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用什么药 http://www.jk100f.com/

林冲一生有三件事为人所诟病:休妻、出卖鲁智深、火并王伦。

有人说林冲休妻是为了保护妻子,不受自己连累;#水浒传解读#

但也有人觉得林冲此举就是把妻子让出来,让高衙内随意,只是不要再来谋害自己了;

林冲写完休书直接对岳父张教头说: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出卖鲁智深之说,主要是林冲把鲁智深的身份告诉了董超和薛霸。

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救了林冲性命,董超和薛霸没能得手,回去无法交代,正想打探鲁智深的身份。

林冲直接一句:“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把鲁智深的身份暴露出来。

林冲是有心还是无意,已经无法求证了。鲁智深却是因此被高俅派兵追捕,连和尚都做不成了,只好逃出汴京落草为寇。后来鲁智深和林冲基本上形同陌路了。

关于林冲休妻和出卖鲁智深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争议,今天就不掰扯了。

我们今天重点讨论林冲为什么要火并王伦,该不该火并王伦?

林冲为什么要火并王伦?

林冲火并王伦,表面上是为了王伦不肯接纳晁盖一伙人,实际上有一些林冲自己内心隐秘的原因,这才是事情的关键,具体大概有下面3条。

第一、林冲看不起王伦,觉得他没有什么本事,不配当梁山寨主,也无法带领梁山发展壮大。

林冲是一个有点媚上的人,骨子里有点奴性,对于上级领导高太尉,林冲不敢有半点不敬。

鲁智深上梁山问林冲近况。

林冲说:拙妇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

高太尉将他陷害入狱,发配沧州,林冲还是口口声声“高太尉”,而且一句“逆子”,把高俅的责任摘得清清楚楚,都是逆子高衙内所为,

随便换个人,自己被陷害丢官坐牢,家破人亡,大概都会破口大骂高俅狗贼,老贼、贼厮鸟、直娘贼之类的,但林冲却还是一口一个“高太尉”。

对于王伦,林冲却是另一副样子,也没有半点尊重的。

在头一天晚上,林冲对着吴用辱骂王伦:“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臜畜生,终作何用”。

当天,王伦要打发晁盖一伙人下山,林冲当即发作,骂道:“量你是个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接着,林冲掏出尖刀火并王伦:你是一个村野穷儒,多亏了杜迁得到这里,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你也无大量大才,做不得这山寨之主!

说来说去,就是林冲觉得王伦没有本事:文不成,考不起功名;武不就,手无缚鸡之力;这样的人无法带领山寨发展壮大。

林冲这个时候,年纪也就30出头,被高俅父子逼得穷途末路,来到水泊梁山落草为寇,心中憋着一口气,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那就是:把梁山发展壮大,然后“他日剪除君侧元凶首恶”,替天行道,还社稷一个朗朗乾坤。这一点从林冲在朱贵酒店题的那首诗可以看出: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颢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

林冲的志向就是要做一番大事业,威震天下,甚至要“清君侧”,兵谏汴京赵官家。

那么像王伦这样的胸无大志,嫉贤妒能之辈,肯定是无法满足林冲的需求,带领梁山发展壮大的。

王伦挡了林冲的道,林冲当然要扫除这个障碍。

第二、王伦很不尊重林冲,恶语伤人,不把林冲当人看,这让林冲十分愤恨

林冲走投无路,在柴进的介绍下来梁山入伙,却被王伦推三阻四。

经过杜迁、宋万、朱贵等一再说情,才给林冲一个机会:只要林冲缴纳投名状,就可以收留林冲入伙。

王伦道:“与你三日限。若二日内有投名状来,便容你入伙;若三日内没时,只得休怪。”

当天,林冲在山路上守着,从朝至暮,等了一日,并无一个孤单客人经过,林冲回到山寨。

王伦问:“投名状何在?”

林冲答道:“今日并无一个过往,以此不曾取得。”

王伦道:“你明日若无投名状时,也难在这里了。”

又过了一天,林冲还是没有取得投名状。

王伦说道:“今日投名状如何?”

林冲一敢答应,只叹了一口气。

王伦笑道:“想是今日又没了?我说与你三日限,今已两日了。若明日再无,不必相见了,便请挪步下山投别处去。”

王伦真的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书生,不会做人——即便不收留林冲,又何必恶语伤人。

正是王伦这种恶劣的态度,极大的伤害了林冲的自尊心,这让穷途末路的林冲对王伦极为愤恨。

第三天,杨志路过梁山脚下,林冲和杨志一番大战,胜负未分就被王伦叫停。

王伦对待杨志的态度大为不同,非常热情,非常主动的邀请、劝说杨志在梁山入伙。

王伦把杨志请到山寨,立刻派人杀牛宰羊,安排筵宴,款待杨志。

座位的安排:右边一带,两把交椅,上首杨志,下首林冲。

王伦亲自开口邀请杨志:

制使又是有罪的人,虽经赦宥,难复前职;亦且高俅那厮见掌军权,他如何肯容你?

不如只就小寨歇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汉。不知制使心下主意若何?”

