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又称说书、讲书等。传说,说书的祖师爷是周庄王。《韩非子》、《荀子》中记载俳优,一般认为是曲艺的最早表演。唐代有“说话”、“措辞”、“俗讲”等(与佛教兴盛有关系);北宋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说三国故事。“说话”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非常大。古代的“说话”、“措辞”等,与现在的评书是不同的。
评书是语言艺术,过去师徒口传,没有本子。评书讲究梁子(提纲)、坨子(主要事件)、扣子(抓住观众内心的手段、悬念)。现在的评书以口头讲说为形式,说故事情节;表演中以肢体动作为辅助,要模仿书中各类人物的言行;道具为醒木、扇子。一般开书时念“定场诗”,然后说故事。人物出场,要“开脸儿”,表明人物的相貌、穿着、兵器等;也有一些“刀枪赞儿”、贯口等;手法上有明笔、暗笔、倒插笔、伏笔等。
传统评书主要分袍带、短打、神怪等。
到了明末清初,这种评话与现在的评书已经很相似了。从莫后光,到柳敬亭,到王鸿兴,已经开始说《隋唐》一类的长书了。
石玉昆,乾隆末年至同治年间人,他不是评书艺人,但对后世影响巨大。石玉昆唱子弟书,他改革了西韵,创出了石韵。他根据明代《包公案》改编的《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等),是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为数代评书艺人、京剧艺人留了饭。京剧的《遇后龙袍》等戏,皆出于此书。后来的《小五义》、《续小五义》、单田芳先生的《七杰小五义》、《白眉大侠》等书,皆源于《三侠五义》。三侠是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氏弟兄;学者俞樾(俞平伯的祖父),认为四人称三侠不妥,增艾虎、智化、沈仲元三人,为七侠,故又叫《七侠五义》;单田芳先生版本,以南侠、北侠、双侠、小侠艾虎、东方侠智化、西方侠柳青,为七侠。
古时,有一些描写侠客义士的作品,如唐代的《虬髯客传》(程砚秋有京剧《红拂传》)、《聂隐娘》(程砚秋有京剧《聂隐娘》)等。《虬髯客传》被金庸先生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三侠五义》,对后世影响巨大。
民国时期,评书鼎盛。有评书大王双厚坪,他与伶界大王谭鑫培、鼓界大王刘宝全并称为“艺坛三绝”。当时还有很多著名的评书艺人及作品。田岚云的《明英烈》、张虚白的《封神》、连阔如的《东汉》、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张杰鑫的《三侠剑》、袁杰英的《五女七贞》、“净街王”王杰魁的《三侠五义》等,这些作品到今天还是久讲不衰。
这里要说一下《五女七贞》,这套书又叫《十二女侠》,现在不常见了。五女是娄秀香、秦兰花、尹凤英、李莲香、祝凤仙;七贞是李秀贞、张淑贞、张玉贞、高桂贞、秦花贞、盖莲贞、盖爱贞。京剧有《大溪湟庄》。《五女七贞》讲的是《施公案》的故事,道子与《施公案》不同,有“百兽朝麟”,讲十四路豪杰大破连环套,义释窦尔敦的故事,京剧叫《八大拿》。因众寨主绰号带兽名,如白毛兔子魏忠、巡视猫李文仲、飞天豹子刘滚等,总辖寨主窦尔敦的绰号叫独霸山东铁罗汉猛麒麟,故称“百兽朝麟”。有“百鸟朝凤”,讲四侠四义五霸七雄十三杰大破螺蛳岛,请回珍珠百寿莲花灯的故事。因众寨主绰号带禽名,如铁嘴鹦鹉杜云龙、追云燕子梁大成等,总辖寨主孙飞绰号金头凤,故称“百鸟朝凤”。
东北评书名家聂田盛说此书,又不相同。聂先生有“五女擒兰”、“七贞捉莲”、“百鸟朝凤”、“百兽朝麟”、“四侠十龙闹盛京”(讲国舅索红谋反,康熙私访盛京。五龙捧圣、十龙战金龟、大破八卦山等。)、“五小下山东”(讲黄九龄、孙九如、赵九州、胜九方、王九成五人,捉拿索红的故事。)、“百鬼朝阎”(讲窦尔敦的孙子八卦神童窦小兰杀死施世纶、黄天霸,逃至二龙山。大寨主活阎王陆凯,率翻江鬼余明等人,召开人头会。黄天霸之子黄九龄攻破二龙山,窦小兰逃走。)、“五小下关东”、“八卦会太极”(讲黄九龄等小弟兄下关东捉拿窦小兰的故事)。聂先生有浓郁的东北风格。评书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说书,千人千面,每个说书艺人风格都不同,同样的书,不同人说来,完全不一样。
评书的师承,由于年代久远,分支繁杂,门户之争,大多口传,无史料记载,现在不容易考证了。
一类是由鼓书转为评书的艺人。一类,是清末的文人,转为说书。
相传王鸿兴,唱“弦子书”,因雍正帝驾崩,不准动响器,转为说书。历代,有许多“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艺人改说评书。据说王鸿兴曾向柳敬亭学习过。王鸿兴有弟子三臣(安良臣、邓光臣、何良臣)、五亮(白文亮、黄福亮、佟起亮、霍士亮、刁亮),五亮为说弦子书,三臣说评书。三臣又收了好多弟子,这样传下去,分支数十个。我说,不要有门户之争,万朵桃花一树开,书门繁盛是一家。
