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绪明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写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起兵梁山泊的故事,曾与《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有人甚至把作者施耐庵比作左丘明和司马迁。据统计,书中描写的人物共计位,有名有姓的位,有名无姓的9位,无名有姓的99位,书中提到但没有出场的位,梁山好汉中明确交代了籍贯的有95人,其余13人则语焉不详。在这95人中,有陕北籍好汉3人: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天暗星青面兽杨志、地煞星里的金钱豹子汤隆。
鲁智深,关西延安府(今清涧一带)人,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因背上一身好花绣,绰号花和尚。鲁达本在渭州(今甘肃平凉)当差,任经略府提辖。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被官府追捕。来到五台山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赐名智深。鲁智深在寺中难守清规戒律,酒醉大闹五台山,后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安身,智真长老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偶遇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豹子头”林冲,结为异姓兄弟。后来林冲遭太尉高俅陷害,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大闹野猪林后,在二龙山落草为寇,后上梁山。受招安后,鲁智深陪同宋江上五台山礼参智真长老,临别时智真长老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随起义大军征讨方腊,并生擒方腊。凯旋时夜宿杭州六和寺,坐化成佛。
杨志,陕西麟州(今神木)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后,武举人,官封殿帅府制使,梁山好汉里排名第十七位,因面皮上老大一块青记,外号青面兽。杨志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遇赦返,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并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赏识,为其护送生辰纲,又被晁盖等用计所劫。无奈之下与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征方腊时在丹徒县病故。
汤隆,延安府(今延安市)人,梁山第八十八条好汉,祖宗几代以打造军器为生,因满脸麻子,人呼金钱豹子。汤隆在《水浒传》中第五十四回才亮相。说的是戴宗、李逵接了公孙胜,离开蓟州二仙山九宫县,到了武冈镇,李逵在驿道边买了一包枣糕,转身时听见路旁有人喝彩:“好气力!”见一个大汉在人群里舞弄铁瓜锤。李逵看那大汉时,七尺以上身材,面皮有麻,鼻子上一条大路。李逵看那铁锤时,约有三十来斤。结识后,汤隆将李逵带到家里,李逵看他屋里都是铁砧、铁锤、火炉、钳、凿家伙,寻思到:“这人必是个打铁匠人,山寨里正用得着,何不叫他也去入伙?”于是随李逵上了梁山。呼延灼用连环马打败梁山,汤隆献计说,徐宁会用钩镰枪法破连环马。吴用派汤隆、时迁到东京盗了徐宁的宝甲赛唐猊。徐宁是汤隆的表兄,中计上了梁山。汤隆打造钩镰枪,徐宁教练枪法,梁山人马大破连环马,后负责梁山军器铁甲的打造,征方腊时阵亡。
据史料记载,宋徽宗宣和年间,实有宋江及其领导的梁山起义。记载宋江事最早最详的,是成书于宋元间的《宣和遗事》:宋江等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东京,官兵数万,无敢抗者。”宣和三年(公元年)二月,宋江义军从江苏沭阳乘船进攻海州(今连云港),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所派伏兵包围,损失惨重,退路被切,宋江率众投降,接受朝廷招安,后随官军征讨方腊。南宋诗人、画家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宋史·侯蒙传》:“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那时记载的宋江起义只有三十六人,不是《水浒传》所写的一百零八将。明代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贯中欲成其书,以三十六为天罡,添地煞七十二人之名”,才有了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之说。
《水浒传》描写的梁山好汉主要活动场所在山东,但是小说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却是陕西华阴县人九纹龙史进,小说中描写的第一个义军山头也是陕西的少华山。一百单八将中,陕西籍好汉就有六人: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白花蛇杨春、青面兽杨志、金钱豹子汤隆、铁面孔目裴宣。其实,在北宋时期,陕西是宋和西夏、辽国交战的前线,陕北更是边关重镇,人多好勇尚武。《水浒传》中多处提到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就是当时抗击西夏的名将。如第三回里写史进到渭州找师傅王进,在茶坊里遇到鲁达,鲁达告诉他:“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那么,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究竟是谁?
