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杨家将之后,曾为殿司制使,官运不佳,风浪打翻花石纲,流落江湖。散尽家财而不得复职,斗杀无毛大虫牛二,再失生辰纲,与鲁智深落草二龙山,后三山聚义归梁山。成为梁山天罡正将。

(杨志卖刀)

梁山招安后,北抗辽军,内平田虎、王庆,立下不少战功,可是在征方腊时,只两战,收复润州、丹徒县就病倒了,再出场时,已然方腊平定,黯然病故。

杨志素来身康体健,怎么会打方腊时,两战之后,就领盒饭了呢?难道是宋江没有给够出场费?

虽然杨志有武艺在身,强身健体,但病来如山倒,不可预测,那杨志的病因在哪里?与宋江有没有关系?

生病原因

一、水土不服杨志为制使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北方,对南方气候很不适应。

又正值初春时节,天气尚有湿冷,军马驻地在扬子江边,又多湿气,杨志身体受不了这份南方湿气,身体抱恙。

初入江南,杨志算是拉开了梁山头领生病序幕,此后,梁山头领多有称病之人,杭州更是爆发瘟疫,穆弘、张横等就死于瘟疫。林冲、杨雄、时迁也都在征讨方腊后,驻兵歇马,准备还朝时病倒。

水土不服,是梁山征讨方腊实力受限,损兵折将的一个客观原因。

二、故地生恨杨志攻下润州(今江苏镇江),不由得忆起一段旧恨。因这份恨,而导致自己的身份、地位一落千丈,从高高在上朝廷将军,堕落成万劫不复的反贼草寇。

离此不远太湖之上,杨制使曾押送花石纲,翻了船。花石纲丢了,一起丢掉还有杨志一生的抱负与前途,杨家将的威望与名节。

杨志中过武举。杨制使之名,鲁智深、林冲尽皆知晓,就连王伦、梁中书都闻其大名,可见杨志有真才实学。如此不可多得之人才,在内忧外患的北宋,是有大展拳脚机会的。

杨志在太湖丢了花石纲,结果被一撸到底。散尽家财,也不得复用。生生被断送了一切美好的可能。

故地重游,往事不堪回首,杨志自然心生怒气,不能自已。所谓气大伤身,杨志因而病倒。

三、复名无望梁山征方腊出发之前,公孙胜飘然远去,萧让、金大坚、乐和、皇甫端四人留京。润州一战,宋万、焦挺、陶宗旺又乱军中战死。

(杨家将)

出师未捷身先死,预兆不详。杨志斗杀牛二之事可见,他是个心理素质不好,脾气又暴躁之人。

对于兄弟的死与别,宋江尚且郁郁寡欢,杨志更是忧心忡忡而不得开解。时间一长,忧郁成疾。

还有更为严重一点:招安之后,梁山对辽、田虎、王庆,均是高奏凯歌,得胜还朝。然而朝廷并没有加官进爵,只是敷衍了事,赏了一些衣服、吃食。

这对一心尽忠报国,杨门复兴的杨志来说,犹如水浸火烧,难受又难耐。心中惴惴不安,生怕征完方腊以后,朝廷的封赏,依旧不疼不痒。

届时,杨门名声、自身前途,始终都打着“反贼”烙印,恢复无望。杨志多此一份担心,导致心情郁结。(关胜醉酒落马而亡,也有这方面原因,却未有杨志之浓烈。)

四、所托非人通过不断加深与宋江的了解,杨志渐渐发现,宋江并非传言般忠义仁厚。

在菊花会,宋江大谈招安之时,武松率先提出反对,鲁智深随后进行驳斥。二龙山三巨头的杨志却并未吭声。这不合理啊。

三人为二龙山的生死拍档,关键时刻不可能不力挺。要知道,武松、鲁智深与杨志成为老铁,三人自然是性情相投,目标一致,对北宋朝廷失去信心,对招安表示拒绝。

但杨志没有出言顶撞宋江。不顶撞宋江,不能证明他同意招安,不顶撞宋江,更不能证明他疏远武松。他只是还没来得及表明立场,众兄弟就散了。

从武松、鲁智深对宋江的态度,可见宋江与武松之前相处的兄弟情义,已经出现裂缝,不再亲密无间。

武松逐渐看清楚宋江为人,他是要用梁山兄弟的血,来换取官场上位的政治资本。武松看透,鲁智深、杨志自然也就清楚了。

杨志不似武松、鲁智深心胸豁达、不与计较。他二人可以不在意,杨志却一直耿耿于怀。

自己忠烈之后,却跟了一个沽名钓誉、虚情假意的老大,杨志心里不爽,恨到极致,染上重病。

结论

杨志之病,起于心,耽于境。

如果杨志没有杨门之后的大包袱,或许他也能像武松、鲁智深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打杀人。

如果杨志没有纠结于失落花石纲的霉运,或许他也能如关胜、呼延灼一般,冲锋陷阵,予取予求,马革裹尸。

如果杨志心胸旷达,性格开朗,或许他也能如李应、李俊一般,忘却功名、逍遥江湖,求个善终。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杨志注定病故。

结语

杨志之死,是心理负面影响而造成。再辉煌的家世,再强悍的武艺,如果心理上的伤痕,不能及时愈合,那会直接或间接诱发身体上的问题。心里有不爽,后果很严重。

古今中外,历史上,忧愤而亡的有之,郁郁而终的有之,甚至有直接气死的。这些都是心理脆弱的恶果。

杨志之死,杨志有责,宋江也脱不了干系。梁山草寇的唯一出路,确是招安。可是宋江的为人处世、蝇营狗苟,实在是用兄弟之鲜血,染红自己头上的顶戴花翎。

杨志之病,宋江利欲熏心的罪过,也是杨志气量狭小的惩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