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pf.39.net/xwdt/221003/11972518.html读罢《水浒》,从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上,就看出他是个逐渐悟道的佛门弟子。原叫鲁达的鲁智深,身份是做提辖的下层武官,因路见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郑屠而远走他乡,初为躲避官府追捕在赵员外的帮助下出家五台山文殊院。五台山乃佛教名山,四大菩萨之一文殊菩萨的道场,长老智真禅师是位得道高僧,初见鲁达就断言气宇轩昂颇有佛性,最终必成正果,遂赐法号“智深”,从此有了人尽皆知的鲁智深。因为率性豪爽,不受约束,加上嗜酒,两次大闹五台山,打得寺里的僧人鼻青脸肿横七竖八,还幸亏手下留情未要人命。因触了众怒,智真长老知道留不住鲁智深了,便修书给师弟开封相国寺智清禅师,让他根据鲁智深的才能和悟性多加教导。客观的说,在五台山期间,鲁智深和初来相比已有变化,知道参禅打坐,持正守戒,更知道念“阿弥陀佛”。但俗气难改,只得离山远行。临走前,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我们读者当然知道这四句偈言之意,可当时鲁智深可能并不知晓其意,甚至根本没往心中去,只是“听了四句偈言,拜了长老九拜”,便下山而去。智真禅师是鲁智深的启蒙恩师,对鲁智深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道文殊院不能留下鲁智深,特意安排了开封之行,也了解鲁智深的性格和本事,知道去相国寺能有施展之地。从这些细节之处不难发现智真禅师的修为悟性之高。鲁智深怀着对智真禅师的愧疚和思念,拎着六十多斤的水磨禅杖踏上了行程。鲁智深是有“故事”的人。在去相国寺途中,大闹桃花山,火烧瓦罐寺,江湖上已有了“花和尚”的威名。当智清长老看了师兄智真的书信,知其是个“刺头”,难侍候的主,当着寺内众僧面抱怨师兄“好没分晓”,碍于情分,无奈留下,打发智深去看守庙后那片菜园。恶人还须“恶人”磨。在这里,鲁智深以一身功夫降服一群泼皮无赖,并结识林冲(印证“遇林而起”),并大闹野猪林义救林冲。后落草二龙山,攻打青州后正式加盟水泊梁山(这应了“遇山而富,遇水而兴”两句偈言)。这时期的鲁智深还是那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秉性,“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的扶善与惩恶并驾齐驱,每一次热血沸腾杀气冲天都为锄强扶弱,成为梁山聚义后步军的一号头领。后在征辽回途中,与宋江一道拜访了师父智真长老。在智深插香礼拜后,长老一句“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不知是揶揄还是嘲讽,道尽了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后的主要行为和经历,鲁智深听后“默然无言”。佛教“五戒”中第一条就是戒杀生。在之初摩顶受戒时,长老问“能否”时,智深回答“洒家记得”。可一去数年,净做了“杀人”“放火”,长老的“戒杀生”因智深的“惩恶”而丢之九霄云外了。正如宋江帮他辩解那样:“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当智深奉上所带的一包金银彩缎,长老以“无义钱财”拒收;可智深说是“累经功赏,以充公用”后,长老以“与汝置经一藏,消灭罪恶,早登善果”方收下。在宋江求过偈语后,智真长老将智深唤到近前说:“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并写下四句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同样是四句偈语,同样是在五台山,智深之前只是“听了(偈语)”后“拜了九拜(长老)”就离去,现在却是“拜受偈语,读了数遍,藏在身边,拜谢本师”。前后一对比,不难看出智深对这四句偈语也能领悟,渐入禅心了。在征田虎中,鲁智深掉入缘缠井中,想不到里面别有洞天,如世外桃源。智深遇着一坐地念经和尚,询问出路。那和尚答“来从来处来,去从去处去”。鲁智深竟听不懂。那和尚又笑着说“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知。”接着又说“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毕生千念。是故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洒家听他这段话说得明白,望那和尚唱了个大喏。”这真真是,踏遍世尘无觅处,佛悟原在“深井”中。其实“缘缠井”里那个和尚,亦是鲁智深自己,按现代心理学上讲,乃“自我”“本我”而已,只不过作者借“那个和尚”之口,道出智深的“渐悟”已“登堂”,很快就要“入室”了。在征方腊尾声,鲁智深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追赶夏候成而迷路,忽遇一老僧指点,竟捉住逃跑的方腊,立了大功。当宋江说“回京上奏朝廷,(让智深)还俗为官,封妻荫子,光耀祖宗”时,智深回答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鲁智深和武松住在六和寺,夜里恰逢钱塘江潮信。鲁智深从没有见过潮信,以为是战鼓声,匆匆忙忙往外走,寺中众僧人赶紧告诉他不是战鼓声,是潮信声。恰巧鲁智深的师傅曾给鲁智深留下一句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就知道自己要“圆寂”了。但他没正经当过和尚,不知“圆寂”的意思,就问众僧人。僧人告诉他,“圆寂”就是死。鲁智深于是让僧人给他沐浴,换上御赐的袈裟,并且让军士通知宋江来看自己,并向寺僧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偈语)。等到宋江到的时候,鲁智深已经坐化在禅房了。鲁智深的死是极其特殊的,无病无痛,无缘无由,就像对这位“花和尚”来说,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淡,到时间了,自然就圆寂了。朝闻道,夕死可矣。”鲁智深虽出家,但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常以“洒家”自称,一生杀人无数。可最终立地成佛,成为梁山好汉善终的第一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11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