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过去,每个家庭的消费主要是”吃喝住“,而现在,人们的消费不在那么单一,比如现在的人们在假期都喜欢出游,喜欢到外面走走。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旅游景区的建设——阴那山、龙严寺、绿窟潭。
阴那山在粤东独占奇伟,与罗浮、南华齐名。由梅城乘车东行50多华里,即到阴那山唐代高僧潘了拳始建的灵光寺(初名“圣寿寺”)。
灵光寺山口处粲花guan阴那山海拔米。清代进士李根《咏五指峰》诗云:“五峰一削瞰罗浮,咫尺岚光冻若流。幽壑有天皆作爆,痴云无地不成楼。石留醉字还能读,雨冷藤花觉易秋。薄暮月钟随叶渡,遥同僧影静山桥。”的确,阴那山的山川景色,云霓素裹,变幻奇丽,人们百游不厌百看不烦。正如古诗所云:“阴那九十九山峰,峰峰怪石抱长松。铁桥琪树侧空架,石洞白云朝暮封。黄木百围巢仙鹤,茶湖千丈锁蛟龙。“流水杳然去,白云空自飞。踏山们萝径,吾乐亦忘归。”众多文人墨客为阴那山旖旎风光留下的墨迹,寄托了人们对此地山林的依恋之情。
阴那山五指峰阴那山名扬内外,功归唐代高僧潘了拳开山祖师。他17岁出家,20岁云游至此结庐布施修行,讲经传德。号“惭愧”。49岁坐化圆寂。其第二代弟子在众多的善男信女支持下将茅庵改建为砖瓦寺院。至明代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为感祖师在蓬辣滩显灵搭救脱难之恩,遂捐金扩寺,易名“灵光寺”。至今,寺殿结构严谨,工艺高超,殿顶螺旋形斗八藻井(又名“波罗顶”),能将殿内香烟抽向天空,使佛殿保持空气清新。经博物部门、专家考察后,认为这是国内仅存一二的文物杰作。
灵光寺全景寺前耸立枯荣古柏2株,据传是潘了拳手植。早在年前,其右边一株已枯死,但至今仍与左边的生柏争高,一荣一枯,耐人寻味。明代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读李二何,早年在灵光寺潜心苦读,明亡后又在此教授弟子,有《三柏轩文集》、《阴那山志》等书传世。现寺内设三柏轩纪念室,陈列着李二何画像、史迹以及后人对李二何的赞词。
灵光寺殿一角寺前小溪中还有“片熟鲫”和“无笃螺”(指螺底部无尖尖),由于历来游客众多,你取我拾,已繁衍难继。据当地群众说:片熟鲫有时可见,但不多,经常藏身石缝深水中;无笃螺繁殖虽然较多,但往往刚成小螺,就遭掠劫,数最也不多了。
灵官寺菠萝顶木作工艺近年,政府对阴那山旅游区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公路可直抵寺前,设有宾馆接待嘉宾。灵光寺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很多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以及国内外旅游爱好者,不管寒暑,络绎不绝前来探胜,特别在重阳节前后,每天约有六七十部旅游车往返于此。(在今年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作为省的旅游开发区之一)
不知道听完阴那山的介绍你是否过瘾了呢?如果不过瘾,那就跟着小编继续了解下一个景区吧!
绿窟潭从梅城乘车经松口向介行全程约70公里处,是梅县著名的桥乡隆文镇。这里有个山清水秀的天然大岩洞,在洞中崖壁上,遍挂着天然景观甚多,皆栩栩如生,百观不厌。其中最撩人情趣的,有:“观音宝座”、“石柳倒垂”、“金猴火眼“、石蝉挂壁”、“幢蟠宝盖”、“乳泉滴水”、“菊放黄花”、‘’鹦鹉含花”、“仙人出洞”、“天窗高照”、“山羊爬壁”、“番客返乡”等等。人们进入洞中,有如置身于一座艺术宝库。整个岩洞占地面积约1千多平方米,洞内冬暖夏凉。明末清初著名乡贤李二何之子李楩,曾驻足该寺,留下墨宝《重修龙牙岩楼序》传世,被视为珍贵文物。
龙牙岩对于龙岩洞的开发,相传早在隋唐时代,当地有一个叫刘涛的牧羊人,一天在龙头山上放羊,有尸只羊失足跌进深壑,只闻羊的叫声隐约,壑深不见底。刘涛攀藤劈棘,循声寻觅,最终见羊儿躺在宽广的岩洞之中。自此有关岩洞的产生和发现,便有了好些传奇故事、成为闻名遐迩的一大奇迹,招徕游客探胜搜奇,造佛筑寺,在唐代佛教盛行之时,这个大岩洞便被人们称为“龙牙寺”,成了僧尼侍佛修行的圣地。根据清代同治年间重修该寺时,在僧人墓碑上记载的名字,己有50多位传钵僧人,由此可推算该寺确有1千多年的历史了。
龙岩寺龙岩寺的自然环境之幽,洞景之奇、山水之翠,堪称天造地化之绝。寺倚苍翠蜿蜒的山峦,山峦逶迤雄伟、极似双狮相伏。寺前溪水,溅珠跳玉,声如琴呜。再沿溪岸引隆水利工程圳道直下约3华里处,则另有一口天然深潭,潭面宽约1百平方米,深不可测。自古人门称此潭为“绿窟潭”。此潭在近年来,也得到海内外善男信女的捐资,经有关部门的重视,一并对龙岩寺、绿窟潭风景区,进行了修葺,吸引了愈来愈多的旅客前来探胜旅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