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的成长是复仇之路,从替兄报仇到替施恩复仇到为自己复仇,经历三段复仇后,武松成了梁山的远方兄弟。
武松的力量是随着复仇而逐渐强化。
第一阶段:武二郎
武松因打伤他人而躲起来,此时的武松没什么影响力,除了长相英雄外,身躯凛凛,相貌堂堂。在柴进庄上,也被嫌弃而躲在厕所边上烤火。脾气不好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影响力,江湖上所说的武二郎,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但能看出仅仅是客气的说法。
在景阳冈上打死老虎之后,武松终于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打虎英雄。
在暗黑的社会丛林里,打死老虎也仅仅是让普通民众敬佩。紧随着是另一个称呼:武都头。有了官方的帽子。但这个帽子有多大作用呢?其实没什么作用,西门庆不惧怕,和嫂子勾搭在一起,王婆更是很少提到武都头的威名,如果惧怕也就不会挖墙脚,也不会毒死武大郎了。
第二阶段:打虎英雄
武松是一个懂法并守法的人,在恐吓小民后终于掌握了证据,县衙并没有因为你是都头就按法律处置。在金钱面前兄弟、同僚那么的脆弱。武都头复仇了!
在柴进庄上,武松没有什么战斗力,竟然得了病。打死老虎靠着酒劲,还有运气。此时的武松不喝酒,拿着刀,面对一帮邻居耍威风,杀了两个人。
此后的武都头不是以前的武都头,战斗力得到提升,在江湖上已经没有武二郎了,只有替兄报仇的武都头。
第三阶段:武都头
替施恩复仇在江湖人来看,是打抱不平,其实是一个地痞与一个流氓的利益争夺,没有正义的一方。武松也是点到为止,只是打到蒋门神,让其滚出快活林。但影响力很有局限,只限于当地。
血溅鸳鸯楼后,“杀人者,武松也!“,这几个字对敌人来讲是一种宣誓,对江湖人则是一个投名状。至此,武松战斗力影响范围扩大,远远超出杀嫂事件。江湖事,江湖做,江湖上谁人不知大开杀戒的武都头,尽管此时他已经不是都头了。
第四阶段:武行者
当武都头穿上行者衣服,带上颗的人顶骨数珠,成了行者。行者,出家修行但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武松此后只称自己为行者,上了二龙山的行者武松和出家人鲁智深成了头领。
二人在山上闲时,不知会不会探讨佛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