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条好汉中,带头大哥宋江对接受朝廷招安,有着十分固执的追求。可以说,他在梁山所做的一切,招兵买马也好,抗击官兵围剿也好,都是为招安做准备,待价而沽。
不过,鲜有人知的是,宋江并不是梁山好汉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梁山好汉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其实是我们熟知的打虎英雄武松。
在《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武松在孔家庄与宋江意外邂逅。这是武松与宋江的第二次见面。一年前,他们在柴进府中第一次见面时,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差点挨武松一顿胖揍。有道是,不打不相识。他们不但相识了,还结拜为兄弟。
此番重逢,武松与宋江抵足而眠,“叙说一年有余的事。”宋江邀请武松前去投靠清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武松却有意前往二龙山投靠“花和尚”鲁智深。就在这时候,武松对宋江说了一句让人大惑不解的话:“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在这之前,不管是林冲、鲁智深,还是宋江,都没有说出这句惊世骇俗的话。宋江听了,也只有感叹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
当然,宋江的花花肠子比武松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武松的启发,使得宋江开始着手实施招安之策。这不,就在武松与宋江在孔家庄依依惜别、各奔前程时,宋江对武松如此说道:“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如果说,武松的招安,只是一个构想;那么宋江的招安,就有了具体实施步骤,分丝析缕,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很强。
俗语云:“屁股决定脑袋。”宋江本是体制内人物,有招安的念头,不奇怪。为何武松一个地地道道的下层平民,也会萌生这种招安的想法呢?
武松命运多戕,屡受挫折。他一双铁拳在景阳冈打死老虎,为民除害,从而以平民的身份得以进入体制内,成为一名都头,相当于现在的刑警大队大队长。无奈被牵涉到潘金莲、西门庆毒害武大郎一案。为替哥哥武大郎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被刺配孟州,成了一个囚犯。
到了孟州,武松被张都监取为亲随,又像回到了体制内。虽然只是一名亲随,可居然有人向武松送礼,“俱送些金银、财帛、缎匹等件。”武松闷声发大财,“买个柳藤箱子,把这送的东西,都锁在里面,不在话下。”没想到这是张团练和蒋门神设下的局,再一次将武松松进“死囚牢里”。
置之死地而后生。武松再次爆发了。他在“飞云浦”干掉暗算他的公人,随后血溅鸳鸯楼,杀掉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以及丫鬟门房在内一共15口人。杀完人,武松还在粉壁上写上血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快意恩仇!
然则,已经尝到体制内好处的武松,不甘心就此被排除在体制外。他因走投无路,不得不落草二龙山,但渴望回到体制内的欲望,依然没有熄灭。而作为一名盗寇,要回到体制内,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两个字:招安。
等候朝廷招安之路漫长而无涯。武松和宋江,殊途同归,汇合到梁山这条路上来了。这时候,对招安更有强烈欲望的变成宋江了。在《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一百零八将终于聚齐,排定了座次表。宋江众望所归,排名第一,很是高兴。一日,他趁着酒兴,作了一首《满江红》词。
词里道:“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这首词的重点放在最后,“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八个字,正是宋江直抒胸臆之举。“酒醉心明白”,宋江作词之意,无非是想得到大家的认同。
没想到,宋江的结拜兄弟、嫡系干将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别人反对招安,宋江还不好说什么。武松出来反对招安,宋江就问一个明白了:“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言外之意是,当初是你提出要招安的,如今我主张招安,你干嘛要砸台子?
武松没有回答,鲁智深帮他回答了:“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朝廷昏暗,另一层意思没有说透,是在说他们自己,一日做了盗匪,就得终身为盗匪,哪能说“金盆洗手”,就洗白了?
武松没有反对鲁智深的话,想来这段话可以代表他的心声。
事实上,武松上了二龙山以后,与鲁智深、杨志等人为伍,在理想信念上已经发生了转变。招安?招安又如何?鲁智深和杨志,一个曾是延安府老种经略帐前提辖,一个做过东京殿帅府制使官,都是体制内炙手可热的人物,到头来还不是落草为寇,跟他这种体制外人物称兄道弟,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
宋江当年那“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的激励,已成喋血江湖的迷梦,当不得真的。
因此,武松追随宋江征服了方腊以后,并没有跟着他回去京城,而是在六和寺出家,以享年八十善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