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我最欣赏两个人,鲁达和武松。

今天来说说武松。

我认为武松是个很复杂的人物,施耐庵对他的刻画非常的写实。武松在整本书里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在独立塑造人物的时候用了十回。

先抛出我的观点。

武松本来就不是好人。

武松的黑化是世道所逼。

武松根本看不上宋江。

很多人觉得武松本来是好人,只是被人逼上了绝路。其实,仔细看看原著,武松一直就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

第一次出场就要打宋江,仅仅因为宋江踢翻了他要烤火的木炭,要不是柴进来得及时,宋江被武松那一顿削是躲不了的。而且柴进的庄汉也证明了他是一个喝了酒就要乱打人的人。而武松之所以到柴进庄上,就是因为他酒后和别人起冲突把别人打晕了,他以为把人打死了就跑了。躲了一段时间知道原来那人没死,就想回去了。

此时的武松并没有多么正义。

后来他逃难的时候路过一家酒店要吃肉,说店家不卖肉给他吃。店主明说了,这些肉食都是孔亮这种老主顾自己带过来,吃不完存在这得,等下次过来再接着吃。结果武松直接打了店家,差点把人家房子都拆了。

武松这种作为是摆明了恃强凌弱,而孔亮帮店家说话,武松趁着酒劲打了孔亮还吃了他们的酒菜,这就是明抢。

所以说,武松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喜欢醉酒闹事的暴力分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

武松这个人物代表了人的复杂性,他有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事迹,但这不代表他是一个高大上的英雄人物,他的缺点同样很大。

武松要么不打人,要打就把对方当老虎打,往死里打。

纵观武松的十回篇章,是世道逼着武松黑化的一个过程。

一开始,武松为武大报仇时,武松并没有亲手要了王婆的命。要知道王婆可是整个事情的始作俑者,武松只是让西门庆和潘金莲偿了命。这时候的武松还算留有理智。这和后面血溅鸳鸯楼连无辜的丫鬟都杀,是形成了鲜明对比的。

武松出场时是喝醉了打虎,志得意满,结尾时,武松是喝醉了被狗咬。开始是打虎,结尾被狗欺。施耐庵的对比手法运用得极妙!

武松出场时的形象就是一个暴躁的愤青,在打虎后却显得成熟稳重,办事妥帖至极,且面对潘金莲的诱惑是一点不为所动。武松在见到宋江和柴进前后的形象可谓天翻地覆,判若两人。为什么啊?因为他浪迹江湖的经历,在结交了宋江、柴进这种成功人士后,社会经验猛增,居然能很耐心的和县令侃侃而谈了。

社会环境让此时的武松显得更像个为民除害的英雄。

后来为报答施恩的恩情酔打蒋门神的时候,武松又变回了之前那个鲁莽的青年。和之前的稳重再次形成对比,醉打蒋门神最能展现武松的心理波动。

但这时,武松还不至于彻底黑化,毕竟他得到了一个朋友——施恩,他打蒋门神没有什么深刻的想法,他的想法很单纯,无非就是报恩。

直到最后在飞云浦上,基本已经宣告了武松的死亡。但他没有死,可其实他已经死了,从前那个心里仅存的一点阳光完全覆灭了。原来的武松已经作古在飞云浦上,新生的武松完全变成了嗜血的恶魔。

此刻的武松艰难的从飞云浦上活了下来。在武松年少时他不懂事惹了官司跑了,然后打虎走上人生巅峰,之后哥哥被害,也是第一时间走正规途径,在县官不受理的情况下,他自己收集人证物证之后才去报仇,一直到飞云浦,武松还没有对生活失去最后的希望,他虽然不是个好人,但也不愿意做个恶人,但是偏偏有好多人不让他做个普通人。

所以他来到鸳鸯楼,张都监联合婢女直接撕碎了武松心底最后一丝理性和善良,从那之后他就彻底变成黑脸武松。

不止如此,黑脸武松的可怕在于他的冷静,冷静到让人不寒而栗。武松选择潜入战术,实行暗杀行动,所以他杀光了所有看见他的人,为了保证他的复仇计划不被打断,只能不断杀人,防止暴露自己,连大砍刀都砍出了缺口,最后连那个无辜的丫鬟都没有放过。

武松的独立十回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这么写实的情节在《水浒传》别的章节不存在。施耐庵用前后对比来深刻的写活了这个人物,用世道来体现出武松前后的变化。

武松这十回,笔力登峰造极,很有看头。

再后来,武松去了梁山,此时武松觉得活在世上已经没什么道理好讲了,梁山上那些小鱼小虾只是小贼,真正的大贼在朝堂上,让我为朝廷那些大贼卖命是不可能的。

所以,武松是明确反对招安。"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恐怕冷了弟兄们的心!"这是一句重话,是对宋江的质疑。说实话,武松发狠可能连宋江都怕,要知道"二龙山"派系是梁山真正的江湖草莽。武松虽然反对招安,可出于兄弟情义,他依然为宋江上了战场。

武松结局令人唏嘘回味。当初在十字坡为了躲避官府通缉不得不戴上了头陀装备假装出家人,直到征方腊被包道乙砍断手臂后才看破红尘,真正成为出家人。

宋江过于愚忠,武松却觉得世态炎凉,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恩也报了,情也还了,就让自己好好待在庙里度此余生吧。#武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