第一代:王鸿兴;
第二代:安良臣、邓光臣、何良臣;
三臣往下,各自收了一些徒弟。
安良臣一支:第三代张海风----第四代胡永隆----第五代何茂顺等----第六代高胜泉、陈胜通等----第七代陈胜通传曹聚锐等、高胜泉传田岚云等----第八代岚字传正字----第九代正字传荫字。
安良臣----张海风----永----茂----胜----聚、岚----正----荫
邓光臣一支:第三代张沛然----第四代戴明山----第五代张君义----第六代双文兴(双厚坪)、白敬亭等----第七代白敬亭传陈福生、杨云青、王昆兰、梁殿元等----第八代福字传荣字、云字传伯字、殿字传继字-----第九代荣字传祥字、继字传兴字
邓光臣----张沛然----戴明山----张君义----文、白敬亭----福、云、昆、殿----荣、伯、继----祥、兴
何良臣一支:第三代柯光玉----第四代赵廷贞、柯廷然等----第五代赵廷贞传尚奎明等(十八奎)、柯廷然传牛瑞泉等(七瑞)----第六代尚奎明传李凤山等、王奎盛传谷春山等、牛瑞泉传程德荫等(十八德)----第七代李凤山传李长彩、赵连波、刘竹桥等、程德荫传张致兰、戴德顺传陈悦贤等(七悦)。(戴得顺闯东北,另立门户,改字,德----悦----庆----桐----浩。)-----第八代致字传杰和士字、悦字传庆字(十八庆)(李悦明另立门户,改字,传宝----俊----仁----义。)、长字传诚字坪字润字-----第九代杰字传阔字轸字、士字传健字、庆字传桐字、诚字传豫字、坪字传鹤字豫字华字、润字传雄字
何良臣----柯光玉----廷----奎、瑞----凤、春、德----长、连、竹、致、悦----杰、士、庆、诚、坪、润----阔、轸、健、桐、豫、鹤、华、雄
袁阔成先生
以上是王鸿兴一脉的分支。
还有潘青山一支,潘青山传安太和,安太和说《西游记》著名,有“猴儿安”之称,传“永----有----道----义”四字。
提到评书,不能不说一说西河大鼓,评书与西河大鼓有交集。评书艺人的子女中有转为说鼓书的;鼓书艺人中有不少转说评书的。
西河大鼓,又叫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较为典型的鼓书,清代流行于河北省。早年,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子伴奏,演员自击板、鼓说唱。乾隆时艺人刘传经、赵传璧、王路等,这两种曲艺融合,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河北省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继承前人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舍小三弦采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作了改进与创新。
马三峰又名三疯子、马大河,从艺后,艺名马瑞河。
马三峰有弟子朱大官、王振元、王再望等。
年王凤咏在天津演出,因已有金万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称梅花调),为区别,定名为西河大鼓。因为天津人称大清河、子牙河为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
西河大鼓主要流派有:
朱化麟的朱派、王振元的王派、李德全的李派、赵玉峰的赵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庆轩、郝艳霞等的郝派、马连登、马增芬父女的马派等。
鼓书有四门之称:梅、清、胡、赵。据说是周庄王姬佗派梅子卿、清云风、赵享利、胡鹏飞传艺,留下这四门。胡、赵凋零,梅、清繁盛,“清家弦子梅家唱”。
梅门的排字:瑞(马瑞河、马瑞林)----春----徳----庆(李庆海等)----田(单田芳、李田章、杨田荣等)----祥(高祥凯等)
清门排字:程鹤岚、杨世友(二人师兄弟)----程鹤岚传士字(张士德等)、杨世友传福字(六福)(赵玉峰,艺名赵福源,)----起(有王起胜等)----连(有田连元等)----增(马增芬等)。
单田芳先生,属梅门,师父李庆海;
金文声先生,属清门,艺名金连瑞,怹师父是张起荣;郭德纲拜师金文声,郭是增字辈,和马增慧同辈;
田连元先生,属清门,师父是王起胜(相声演员王佩元的父亲),田连元的夫人是刘彩琴,田的岳父是刘起福先生,刘起福的师父是张士德先生;
田连元的祖父是田锡贵先生,唱木板大鼓;田连元的父亲是田庆瑞先生,唱西河大鼓;
马连登先生,属清门,师父是耿起树;
一般认为,田、连不分,是一辈。田连元的父亲田庆瑞,是庆字;赵连甲的父亲赵庆山,是庆字,单田芳的师父李庆海,是庆字,所以我觉得,田、连应该属一辈。梅门和清门也是有交集的。梅门的赵庆山、田庆瑞,他们的儿子又是清门的排字。
综上所述,评书豫鼓书,有交集,梅门与清门,有交集。
评书门、鼓书门,红的自有人家红的道理;不红,安心守住自己的道,也就是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