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水浒传》中人气最高的角色,武松和鲁智深可以说是“火出圈”的存在,哪怕是没读过《水浒传》的人,也多半听过关于他们的经典桥段,诸如“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等桥段堪称人尽皆知。
武松与鲁智深的名气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作者赋予了他们远超其他好汉的戏份,但更重要的原因无疑还是在于他们实力强劲。
常言道强中自有强中手,那么武松与鲁智深又是孰强孰弱呢?有人说与呼延灼一战就能分出二人的高下,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武松与鲁智深的实力“武十回”与“鲁十回”的说法就足以证明作者对这两位好汉的重视,故事初期的主角,无疑就是他们二人,这二人的实力也几乎都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
(鲁智深剧照)
先看武松,那打虎的壮举就足以震慑群雄,书迷皆知,梁山之上有八只虎,可那些好汉虽给自己起了“跳涧虎”“矮脚虎”“插翅虎”之类的外号,却没有一个有虎将之能,同时也不曾有打虎的经历,他们的外号或许能唬住那些二三流高手,却一定唬不住武松。
除此之外,武松在血溅鸳鸯楼一战堪称“杀神”,杀红眼的他就如一头野兽,其实金庸的《天龙八部》中,那萧峰就与武松的人设有几分相似,那英雄之所以强大,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在于他足够狠。
再看鲁智深,就拿他倒拔垂杨柳一事来说,那力量就不似凡人该有,原著是这么说的:“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武松、鲁智深剧照)
鲁智深当然不是神仙,但他的力量却又远超凡人。
光看账面实力,武松与鲁智深着实难分高下,于是面对呼延灼一战,便成了评判二人的依据。
二、面对呼延灼的表现当呼延灼的连环马阵在梁山那儿吃了亏之后,他又转攻二龙山,只是他不知道,这二龙山虽然名叫“二龙山”,却不止藏着两条龙,这里的三位头领皆是人中龙凤,于是这位虎将又一次吃瘪了。
不过在双方的交手过程中,二龙山的“三条龙”其实只出战了其二。
你且看鲁智深和杨志的表现如何?
(呼延灼剧照)
率先上阵的是作为大哥的鲁智深:“鲁智深在马上大喝道:‘那个是梁山泊杀败的撮鸟,敢来俺这里唬吓人!’呼延灼道:‘先杀你这个秃驴,豁我心中怒气!’鲁智深轮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暗暗喝采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两边鸣金,各自收军暂歇。”
二人气势相当,武功水平也相差无几,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接着排行第二的杨志也坐不住了,他挺刀便上:“当下杨志出马,来与呼延灼交锋。两个斗到四十余合,不分胜败。呼延灼见杨志手段高强,寻思道:‘怎的那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杨志也见呼延灼武艺高强,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呼延灼也勒转马头,不来追赶。两边各自收军。”
二人依旧是斗得十分胶着,分不出高下。
(杨志剧照)
常言道事不过三,从表面来看,鲁智深和杨志的出战仿佛是在给武松拿下呼延灼埋伏笔,毕竟武松在书中是最有“主角相”的好汉,所以接下来多半是要让武松登场了,可作者却没这么写,武松从头到尾都没出手,甚至作者都没提到他有“想要出战”的意思。
这难免给人一种“武松不敢面对呼延灼”的感觉,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当然是否定的,以武松的性格,他在景阳冈上喝得酩酊大醉时,连猛虎都不惧怕,此时他怎会惧怕一个大活人?哪怕呼延灼确实武艺高强,好胜的武松也一定会想要与这强者交手,毕竟武二爷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一个“怕”字,所以作者此时没让武松出手就值得玩味了。
如今人到中年再回过头来看这段剧情,就能理解作者的深意了。
三、作者的深意其实施耐庵如此安排的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保全双方的形象。
试想武松若真出战了,你觉得哪一方会赢?正如笔者前文所言,武松在面对武将类的角色时,从未吃过亏,哪怕是后续的征伐中,也只有乔道清、包道乙这种会法术的人才能以法术对武松进行降维打击,那不算是武松败了。
真正凭武功击败武松的,几乎没有,为何?不就是因为武松一旦进入战斗状态之后就会变得格外疯狂吗?他若与呼延灼交手,就不只是斗个四五十回和便各自回阵了,只怕是要斗到其中一人倒下方肯罢休,而倒下的那人多半会是呼延灼。
(武松剧照)
而这即是问题所在,呼延灼好歹是后来的梁山五虎将之一,此时若是败给了武松,便难免显得掉价。
这一点在后续的剧情中也能看出来,武松和鲁智深在后续的征伐中一直都是并肩作战,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是鲁智深挨打,继而武松去救,比如面对“没羽箭”张清时就是如此,鲁智深被张清打得头破血流,还是武松去救的他,事实上就连董平、关胜也拦不住张清的飞石,可武松却能全身而退。
种种细节都不难看出一个事实,作者的确是在捧武松,同时他又不想让呼延灼的形象在二龙山一战就崩塌,所以才造成了二人没法交手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