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鲁智深走,宋江大哭,为何武松离开,宋江却很平静作者:流年(人物报刊原编辑)水浒原创作品,百度独家发布,感谢各位的阅读要说梁山谁最会算计,那肯定是宋江。要说梁山谁是真英雄,就非鲁智深和武松了。宋江作为梁山之主,面对这样有才能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安抚加虚情假意。武松和鲁智深都是来自二龙山,甚至在江湖上都有着各自的功绩,但是宋江面对这两个大将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这不禁让我们很是好奇宋江到底是什么原因对二人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我想这还得从最开始的恩怨说起。宋江和武松在柴进府中初次见面的时候,两个人很是高兴,宋江结识了一个武功高手,武松结识了一位义薄云天的英雄,这本来就让人高兴,所以宋江和武松在此就结为兄弟。但是宋江毕竟不是真心得,所以在第二次两人见面之后,宋江在醉酒之后,就把自己阴暗的一面展现出来。武松酒量比之宋江不知好了多少,所以宋江酒醉的时候,武松是清醒的。武松看清了宋江的品行之后,就结了账上了二龙山,在心中和宋江做了决绝,宋江自然时候是清楚自己说漏嘴了。所以宋江面对武松既是惭愧,更多得还是忌惮。宋江被传要斩首,武松也没有带人下山救宋江更是让的宋江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宋江在武松上梁山以后,并没有和武松有过的交集。但是武松却在宋江提出招安得大会上当众奚落宋江,让的宋江很是不爽,但是碍于武松的地位,才没有作声,但是梁子算是结上了。武松即使在宋江的大会上公开反对宋江,但是最后还是跟着宋江一起入朝为官。朝廷奸佞却不想放过这群曾经给他们带来了无数麻烦的人,所以暗中使坏让宋江带着梁山原班人马去攻打各处,征讨没有投诚的强盗。在这些战役中,宋江率领的部下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梁山兄弟也是伤亡惨重,就来拿武松也断了一只手臂。武松对此没了念想,就在征讨方腊以后向宋江请辞,但是宋江却只说了“任从你心”,看来二人早已陌路,没了兄弟情,只因武松于宋江再也没有了价值。但是鲁智深就不一样了。要说梁山里面谁最具有佛性,那么就是鲁智深了。鲁智深一生都是随心所欲,见到不平之事定会出手。因此鲁智深在江湖上名气极大,后来更是独占二龙山,日子好不快活。武松,杨志的加盟更是让的二龙山一日强过一日。宋江见鲁智深势大,就建议其合并,鲁智深也同意了宋江的提议,但是还是做了前门寨的寨主,抵御外敌。鲁智深不仅仅武功高强,在江湖上享有盛名,更是一个有着佛性的人,被宋江认为是活佛转世。宋江当初提出招安的时候,鲁智深也站出来反对宋江,甚至说出对宋江不敬的话,但是宋江面对鲁智深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甚至认为这是活佛的旨意,还在考虑是否不该投诚,即使后来被招安,宋江对鲁智深也是尊敬的态度的。当鲁智深活捉方腊以后,宋江的人物也算告一段落,但是鲁智深在这个时候却要离开,宋江自然是极不愿意的。首先方腊是鲁智深捉住的,自然功劳更大的还是鲁智深,但是正主不在,宋江这些人也只是得到皇上不轻不重的嘉奖罢了。再有鲁智深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即使身在红尘,但是却自带佛性,能够四大皆空。如“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宋江是一个迷信之人,因为封建思想的荼毒,宋江精忠报国的心思根深蒂固。宋江也是知道君权神授,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活佛”,宋江是不愿意其离去的,所以每一次鲁智深要离开,宋江都会哭上一哭,还会唉声叹气。但是鲁智深的师傅智真师傅曾告诫过鲁智深,所以鲁智深还是离去了,最后真如智真大师所料,鲁智深真的“听潮而化”。在我看来,梁山兄弟众多,除了武松,还有很多人都受到过宋江的不公正对待。宋江作为梁山老大,自然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所以有所倾斜很正常。对宋江作用大的,宋江就会选择倾尽全力挽留,但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就会如弃子一般。还有就是武松这般,和宋江在明面上过不去,要知道武松的位置很多人都可以替代,那么宋江凭什么能够给武松好脸色?所以宋江此举在我看来无可厚非罢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6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