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水浒》第期(文/焦目)
将招安之后,先是征辽,而后平定田虎、王庆,最后是征讨方腊。前三次大战役中,梁山没有损失任何将领,但在剿灭方腊的过程中,死伤惨重,一共折了59人,如果再算上病死的杨志、时迁等人,这个数字还要更多。因为损失惨重,所以很多人觉得宋江很坏,说他坑死了众兄弟。
先不说众人死伤的事,单说招安,其实也不能怪宋江。因为,梁山有不少人都是朝廷降将,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排座次后,宋江说招安时,仅有武松、鲁智深等几个人反对,其他人都默默同意了。
另外,招安这个事儿,最先说出来的并不是宋江,而是武松。
武松在杀了西门庆、潘金莲之后,又杀了张都监一大家子,他自己也知道犯下得罪太重,即便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可能赦免他。所以,宋江要带他去清风寨小李广花荣那里时,武松坚决不同意,他知道自己会连累人,除非落草。于是,他就去了二龙山,做了第三把交椅。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但一定能理解,在武松内心深处,他并不想一直做强盗,他渴望招安。
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水浒传》
很明显,武松内心还是渴望招安的。事实上,这应该也是水浒中,第一次提到的招安。而后面宋江上梁山,劝降武将时,也多次说过招安,但比武松所言要晚。
既然武松早期是渴望招安的,为何后面却极力反对招安呢?从他上二龙山,到梁山排座次的这段时间,他经历了什么?
首先,武松看到了很多类似自己的人
武松上了二龙山之后,没多久,施恩、张青、孙二娘等人也都被逼无奈,上了二龙山落草。其实这些人未必就是好人,但对武松来说,都是同类人。至于其他地方更多了,比如宋江、花荣等人,陆续被奸臣所迫,无处可去,只好落草梁山。这些人的经历,对武松都有影响。
可以说,武松最初还对招安抱有希望,可后来见的多了,所以对招安之事,逐渐心灰意冷,直到最后彻底死心。不止是武松,就是鲁智深等人也都如此,所以听到宋江要招安后,武松才会说“冷了兄弟们的心”。
其次,几次大战让武松得到了归属感
所谓行者,就是带发出家的和尚。武松起初并不是行者,只是为了掩饰脸上金印,躲避官兵追捕,这才扮作行者。他的一身装备,其实都是之前被孙二娘害死的头陀所留下。
却留得他一个铁界箍,一身衣服,一领皂布直裰,一条杂色短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如常半夜里鸣啸的响,叔叔前番也曾看见。——《水浒传》
穿上头陀的衣服,带着头陀留下的装备,武松可以说是彻底得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从此以后,他就成了头陀、行者,他与头陀合二为一,连那柄夜里鸣不平的戒刀也把他认作了主人。
再加上此后武松参与了三山攻打青州、大名府之战、东昌府之战,戒刀用起来得心应手,简直是天生的装备。于是,武松对自己行者的身份,更加认同。他跟鲁智深一样,越来越向佛家靠近。故而,他后来能成为“清忠祖师”。
综合这些原因,所以武松起初渴望招安,但后来反对招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