北宋时,确有“老种”和“小种”经略相公两个人,曾活跃在陕北一带,关于二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父子俩:种家几代都是西北御边名将,最早成名的叫种世衡。《水浒传》里写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种世衡的次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因祖孙三代皆有将才,时号“种家军”。《宋史·种世衡传》记:“(世衡)少尚气节……西边用兵守备不足。世衡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右可固延安之势,左可致河东之粟,北可图银、夏之旧。朝廷从之,命董其役。夏人屡出争,世衡且战且城之。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五十尺,始至于石,石工辞不可穿,世衡命屑石一畚酬百钱,卒得泉。城成,赐名清涧城……子古、谔、诊,皆有将才……孙朴、师道、师中。”种谔是种世衡的儿子,《传》记:宋与夏在永乐之战时,“(徐)禧与沈括定议移银州,城永乐,与谔始谋异,乃奏留谔守延。既而……就命知延州。”延州即延安府,表明种谔在延安府任过职。《传》记: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曾“知渭州”,在渭州府任过职。这与《水浒传》中叙述的情景相同。
另一说法,“老种”和“小种”是兄弟俩,都是种世衡的孙子,“老种经略相公”是哥哥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是弟弟种师中。《宋史·种世衡传》附孙《师道师中传》记载:种师道“天下称为‘老种’”,北宋仁宗年间,“夏人侵定边”后,“老种”曾“知渭州”,担任过渭州经略使。“小种”种师中曾知环(环州)、滨、邠、秦、庆阳等地,任过奉(奉元)凤(凤翔)经略使。(清)程穆衡《水浒传注略》卷二中说:“老种经略者种世衡之孙师道也。”“小种经略者,师道弟,秦凤经略使师中也。”这一说法与《水浒传》不同,两人虽都是守边大将,并“皆兼经略”,然而“老种”任过渭州经略,“小种”任所大都在今甘肃最东北一带和陕西泾河以北一带,在延安任经略使的是其父种谔。
我们知道,《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它只是还原了一个历史背景。一百单八将也多是艺术创作,但其中几位在北宋历史上却实有其人,如宋江、杨志、武松、关胜、史进、鲁达等,都是可以考证的真实人物。我们前面提到的陕北籍好汉,也是根据小说所写和史料、方志、文献记载而言的。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的《梦溪笔谈》记载:种世衡镇守清涧时,西夏李元昊有两个心腹将军:野利王和天都王,各自带领精兵。种世衡久闻清涧僧人王嵩可用,就让其在军中任职。世衡对王嵩推心置腹,关心体贴,使王嵩愿为其效力。世衡故意对王嵩严刑拷打,带枷数十天,王嵩毫无怨言。后王嵩受种世衡派遣到西夏行反间计,历尽艰险,终于让元昊忌野利王,将其赐死,后来天都王也获罪。除掉元昊的左右臂,王嵩功劳不小。《延绥镇志》人物志亦记:王光信者,清涧人,初为僧,矫勇善骑射,悉知蕃部山川道路,种世衡常为乡导,数荡族帐,奏还俗,以为三班借职,改名嵩。后人考证,《水浒传》鲁智深的原型,就是王和尚。《水浒传》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时也说:“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打死郑屠后,老小邻人来州衙告状,府尹“不敢擅自径来捕捉凶身”,来到经略府禀报,经略回府尹道:“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拔他来做个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可见鲁智深是从延安府来到渭州的,而清涧当时就属延安府,《传》记:种谔“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推荐知清涧城。”《水浒传》第十七回写杨志丢了生辰纲后,来到青州,欲投二龙山落草,在山下碰到鲁智深,鲁智深“坐在松树根头乘凉”,见了杨志,大喝道:“兀那撮鸟,你是哪里来的?”杨志听了道:“原来也是关西和尚,俺和他是乡中,问他一声。”两人打了四五十回合后,互相介绍,杨志笑道:“原来是自家乡里,俺在江湖上多闻师兄大名。”《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写道:鲁智深擒了方腊后,还军杭州,夜宿六和寺,“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省得浙江潮信……”关西,古代特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主要是今陕西一带。鲁智深和杨志常常自称“洒家”,《辞海》注:“宋元时关西一带人自称为‘洒家’。”近代人曹颖僧的《延绥览胜》中有“鲁达故里”的记载:“安定南三十里鲁家屯,相传为宋提辖鲁智深故里,今其族人,类能按谱数典。”曹颖僧世居横山,曾留学日本,对沿边掌故,多有研究,民国二十三年秋,“奉国府命考察西北各省,周游陕北,垂询境内文献掌故。”所记当实。安定位于清涧城西南(今子长县境内),北宋时还未立县,和清涧同属延安府绥德军管辖。清涧在宋康定元年(年)改宽州城为清涧县,安定当时为堡,《陕西通志》载:“元初,升为安定县。”由此推断,《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施耐庵根据种家军的下级军官而塑造的,而这个人的籍贯应该就在清涧。
