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和宋江在孔家庄第二次见面。这次见面时,两人交流了自己各自的打算。武松计划去二龙山投靠鲁智深、杨志,宋江则要去清风寨投靠小李广花荣。就在这时,武松出人意料地说了一句:“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这里便是《水浒》中最早出现招安二字,出自武松之口,说明武松此时是渴望招安的。再来看现在宋江的处境和思想,此时的宋江因为杀死了阎婆惜,从而遭到官府通缉,正在被迫流亡,此时的想法也只是去投靠花荣寻个安身立命之处。不要说是招安的想法了,此时的宋江甚至还没有落草为寇的想法,此时的武松算是给宋江提供了一个思路,也是宋江落草梁山之后选择的道路。
但是后来在梁山的宴会上,宋江趁着酒意,写了一首《满江红》词,用“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八个字向兄弟们表达自己渴望招安的念头时,武松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这里可以看出武松此时此刻已经改变了初衷,开始反对招安了。
第一个提出招安,又第一个反对招安,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导致武松这一前一后的巨大差异呢?
我们先来看武松提出招安时的背景,刚刚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等一众人,算得上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了,所以对于当时的武松仅仅只有几条路可选。其一是像刚出场时那样,找个有才有势的江湖朋友寄住在他家里,继续看人眼色行事;其二是找个地方落草为寇,自此以后就流落江湖,当个山大王;最后一个就是“杀人放火等招安”,暂时上山为寇等朝廷招安后继续回去混个一官半职。
这三条路中,武松率先排除的就是第一条,因为在柴府的那几年他已经体会到了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所以武松现在无论选择哪一条路,落草为寇都是必经之路。至于落草为寇后的生活对于此时的武松来说还是未知的,陌生的,也是武松将要面对的。对于未经历过的事情,武松没办法妄下结论,但是招安后的生活武松大概还是能够想象出来的,至少不会比当都头时差就是了。所以综合来看,在当时的背景下,只有招安这一条路是武松能够选择,就像有部电影里说的当时他没得选。
比如你曾经在国企上班,工作中出了错被开除了,然后你要面对的三种选择。一是靠着朋友接济勉强度日;二是自己创业单干;三是暂时单干一段时间,等到国企收购之后,在国企里混个领导当。这时大部分人的想法应该都会是等着国企收购去当个小领导。武松也是如此,虽然是他首先提到的招安,但并不代表他支持招安,那不过是当时没有选择的选择罢了。
之后为什么反对招安,应该和武松上了二龙山之后的经历相关,虽然《水浒传》中没有描写武松上二龙山之后的事,不过我们大概可以想象的到。在二龙山上的是鲁智深和杨志,他们本来就是体制内人物,现在却也被逼的走投无路,最终落草为寇。三人一起在二龙山很长时间,肯定是少不了在一起喝酒聊天,当然也就避免不了谈论以前官场上的事,武松也就慢慢更加了解官场的黑暗。武松可以想象的到,如果他在招安之后像鲁智深一样碰到了镇关西,碰见了兄弟落难时要不要出手,以他的性格多半会出手,那结局也就很明朗了。
所以后面要招安时,鲁智深也是说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皁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这样的话语三人二龙山喝酒聊天时,肯定也是早有提及。
而且武松在二龙山上结交到了鲁智深,鲁智深一生仗义、爱恨分明、性格豪爽,自然能够和重情义的武松成为兄弟一般的朋友。再加上上了梁山以后结交到的大多也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而且遇见不平之事可以放心出手相助,不必再瞻前顾后。
想一想在梁山之上不愁吃喝,每天可以和一众志同道合的朋友喝酒聊天;再想一想招安以后将要面对的是黑暗的官场、虚假的面孔,碰见的全是同僚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对比一下这两种生活,武松自然是想要第一种生活,因此当然非常反对招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