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二龙山水库。资料图片
商洛,是三秦大地上唯一全域处于秦岭生态保护区的市,黄河、长江的5条支流流经这里。大自然给予商洛最好的馈赠就是绿水青山。
把呵护绿水青山与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推进,是一项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艰巨使命。
今年以来,商洛市委、市政府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在保护生态中,明晰了打造“一都四区”的发展路径,提士气、强担当,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带领万商洛儿女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牢记嘱托
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
站在海拔米的月亮垭,远眺逶迤的秦岭,云雾缭绕,宛若一幅水墨丹青。
11月23日,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解振峰在密林中巡护。工作22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牛背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解振峰深有感悟。
“都不要随意上山采剥橡树皮,也不准非法收购、运输、经营。如发现有人违法采剥,要及时报告。”8月以来,商州区夜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分站站长刘世民经常叮嘱群众。他说:“有了好生态才有好发展。守着这么好的林子,就是为群众守着增收的‘钱袋子’!”
在商洛,像解振峰和刘世民这样的秦岭生态卫士不计其数。他们在山梁之间或密林深处,用心用情守护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商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建立起“规划引领、高位推动、督查巡查、制度保障、绿色发展、宣传教育”六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全省率先修编出台《商洛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建成了环境监控应急指挥平台,配备网格员名;确定每年4月20日为“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营造出全民保护秦岭的氛围。
1月至10月,商洛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9,同比下降11.1%,位居全省第一;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标准,保障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不辱使命
用绿色书写发展新篇章
绿水青山赋予商洛发展的底气。绿色成为商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初冬时节,商洛的菊芋迎来丰收。大量菊芋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位于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的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将大健康产业与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司。他们在将菊芋加工成菊粉的过程中运用创新技术,使产量不断提高。
位于商南县工业集中区的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充满了“科技范儿”,随处可见工作娴熟的机器人。该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生产出的强光手电筒、潜水手电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从秦岭深处走向世界。
不管是绿色食品、健康医药,还是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产业,今天的商洛,处处彰显着以绿为主的发展底色:“3+N”绿色产业体系正在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聚焦绿色,商洛的发展思路愈加清晰——
四个月前召开的商洛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以绿色循环为方向、绿水青山为承载,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产业为引擎,努力将商洛打造成为中国康养之都和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治理创新区。
不忘初心
纵深推进作风建设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肩负嘱托与使命,有了清晰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商洛市委、市政府撸起袖子加油干。
7月末,一场聚集全市上千名干部,以视频形式开到镇办的“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大会召开。会上,商洛市委向全市干部发出号令,并下发《关于开展“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的意见》。市委书记郑光照强调,要针对全市六个方面突出问题,深查细照、精准把脉,找准作风建设的总靶心,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动真碰硬,大力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着力推动商洛新时代追赶超越。
“转作风”镌刻在商洛党员干部心中。暴雨袭来,他们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冲锋在灾情第一线,抓好“人盯人”防抢撤机制落实,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后重建,他们第一时间出现在重建现场,做群众的主心骨;在商洛市开展的“金秋季”千名领导干部招商活动中,他们又是“带头雁”,积极参与招商。他们发挥“螺丝钉”作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商洛党员干部探索出一键指挥、一岗多责、一网联通的“‘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有效调动了资源、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治理效能,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坚实保障。
如今,“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之风劲吹商洛大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奋斗“十四五”、奋进新时代,商洛把奋发有为、争创一流作为更高标尺,把团结一心、上下同欲作为动力源泉,只争朝夕、攻坚克难,以新的作风、新的姿态,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