林冲心里多么不是滋味,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林冲心想:想我林冲武功、江湖名望、曾经的社会地位哪一点比不上杨志?我还有柴大官人的介绍信,你王伦厚此薄彼,简直欺人太甚!

杨志坚决不肯落草,林冲最终也就入伙了,但心中肯定是憋了一肚子气。

而且,王伦平时对待林冲,也绝对没有好脸色,林冲在梁山的日子想必也很难过。

晁盖劫了生辰纲,东窗事发,逃到梁山入伙。

王伦自然不肯接受,就想把晁盖一伙人打发了事: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

林冲顿时发作质问王伦:“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王伦一看林冲竟敢质问和顶撞自己,就喝骂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

王伦当着众人的面,张嘴就辱骂林冲是“畜生”,可见他心里完全不把林冲当回事,没有半点尊重。

第三、王伦不除,林冲就不能派人去东京接娘子

林冲火并王伦,拥立晁盖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求派人去东京汴梁接娘子上山团聚。可惜为时已晚,等梁山派的人员到达汴京时,林娘子已经被高衙内逼得自缢身亡了。

这件事也说明,林冲心里一直没有忘记娘子,早就想要接娘子过来,之前一直没有行动,主要是林冲在梁山地位太尴尬。

林冲自己都诚惶诚恐,哪敢去麻烦王伦派人去汴京接人,即便林冲提了,王伦也未必愿意帮助林冲招惹高衙内父子。

林冲心急火燎要接娘子,这边王伦又不肯派人,那么就只有杀了王伦了。

第四,林冲不杀王伦,那就要和晁盖拼命,或者投降沦为晁盖一伙的俘虏。

晁盖劫了太师蔡京的生辰纲,已经没有退路,走投无路才来梁山落草的,这就注定了一场火并在所难免了。

如果林冲不出手火并王伦,那么晁盖、吴用等人肯定会出手火并王伦。

晁盖他们动手的时候,林冲怎么办?

是拼死保护王伦,与晁盖、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搏命?

还是袖手旁观,眼看着晁盖等人杀死王伦,自己沦为晁盖等人的俘虏?

原著中,林冲疾把王伦首级割下来,提在手里,吓得那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道:“愿随哥哥执鞭坠蹬!”

如果晁盖杀了王伦割头在手,林冲是不是也要和杜迁、宋万一起跪在地上高喊:“哥哥饶命,我也愿随哥哥执鞭坠蹬!”

林冲不是职场新人,这些门道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自己没有多少选择。

如果帮助王伦去火拼晁盖一伙,不仅毫无胜算可能被打死,而且他内心也不愿为王伦拼命。

所以,摆在林冲面前的路,其实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帮助晁盖一伙杀了王伦,自己得一个拥立之功,而且林冲也看出晁盖为人厚道,很讲义气,值得投效。

林冲该不该火并王伦

该或者不该,判断标准是有两个:从江湖道义出发,或者从林冲自己的利益出发。

1、从江湖道义来看,林冲是不该火并王伦的。

不管怎么说,王伦还是收留了林冲,让林冲有了容身之地,对林冲有恩。

如果林冲感觉这里待得不爽,那么合则留,不合则去。林冲可以自行离开梁山,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也可以啊。

还有,王伦是柴进安排来占据水泊梁山的,这是柴进的一亩三分地。

林冲火并了王伦,把梁山拱手让给了晁盖,这让柴进多年的天使投资打了水漂。

柴进对林冲可谓恩重如山,林冲这么干,对得起柴进吗?

2、从林冲自己利益出发,杀王伦也是“不义之举”,对林冲的名声也是很不利的。

林冲弑杀王伦,这是以下犯上火并老大的行为,这是绿林好汉的大忌,这对林冲的名声来说,是有一些负面影响的。

林冲杀王伦事件,归结为四个字:不义之举!

梁山是一个绿林组织,讲究的是忠义:兄弟们对组织和老大尽忠心,老大和组织对兄弟们讲义气;兄弟们之间互相讲义气,大家团结在一起谋生存、谋富贵!

比如后世的古惑仔电影中,乌鸦谋害了洪兴老大蒋天生,为其他道上的人所不齿,最后下场非常惨烈。

晁盖在梁山建了“聚义厅”,宋江后来改成“忠义堂”,核心其实一直是个“义”字,是江湖义气把位好汉汇聚到水泊梁山。

林冲杀王伦,违背了江湖好汉最看重的一个“义”字。林冲弑杀王伦的行为是“不义之举”,林冲就是“不义之人”。

大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是瞧不上林冲的。

林冲弑杀王伦之举,也是把自己在绿林的名声和前途葬送了,这也导致林冲在梁山上,一个朋友都没有。

后来关胜上山,作为“忠义化身”关羽的嫡系后人,关胜力压三朝元老的林冲,成为马军五虎将之首,撑起梁山“忠义”的大旗,撑起了梁山的门面。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也有江湖的规矩,大家都得按规矩办事,遵循某一种规则。

如果林冲像鲁智深夺取二龙山那样,直接打上山去,杀了邓龙,夺了寨主之位,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因为鲁智深不曾受过邓龙恩惠,也没认邓龙当老大。

综合上述,林冲有再多的理由,都不应该大庭广众之下直接弑杀王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