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诗经·大雅·緜》中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多数人认为说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水浒”二字,便是出自这一句。
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文学作品,看过的读者大多可能被里面重情重义兄弟情谊所感动到了吧。以宋江为首的位好汉聚义梁山,对于宋江这个人在后世的争论也是非常的大的,他的理念想法和对众兄弟们的情谊,这些都是后世大家争论的问题,特别是和武松之间矛盾关系。
那么,水浒传中,宋江与武松的矛盾从何开始呢?
实际上,很多人都只记得武松与宋江最后形同陌路,却忘了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一、宋江结识武松,与武松拜把兄弟
一开始的宋江对武松特别好,他们是在柴进的家里面结识的,当时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仓皇躲进柴进的府邸,恰好武松也住在柴进府邸,所谓不打不相识,宋江在一次醉酒路过乌漆漆的走廊,打倒了武松的烤火炉子,气急败坏的武松正准备暴打宋江刚好被路过的柴进及时制止住,得知对方是宋江后的武松连忙道歉。
毕竟这时候的宋江在江湖上早已有些知名度,而武松还没有打虎,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江湖人士,甚至处境有些落魄,但宋江打量武松一番觉得是个非凡之人,且他喜好结交江湖人士,所以多次讨好武松,在武松没有能力挣钱,宋江掏出腰包,送武松衣服,把自己的所有钱都给了武松,最后还结拜了兄弟,对武松的情可谓是自家兄弟情。
可为何梁山相见宋江对武松态度急速度反转呢?
实际上,通过了解武松和宋江二人志向以后,相信读者也能理解为何宋江与昔日兄弟武松相见不是再叙兄弟情,而是为何对武松态度转为冷淡了。
二、宋江与武松昔日兄弟情出现危机
梁山相聚,本是久别昔日兄弟情重叙之时,但宋江对武松的态度极速反转,疏远起来。
在一次酒宴上,宋江借着招安的想法与众兄弟敬酒,意思想让梁山其他兄弟与他一同招安,屈服于朝廷。
可都是被朝廷压迫或厌烦朝廷才上梁山的好汉们怎么可能同意,武松此时气呼呼的对着宋江说:“我们流血牺牲走到了今天,死伤多少兄弟,如今却要我们归顺迫害我们的昏庸朝廷?这对我们死去的兄弟怎么交代,这得多寒兄弟们的心啊!
对于招安一事,黑旋风李逵向来就持反对的态度,当他了解武松也有类似的想法时,他的心中自然也受到了鼓动,一时感到非常激动。
即使李逵打架杀人技术高超,但他在梁山的地位可比不上武松,因为武松已经所谓是分部的老大即二龙山的大哥,梁山好汉聚集就像是一个黑社会的组织,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的武松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自己的地位了,不和李逵一样只是宋江的一个小弟了。
宋江听着武松的反驳本就气急在心,没想到李逵还应和上了,瞬间暴怒,狠狠的把酒杯摔在桌子上,传令让手下人把李逵拖下去。此时李逵推开宋江的手下,生气的说就算哥哥让我上刀山下火海我李逵也绝对没有二话,说完自己很豪气的走了出去。
我们都知道李逵对宋江一向忠心耿耿,宋江说一李逵绝不说二,想当年武松也是这样子忠心耿耿与宋江,但由于武松慢慢看透宋江便不再顺从。
李逵忠心耿耿于宋江即使对招安之事有所抗拒,但至始至终还是听从宋江,可武松不同,坚决自己的立场这让李逵着实没法甚是生气,但招安的想法在李逵心里不可能改变,更不觉得这样子会冷了好汉们的心,所以他向众好汉们解释是为了让他们活路,不再因为于朝廷斗争而伤亡惨重。
宋江执意招安,满嘴虚情假意之话,同样反对招安的鲁智深此时也按耐不住了,开口反驳宋江,表明自己绝不可能招安的立场,若是宋江执意招安,那二人兄弟情谊到此结束,厌恶朝廷的鲁智深,怎么可能因为宋江的几句花言巧语,就改变心意归顺于朝廷呢?
