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里面颇为快意人生的鲁智深,以前在北宋西军里当的提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为什么想要教训一个屠夫,还要自己出手教训?犯事了以后为何要赶紧跑路?
鲁智深是《水浒传》里面的人物,早先在官府里面当差,官至渭州经略府提辖。为了镇关西那件事,这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又不缺乏头脑的鲁提辖,因为这件刑事案件丢了官职,当一个自在和尚去了。
最后鲁智深在二龙山和梁山上,都得以建功立业,凭着本心活着,也算是酣畅淋漓地践行自己的人生准则。但鲁智深曾经担任的这个渭州经略府提辖,是不是一个值得一走了之的官职呢?
根据宋朝的相关律令以及《文献通考·职官十四》的记载,宋朝的提辖是一州或者是一路的武官,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宋朝的州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地级市,而路相当于现在的省。那么鲁智深在渭州经略府算是一个市级干部。提辖掌握“提辖兵甲盗贼等公事”,主管一州之地的军事和缉拿盗贼维护治安的职责,在行政职能上类似于现在的司法部门,但又略有不同。
但按照鲁智深在镇关西事件当中的表现,对付一个知名度较高的卖肉屠夫的还需要自己亲自出马,显然有一些奇怪。在宋朝,虽然文官压制武官非常严重,但有编制的武官面对商贾之人,那种全方位的威压也并非一个普通商贾可以抗衡的。从先开始鲁智深找茬,镇关西笑脸相迎,尽力满足也可以看出,镇关西是不想得罪鲁智深的。
镇关西虽然作为屠夫在当地颇有名声,但他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一个商人而已。古人提倡“士农工商”这一阶级的理论,在宋朝可是执行得相当到位的,文人说商人为“贱商”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大宋王朝的州级干部,但凡有一点权力的话,想要解决一个商人,怎么着也不会自己出手。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鲁智深担任的渭州经略府提辖,当中的经略府这三个字上面了。在水浒传中,鲁智深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钟师道)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钟师中)镇守……”。所以说鲁智深并非从属于州府的武官,而是属于北宋西军的低级军官。
作为治军极严的西军将领,钟师中来自于大宋西军的种家。钟师中这位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其麾下的军队是独立于当地军政系统的,也就是说,鲁智深犯了案子当地的官员管不了他。所以当地的官员在请示了钟师中以后,才下海捕文书捉拿鲁智深。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北宋时期,军官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如果鲁智深这样的军官在外犯了命案,被捉拿回到了西军大营内,那么问题还不算太严重。毕竟当时的大宋军人在军中处理案件,如果上级有意包庇,那么这条命肯定能保住。
但鲁智深所面对的情况是很不妙的,经略钟师中是同意当地地方官按照民事案件处理鲁智深,所以官府才下了缉拿文书,到处捉拿鲁智深。如果鲁智深不幸被这些人抓住,按照大宋的规矩,文官对于武官没什么好脸色,逮到了这个典型脸上刺字是免不了的。
瞧瞧林冲,被高俅套路,带把刀去白虎节堂,就被撸掉官职流放沧州。鲁智深犯的可是人命官司,三千里流放都算是轻的了,按照鲁智深那个直性子,搞得不好被州府的文官们套路成了死刑也不是没有可能。
面对这个严重的后果,鲁智深如果再不跑路,那就是取死有道了。所以嘛。鲁智深想整治镇关西,主要还是没权力,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要不是后来事情发展超出了预期,他也不会这样被动。虽然鲁智深被迫流亡在宋军体系之外,后来甚至和宋军作对,但他内心里仍然以在种家军服过役当过差为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