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http://nb.ifeng.com/a/20190514/7435821_0.shtml

很多人上梁山,就是为了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或者像阮氏三兄弟那样,就是为了能“整套穿衣服”,因为他们已经“输得赤条条地”了。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哪怕那碗饭里要掺进一半草根树皮糠渣菜叶。所以梁山好汉除了少数像鲁智深史进那样行侠仗义之外,基本工作就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业余时间”唯一的娱乐就是喝酒吃肉,宋江领导的梁山动不动就“棰牛杀马”大摆宴席,即使是上梁山之前,宋江等人也是动不动就“切二斤牛肉”。

我们先来看已经“输得赤条条”的阮氏兄弟,他们招待前来买鱼的吴用(吴用是借口买鱼找到的三阮),第一顿就吃了十斤“花糕也似好肥肉”的黄牛肉,第二顿又吃了二十斤。至于其他的好汉,那更是没有牛肉就喝不进去酒,几乎《水浒传》中每一章回都要“牺牲”几头黄牛——而按照宋朝的法律,擅自宰杀售卖黄牛都是重罪,不用说别的罪恶,就是看梁山好汉杀吃了那么多耕牛,也够判个无期徒刑的了。

但是我们细看《水浒传》,却发现有两个人几乎重来不吃牛肉,他们似乎更喜欢吃烧鸡烧鹅甚至卤煮狗肉,而这两个不吃牛肉的,却恰恰是梁山十一数二的真好汉。

这两个好汉就是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这两个坚定的反招安派都曾经是大宋执法官员,一个是兵马提辖,一个是步兵都头,都有缉捕盗贼和犯罪分子的职责,可能也捕捉惩戒过擅杀耕牛的不法分子,所以这两个人从不主动要求饭店提供牛肉——他们潜意识里,还有着法制观念。以小见大,鲁智深行侠仗义从不滥杀无辜,武松恩怨分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整部《水浒传》的格调都比较压抑,但是只有描写鲁智深和武松的时候,令人能发出会心的微笑,他别是当他们大吃特吃的时候,总让人边看边咽口水。

先看武松有多能吃:在飞云浦,明知道张都监蒋门神要暗算自己,但是他“就枷上取下那熟鹅来,只顾自吃,也不睬那两个公人。又行了四五里路,再把这只熟鹅除来,右手扯着,把左手撕来,只顾自吃。行不过五里路,把这两只熟鹅都吃尽了。”生死关头照吃不误,看来武松不但胆大心细,这胃口也好的没法儿说,看得笔者直流口水,要不是武松身处险境,真想去抢一条鹅腿来啃啃。

武松在饭店打跑了宋江的徒弟孔亮,又是一口气吃掉了两只鸡一大盘子肉。那盘子肉是“精肉”,也就是瘦猪肉。小说作者把武松写成一个大肚汉,实际是说他是个大度之人,可不是宋江那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猥琐小吏。

但是武松似乎算不上梁山第一条好汉,也不是最能吃的,因为他上面还有个二龙山老大、花和尚鲁智深,这大胖和尚更能吃,也更豪迈、更英雄。

鲁智深爱吃也能吃,除了牛肉,似乎也就两条腿的不吃活人,四条腿的不吃板凳——武松和鲁智深从不吃人,“白龙庙小聚义”晁盖宋江大吃烧烤黄文炳,二龙山少华山众好汉不闻不问,也没去营救宋江。也幸亏鲁智深武松没去救宋江,要不然李逵把黄文炳烤好了,您说这二位是吃还是不吃?

鲁智深招待九纹龙史进,“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不管好坏,只要有意气相投的兄弟,吃啥都快乐。而后上了五台山,鲁智深只好去吃狗肉,而且吃了还打包——半只熟狗肉(砂锅里煮的),捣些蒜泥……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笔者不吃狗肉也不反对别人吃狗肉,但是看鲁智深如此吃法,也忍不住口水从牙缝里汹涌而出。

再往后,鲁智深暴打小霸王周通之前,吃的是一整只熟鹅,请大相国寺旁边那些偷菜的泼皮,也是“沽了两三担酒,杀翻一口猪,一腔羊”,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跟一帮苦哈哈吃得心满意足。

《水浒传》能位列四大名著,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细微之处见精神,仅从小小的盘中餐,就能暗示人物人品性格以及最终结局,做人最有底线,吃猪吃羊吃鸡吃鹅吃狗不吃牛的鲁智深和武松,看似坚守的是法律底线,实际是在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而那些惯于吃牛肉甚至吃人肉的“好汉”,不是战死就是被毒死,有的还被万箭穿心甚至凌迟处死,冥冥之中,岂无报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