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弛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篷。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逼上梁山”一语至今广为流传,足可见其举足轻重,而这场水浒“逼上梁山”的戏码,在易中天的内心,也只有林冲才算得上是真正逼上梁山的。究竟为何易中天谈起水浒会言及于此呢?
常年对中国文学经典颇为研究的易中天对于《水浒传》有着更加洞悉人心的见解。通过一指点,往往能方始恍然大悟。一次访谈中,当易中天谈及林冲这一个人物的时候,便直言了当称其才是“逼上梁山”的人物,而其他水浒人物顶多算是“闹上梁山”。
“逼”和“闹”这两个动词的属性完全是不同,与此同时,也造就了《水浒传》这场戏码的精华所在。暂且细细品读,英雄所见的确略同。
(一)沉默中的厚积薄发
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前半生辛苦隐忍,不为自己为家人。八尺男儿顶天立地,却被奸佞小人陷害,刺配沧州。不难想象,林冲的一退再退,一忍再忍,大势所趋下,上梁山本就实属于无奈之举,就似那最后的一根稻草,完全的自救活动罢了。
性格使然。在《水浒传》里面,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绝对可以说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在书中,林冲更像是禁军教官,在以“人在江湖”为主题的大背景下,林冲毫无疑问在江湖中注定有着非凡不俗的表现,究竟为何后期会“逼”上梁山呢?
个人己见,林冲的性格存在着一些缺陷,这间接为他后期的行为之举埋下了伏笔。
俗话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曾国潘也曾说“男儿以懦弱无刚为大耻”,但林冲自带的懦弱性格间接助长了与他树敌之人的气焰,可以从林冲的妻子在岳庙前首次被调戏看出。
妻子当众被调戏,林冲并没有像常人那样冲冠之怒,反倒是一拳未出就先灭了自家威风,虽说调戏未成,反倒是向众人体现出林冲性格中那种根深蒂固的懦弱。而且,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出,易中天说林冲是真正意义“逼上梁山”也是有据可依。
故事情节推动。众所周知,仔细捋顺书中的脉络,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就拿山寨人物卢俊义和老寨主晁盖一伙来说,没有谁逼着他们去劫取那生辰纲,他们事后也并没有随机造反。反之,他们倒是因为受到小道消息而遭到通辑追捕,要不是如此,哪里会选择落草为寇呢?
可以见得,上梁山之举的人物并非都是全部逼上的,更多时候都是由不同因素和缘故随之推动的。在此,反观一下林冲一举雪夜逼上梁山,真正走向草莽是需要天大的决心的,不言而喻,林冲真是被“逼”到窘迫的境界。
从某个意义上面来说,反观林冲的所遇和所遭,每一步都可以说是逼上梁山的内在驱动力,缺一不可。
从误入衙内结仇到风雪山神庙,一件件事件都推动了林冲的走投无路,林冲发配到沧州以及看守天王堂之事,恰好又遇上那些卑鄙之人,若不是得以上天庇护,雪天哪能得以破庙幸免于难,想必那时,林冲必定会是栽倒在小人之手。
林冲对所有人仁至义尽,一身正气谁又可曾想到奸佞当道,那时又恰好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和牢城官营的谈话,得知自己被陷害的真相,那一瞬间,林冲无数的沉默终于厚积薄发爆发出来。
恼怒中,林冲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那一刻,一切言语终究归结为一个逼字。
拙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林江本就一身正气,无奈这个时代容不下他,本想一生安度,却无奈被大势所趋。
逼上梁山可不就是被逼的吗?谁愿意与黑暗同流合污?谁又愿意被人逗弄?既然朝廷的希望终究是泡沫,倒不如反战为王,为自己作战。逼上梁山就是给自己留下一条活路。
不谋而合,易中天认为水浒中,唯有林江就是地地道道逼上梁山的,不同于其他“闹上梁山”的人物,林江是在进行自救,而其他人更多是闹革命,有更多政治成分,易中天还言道:“革命都是闹出来的,哪有逼出来?”
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雪天孤独前行,北风凛冽吹起衣襟,他彻底醒悟了,背后就是深渊,他唯有义勇前进。毫无疑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不就是因为逼出来的精彩吗?
(二)“逼上梁山”-乃大势所趋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林冲,一个有抱负,希望有番作为的好汉。水浒好汉里,上梁山的大有人在。
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遍观水浒人物,除了林冲似乎谁也配不上一个逼字。有一类人本就乐得清闲,各得其乐,只因身怀绝技才能上梁山,如此相比,倒是林冲梁山之路较为艰辛啊。
不给你余地和别的选择,这才堪称逼上梁山。易中天谈及水浒人物,他对林冲更多的是冠以以正派教官和公务员之名,由此作为评价标准。换算到当今社会地位,林冲好歹也算得上是一个小公务员。
他本就是小心翼翼处事的小人物,上梁山按照常理来说,原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没有此事,或许他还应该过着岁月静好的日子,若是如此安排叙事,水浒倒显得黯然失色。
生不逢时,爱不逢人,所到之处,皆是命数。按照林冲结局的定数,他必然就是要落草。生在北宋末年,林冲上梁山就是他命运改变的必然形式。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当时那个世道上,必然会有林冲这类人被逼上梁山,只能说“逼上梁山”乃是大势所趋。
在那个寒冷的雪夜,林冲挣脱了所有的束缚,他不再选择一味的隐忍,只能说他亲手撕碎那虚幻的梦境中,而林江铭记于心的是,忍人之心终究会成为一把利剑,刺入自己的最深处。
放在当下,一个年代的中层军官,面对朝廷高官的压迫与陷害,不得不逼上梁山落得个为寇的故事实在是令人唏嘘。
但放在当时的环境,这的确反映出一个北宋社会的缩影,《水浒传》一直试图将大背景描绘成一个民不聊生的样子,也难怪很多读者认为,汇聚到梁山的众多人物大多都是被逼上去的。
当然从表面上来看,确有其事,很多好汉更多都是被朝廷逼迫,贪官陷害,进而落草梁山。更多是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有感而发,毕竟以现实视角似乎更能通透和透彻的了解到背后的缩影。
林冲的真实像极了当下社会中低产阶级,为了安稳度日,各种苟且隐忍,虽说没这么多算计和阴谋论,但终归是生存在这个社会的无奈之举,古今豪杰处患难,从无如此凑巧。或许,“逼上梁山”正是英雄好汉最终的归宿。
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忆今是昨非,顾男儿履步。谁可想,无寻处。易中天只不过是对林冲有感而发罢了。
水浒传四大名著名家点评(全两册)精选¥¥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