五次地请求,让武松与他同去清风寨花荣处,武松却是一口回绝了,其理由亦是冠冕堂皇的,但其内心已经与宋江有了分歧。

第一、武松在白道上已经无路可走,他说:“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对于这条理由,宋江何尝不知,宋江所犯之罪,或许逃个几年之后,也就销声匿迹了,他是有机会重出大宋白道江湖的,武松则不同,他手上人命众多,滥杀多人,是根本回不到白道的,他也就断了这条路。

第二、武松说是为宋江、花荣好,他说:“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便是跟着哥哥去。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这条理由也是为他人着想,让宋江感动。

第三、武松还有最后唯一一条道路,那就是招安,他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武松内心唯一的火花,便是招安上战场,靠着搏杀,求取一星半点功名,这也正合了宋江之意。

第四、宋江对招安的不同理解让武松心冷,武松的招安是小家子气的招安,是个人的事,宋江却说:“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祐。若如此行,不可苦谏。”是认可了武松招安的。又说:“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得做大官。”宋江的招安目的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要当大官,要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与武松的招安断然不是一回事,最后,宋江洒泪,不忍分别,又分付武松道:“兄弟,休忘愚兄之言,少戒酒性。保重,保重!”

第五、对于宋江的言语,武松的反应却极其冷淡,一是“武行者听了。”二是“武行者自投西去了。”与宋江的依依不舍,挥泪相别形成了鲜明对比,难道真的如一些读者所言,是宋江不让武林喝酒引起了武松的反感吗?断然不是,而是他与宋江的江湖道义、招安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分歧,武松也只好自投西去了。#水浒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