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智上讲,晁盖最想把梁山寨主的位置传给宋江。但从感情上讲,他又不想传给宋江!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中了毒箭,危在旦夕,梁山偌大的基业不可能群龙无首,晁盖不可能把自己费心心血营造的局面毁于一旦,所以他一定要找个接班人。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宋江成为梁山新寨主!但宋江是否是晁盖最认可的接班人呢?宋江的威望极高,梁山无人能比一个理智的一把手在挑选接班人之前,首先考虑的一定是确保基业的传承发展,所以古代许多皇帝在驾崩前,选择的新皇帝未必是自己最喜欢的,却一定是诸皇子中能力最强的。一把手没有任性行事的资格,无论晁盖对宋江有什么想法,他也只能挑选宋江,宋江几乎就是唯一的人选。首先,从江湖威望上来讲,宋江仗义疏财、人人称颂,“及时雨”的名号谁不敬他三分?江湖好汉听到及时雨宋公明的名号,哪怕正在打生打死,也立刻罢手不战、俯首拜倒!那些投奔梁山泊的好汉,大多数是奔着宋江的句号来的,就连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排名最末的段景住,看到一匹好马,都想要偷来送给宋江!江湖之上,义字为先,宋江就是义气的化身。江湖好汉,杀人放火的事情做得多了,对一切律法早已经没有了敬畏之心,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谁怕谁啊?唯一能够让他们敬畏的就是义气了!统率群雄,武艺是次要的,名声才是大家服膺你的最重要的东西。整个梁山之上,根本没有人能够与宋江相比。除了宋江,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让大家心服口服!硬要推才德不足以服众的人上位,最终的结果就是梁山迎来新一次火并!宋江羽翼已成,是梁山最大的一股势力,无人能够与他匹敌在晁盖掌权时代,宋江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梁山的二把手,隐隐形成了与晁盖分庭抗礼的局面,一方面是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声威望所致,另外一方面是宋江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能够与晁盖匹敌的地步。和晁盖走得比较近的,其实也就是七星聚义的梁山老兄弟,这其中包括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衡,阮氏三雄,杜迁宋万,白胜等。这其中,林冲与二龙山走得更近,其实更算中立派,呼延灼是朝廷降将,他更想着招安回到体制内,最后还是投向了宋江!剩下的几个铁杆手下,人才武功都谈不上出色。唯一一个核弹级人物公孙胜却是个滑头,发现梁山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直接找理由回老家了。而吴用更是直接拜倒在宋江麾下。再看宋江,以武松为代表的二龙山势力,是他的结拜兄弟,花荣、李逵、戴宗、王英、燕顺、童家兄弟,秦明、吕方、郭盛等,都是宋江的铁杆兄弟,宋江指东、他们绝不会打西的那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晁盖的势力基本是停止增强的,而宋江的势力却随着时势的发展不断壮大。与朝廷每打一场,必定有一个大将来投。如果再给宋江一点时间,宋江的已经可以碾压晁盖集团了。江湖上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算数,晁盖也就是占了个名份大义,论起实力来,根本不是宋江的对手。就算没有曾头市这回事,他和宋江迟早要决裂。宋江的心机手腕,在梁山无人能及若是论武艺搏杀,宋江不值一提,但是要论心机手腕,宋江绝对是首屈一指,根本没有人能够与他匹敌。晁盖临终前声称,谁能捉住史文恭,谁就当梁山之主。整个梁山之上,能够捉住史文恭的,只有宋江而已。宋江武艺是不行,但宋江需要自己动手吗?就算后来卢俊义捉了史文恭,他敢当这个山寨之主吗?最后不也落到了宋江手中!宋江在笼络人心、协调关系、分化打击上手腕堪称老辣,能够压得住局面、镇得住场子,各个山头的好汉都对他服服帖帖,能够确保梁山平稳交接,发展壮大。此外,宋江的眼光格局在梁山上无人能比,他一力推动并促成的招安,表面上看是令人诟病的投降,可是对于梁山这样一个外无强援、内无纵深的孤悬之地,还有比招安更好的出路吗?梁山的中坚力量,大部分是招安派,天罡之中,吴用、关胜、秦明等等,都是从体制内出来的,知道体制内的好处,日日夜夜都想着重新回到朝廷当个官,根本不可能与朝廷对抗到底。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抓住了大部分人的心理,赢得了大部分降将的拥护,势力不断扩大,谁能与他相争?这一点晁盖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只能选择宋江。晁盖之所以没有直接指明宋江,而是提了个捉史文恭的条件,只是有点不甘心而已,给宋江上位设置个障碍而已。但他也知道这样没有任何用处,只能带着遗憾死去。那一箭,真的是太蹊跷了!结语: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晁盖都是想把位置传给宋江的,这是一个成熟理智的一把手的正确决定。如果不选宋江,梁山必然迎来分离崩析,这是晁盖所不愿意看到的!许多人认为晁盖心意所属的是林冲,林冲虽然武艺高强,性格却过于隐忍,没有丝毫进取之心!从他休妻的一段情节来看,他的性格也存在严重缺陷: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目光短浅!这样一个人如何领导梁山好汉?如何保住梁山的基业?而且林冲还有火并王伦的“黑历史”,在道德上有污点,无论如何群雄不可能服膺他!梁山好汉以义气为先,林冲杀了收留他的王伦,哪有什么义气?最终,宋江众望所归当上了梁山之主!梁山也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归路”。我们经常诟病宋江是投降派,其实换了大多数人,未必有宋江做得好!时也,势也!命也,运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5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