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10435032.html

《水浒传》第十六回,讲述了晁盖、吴用等8位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小说前后总共用了近4个回目的篇幅,讲述了他们从策划、组织到实施劫取“生辰纲”的全过程,展现了晁盖等人的大智大勇。

而相比之下,作为“生辰纲”的主人,梁中书无疑是愚昧短智的。在前一年,他花费了十万贯收买金银珠宝,准备了一份“生辰纲”大礼,结果是送到东京的半路上被贼人给劫了。

而今年,他依然是高调不止,还准备再次招摇过市,弄得天下皆知。如果果真按照他的法子再来一次,“生辰纲”恐怕到不了黄泥岗就没了。

所以,杨志的小心谨慎、不走寻常路,更加衬托了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的大智大勇。

但是,“智取生辰纲”的剧情BUG,或者说不合理之处,同时也出现在这里。

往年,梁中书送生辰纲的过程是高调张扬的,弄得天下绿林好汉们人尽皆知。

而这次,杨志改弦更张、低调行事,让手下禁军们都打扮成客商模样,而且他还把行路的节奏搞得十分反常:头几天,杨志一行是起个大早,趁着天凉急行军,到了日中天热便开始休息;而等到进入山路,人家稀少时,他就一反常态,专门挑天热的时候行路。

杨志的逆向思维,不得不让人佩服。按照常规来说,天气越热,越少有人出行,而恰恰在这个时候,遇到强人打劫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但是,如此“不走寻常路”的杨志,怎么偏偏还是在黄泥岗上被晁盖给碰上了呢?

1、关于相遇地点——黄泥岗

按照入云龙公孙胜的说法,“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

于是,晁盖等7人在离黄泥岗10里远的安乐村(白日鼠白胜家)驻扎下来,专门在黄泥岗上等待“生辰纲”自投罗网。

但是,从当时的大名府到开封,肯定不止走黄泥岗这一条道。而且,杨志对黄泥岗的凶险早有所耳闻,他对梁中书说:

“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如果杨志觉得常规路线太过险恶,临时决定不走这条路线,那晁盖等人不是白等了么?

果真如此的话,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晁盖等人,那么没有比“守株待兔”这个词更加贴切的了。

2、关于相遇时间——六月初四

刚才我们讲到,杨志为了避开路上的强人,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在出行时间上,他一反常规,选择在一天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出发。虽然此举引起了手下军士们的强烈不满,但他们走了十几天都平安无事,好像也骗过了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这几处的强人。

那么问题来了,到了黄泥岗时,他们怎么就没有避开晁盖等人呢?

要知道,此前杨志已经走了十几天,其行程并不规律,晁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算准押送小队到底在哪里的。

而且,在他们相遇在黄泥岗的这一天,“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在这种情况下,晁盖让弟兄们全体值守在黄泥岗上,而不是轮流值守,这也不太现实。

还有,晁盖是什么时间到达黄泥岗设伏的呢?答案是六月初三,也就是抢走“生辰纲”的前一天。

因为在事发后,济州府官差何涛的弟弟何清说,他在六月初三这一天,看到了刚刚到安乐村附近客栈歇脚的晁盖等人。

由此可知,晁盖不但清楚的知道杨志的行军路线安排,甚至连他何时能到黄泥岗,也是一清二楚、了如指掌。

在当时没有GPS、北斗、人身定位等技术的条件下,晁盖是怎么做到的呢?

小说中并没有写,下面是我的个人猜测:

1、公孙胜在大名府内有内应,而且这名内应级别还不低,他能够准确得到关于杨志行程路线以及一行人样貌特征等情报。

2、晁盖提前派出刘唐与这名内应接头,提前获得相关情报。而且,刘唐还一路跟踪杨志一行,并将情报以某种方式(飞鸽传书?)提前通报给了晁盖。

3、晁盖接到了刘唐的线报后,预测杨志大约六月初四日到达黄泥岗,于是他们选择在六月初三日行动,提前一天到达安乐村,并准备在黄泥岗埋伏。

4、因为杨志此前作息时间十分难以琢磨,所以晁盖等人选择全天在黄泥岗等候,即便是天气炎热,他们也不辞辛苦,以近乎“守株待兔”似的执著,等来了杨志和“生辰纲”。

有了以上这些前序铺垫工作,晁盖团队才能确保能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碰上杨志,否则,“条条大路通开封”,打扮成普通客商的杨志们,又怎么会主动走进晁盖们的“虎口”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