共谋二龙山大事,后又都因杀人出家,同样厌恶朝廷官场的腐败,所谓志同道合的武松和鲁智深,在反对宋江招安这事上更是不谋而合,在梁山占据极大身份地位的武松和鲁智深,却与一心想要招安的宋江想法不同,宋江内心自然惶恐,毕竟这可能破了他的招安计划,所对武松的态度自然会转变。
宋江不重用武松究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实际上,在二人性格和志向方面就可以让我们清晰明了的知道其原因,那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究竟是在哪些方面的不同导致宋江不重用武松。
三、武松不被宋江重用,其原因有三
其一宋江阴险动机不纯。
我们都知道上梁山的英雄好汉都是因为得罪朝廷,或者对朝廷极度不满才上梁山聚义,为了与朝廷唱反调,可宋江却主张招安,只想高官达禄,还多次算计梁山英雄好汉,在征方腊结束后,武松断臂没有接受朝廷封赏而是选择出家,作为拜把兄的宋江对武松莫不关心,道别之后再无瓜葛,及其冷漠。
武松当面反对宋江招安想法,宋江害怕武松会破坏了自己的计划,怕武松带着鲁智深、杨志张青,孙二娘等厌恶朝廷的其他好汉们下山,这样子梁山聚义兄弟人数越来越少,宋江的招安计划也很难正常实施甚至失败。
在宋江眼里,各路好汉就是他的棋子,棋子自己动了或者破坏全局就得淘汰出局,容不得出错。
其二武松有勇有谋,懂得独立思考。
武松有自己的想法,大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那种有勇无谋,莽撞的大汉类型,能够分清是非对错,不像李逵等其他人那样子,宋江说一就一,说西不敢走东鲁莽听从,有自己的是非观。
也就是说,对于宋江个人强加在别人身上观念,有自己主见的武松并不会绝对的顺从,而是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判断,再决定行动。武松作为一个性格强硬的人,而宋江则是一个需要顺从部下的领袖,这样一来,即便武松实力再强劲,不能为己所用也是无用。正因此,宋江就自然不会对武松有重用之心了。
其三武松厌倦官场拒绝招安,而宋江一心招安,想要入朝为官。
二人在体制内待的时间长短不同。武松当都头时间很短,只是数月;而宋江已在体制内浸润多年,环境熏陶影响思想意识,所以对体制内留恋程度很深
可是宋江受过儒家正统教育,思想符合当时社会主流,修齐治平,出将入相,与梁山上的那些大老粗们思想差异很大。况且儒家教育对宋江是渗入骨髓的,他的性格也符合“中庸”,从不激进。只有在体制内生存才符合他所受的教育及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像大老粗们没受过教育,自由散漫,只好喝酒吃肉。
宋江这样的人行走在江湖上就显得很“虚伪”,但是他在体制内就会很自然,一点儿也不突兀。因为官场上多是宋江这样满口仁义道德的人。
朝廷腐败不堪,武松早已看透,也坚决做朝廷的死对头,哪怕立功朝廷封赏也决定出家,就可看出其立场多么坚定,可宋江想法却反之,一心招安,入朝为官,实现光宗耀祖,名留青史的愿望,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宋江肯定有所察觉,所以加强了警戒之心,不敢受用。
三观不合,亲密战友亦可形同陌路,旧日同僚亦可反目成仇。武松与宋江越走越远,自然在情理之中。
小结
武松宋江交集颇多,从素不相识到义结金兰,从若即若离到分道扬镳。研究他们的关系变化,可见三观之重要,足以定人亲疏远近。志同道合者,才能行远。
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了宋江一心只为自己入朝为官,把梁山好汉们的性命当做完成招安计划的棋子,而武松,鲁智深等人却铁血真汉情,重情谊,厌倦朝廷腐败。
因此,希望通过宋江与武松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可以让读者们了解分析与好友之间的关系,珍惜志同道合之人,毕竟相遇不易,并希望各位能够一直如宋江与武松起初的感情般真挚且美好!
参考资料:《诗经·大雅·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