《水浒传》中的杨志,确有其人。南宋史学家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所载:北宋确有杨志其人,原为“巨寇”,在宋徽宗宣和四年,接受招安,授选锋将军,随童贯征辽,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犯太原,又随种师中救援,败于盂县,不知所终。近代学者余嘉锡在《杨家将故事考信录》中写道:“岁在乙卯,偶读《水浒传》,证之以李焘徐梦莘之书,知宋江为张叔夜招降后,确曾从征方腊,擒其将相。其后徽宗大举征辽,杨志实为统制官,将选锋军以从……杨志征辽,以大败而归。”《水浒传》第十二回杨志出场时自报家门:“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南宋罗烨《醉翁谈录》所列当时流传的杨家将故事话本就有《杨令公》《五郎为僧》《杨志卖刀》三目。杨令公又称杨业,亦称杨继业,其父杨信是麟州(今神木县)土豪,五代时占据麟州,自称刺史,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河东节度使刘崇(公元年自立称帝,史称北汉),送杨业到太原,并被赐姓刘,公元年宋太宗灭北汉,杨业归顺宋朝,复姓杨。杨家将抗辽保宋,威震边关,事迹广为传颂,后经戏曲小说渲染,逐渐形成了“杨家将”的故事。杨令公有七个儿子,大都战死沙场,他们虽是神木人,但杨家将战斗的主要区域在今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因此山西代县有杨忠武祠,祠中的《杨氏族谱》是以杨六郎一支为主的,谱中没有杨志的记载。据山西省杨氏文化促进会的人考证,杨志应该是杨家将从杨业开始的第七代人,属杨三郎的后人。《水浒传注略》中说:“据《宋史》,业死王事,朝廷录其子延朗(即延昭)、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孙三人,文广最著,其后子孙未有显者。”《宋史》另记:“杨文广,字仲容,尝为兴州防御使,卒于官。兴州后升为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府。子孙流落关西,殆实事也。”可见杨志的籍贯应该是今神木县。
汤隆在史料中没有记载,是《水浒传》七十二地煞星中的一位,他在出场时自述:“小人姓汤,名隆。父亲原是延安府知府官,因为打铁,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叙用。”汤隆亦有可能只是施耐庵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
宋江起义军最后结局,历来说法不一。《宋史·徽宗本纪》说:“淮南盗宋江等……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也说:“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三朝北盟会编》、南宋李埴的《皇宋十朝纲要》等史籍的记载与宋史相同,均为宋江接受张叔夜招安而降。
“征方腊”是《水浒传》里的一出血色苍茫的悲情大戏,梁山好汉伤亡大半,也是史学界最有争议的一段故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明确记载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征讨方腊。《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说:“三年四月戊子。初,童贯与王禀、刘镇两路预约会于睦、歙间,分兵四围,包帮源洞于中,同日进师……刘镇将中军,杨可世将后军,王涣统领马公宜并裨将赵明、赵许、宋江……是日,平旦入洞后,且战且进……未得伪酋方腊。翌日搜山。庚寅,王禀、辛兴宗、杨惟忠生禽方腊於帮源山东北隅石涧中。”《水浒传》写道:“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宋史·韩世忠传》说:“宣和二年,方腊反……江浙震动,调兵四方,世忠以偏将从王渊讨之……穷追至睦州清溪洞,贼深据岩屋为三窟,诸将继至,莫知所入,世忠潜行溪谷,问野妇得径,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险数里,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擒腊以出。”
年,府谷县出土了宋人范圭写的《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简称《折可存墓志》)。墓志铭记载:
“宣和初元,王师伐夏,公有斩获绩,升门合门宣赞舍人。方腊之叛,用第四将从军。诸人藉才,互以推公,公遂兼率三将兵。奋然先登,士皆用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
明确记载折可存先征方腊,胜利后又逮住宋江。府谷,宋时称府州,属河东路。折家是匈奴族折兰氏的后代,汉化以后,世代统领蕃兵,镇守边防,号称“折家军”,《五代史》记:“独据府州,控扼西北。”
还有一些文献也有记载,南宋王偁的《东都事略》载:宣和三年四月童贯擒获方腊之后,“五月丙申,宋江就擒”。宋·洪迈的《夷坚志》载:宣和七年……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元代徐直之的《忠义彦通方公传》载:宣和三年八月丙辰“腊被腰斩于市”后,宋江等“未几亦就擒”。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据此认为宋江等人的结局是“杀降”。
不同说法,孰真孰假,学界争论不休。但是,有一点太巧合了,方腊起义在江浙,而擒方腊的三个人却都是陕北人:鲁智深,清涧人;韩世忠,绥德人;折可存,府谷人。梁山好汉的故事流传近千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作为一部小说,《水浒传》演绎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塑造了一百单八条英雄好汉形象,还是以艺术创作为主的。
今天,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的碎片中,摘取相关的史料,来和小说印证,尽量还原真相而已。对错与否,还待专家详考。
书房记
王刚出品13
书房是异乡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新浪微博丨
陕西秦客联系邮箱丨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