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水泊梁山中有没有真正的好汉,鲁智深应该能给众人一个答案。
他既不像武松一样滥杀无辜,也不像林冲一样委曲求全,端得上是真性情。
只是就这种性格来说,终究会处于宋江的对立面。像活捉方腊以后,鲁智深就暗示好汉们离开宋江,最终却只有六个人听懂,得以善终。
鲁智深
原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为抱不平却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无奈之下,只能出家做和尚躲避官府追捕。
可年轻时候的好汉鲁提辖,怎么会受寺庙诸多清规戒律管制,于是又被送到东京大相国寺中投奔智清长老。
许是“六根不净”,见义勇为救下林冲,自己却被迫上二龙山落草为寇。等到后来呼延灼征讨梁山陷入焦灼,鲁智深打破僵局上梁山,这才有了后续的故事。
学者们常说,整个水泊梁山中所有好汉,鲁智深应该是最和宋江合不来的人。寻常人难以理解,其实只需要看鲁智深与周通之间的故事就能感受。
用计将周通打了一顿又合好之后,却觉得“周通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悭吝”,便直接卷走金银酒器,不辞而别。
与周通这一类人相处,鲁智深懒得用言语争辩。到了最后又是拳头解决,也算是再一次绕过对方。
反观梁山上的宋江,不正是这样的人。别看每次宋江提到招安,总是武松表示反对,可鲁智深的心情,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金银上的慷慨与大方,并不代表行事算得上真好汉。鲁智深知晓这一点,但他始终给宋江留着面子。一直到方腊被擒获,兄弟们死伤无数,这才让鲁智深选择了离开。
对立和别离
原文中,鲁智深于深山中迷路,却在一位不知名老和尚的引导下,在一间茅屋中擒获方腊。
宋江听闻此事,先是对鲁智深的经历大加赞叹,认为他的确得到了神佛相助。可随后却立刻变幻说法,希望鲁智深还俗做官、封妻荫子。
和一个出家人聊天,先夸对方遇真佛现圣,然后让对方还俗跟自己干事业。说好听点是替别人着想,可说难听点就真是从没把人放在心上。
果不其然,听到宋江伪善言论,鲁智深怒怼:洒家心以成灰,不愿为官,只要找个干净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随后更是表示: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就宋江的情商来说,鲁智深话已至此,怎么也不该继续劝说才对。可为何他又要表示:既不肯还俗,便为一僧首也好。
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宋江还得在众多梁山好汉面前把面子做足,就好比古代皇帝禅让皇位的时候,一次两次不能行,必须要到了第三次,这皇位才算是做的稳稳当当。
甭管别人怎么想,起码宋江是“该做的都做了”,随后带走方腊,也不算抢了他的功劳。不明白鲁智深言语的人继续跟着,听懂的六个人却和宋江一一告别。
可这六人分别是谁呢?
首先是林冲、武松二人,这两个人和鲁智深渊源颇深。林冲患病,借口都不用找就可以离开。武松则断臂,一身战斗力没剩下多少,宋江也不会挽留。
其次则是李俊和童威、童猛三人,童威、童猛倒是单纯,可李俊显然想了更多。真到了京城之中,就一定有好日子等着?
世道如此太平,朝堂如此清澈,又何至于招安这般困难。李俊心里明白,或许京城中的腥风血雨和权谋斗争才刚刚开始。
与其担惊受怕的享受荣华富贵,倒不如尽早开开心心地离去,大家脸上都有面子。宋江不愿意放人走,那没事儿,林冲能生病,李俊也能装病。
最后便是燕青,他和李俊一样,也明白此去京城凶险。奈何卢俊义不听言语,那也就只能留下一封书信,一个人去游山玩水。
至此,六人选择果断别离,宋江则带着剩下兄弟们赶赴京城等待下一步安排。可最终的结局如何呢?毒酒之后,魂聚梁山蓼儿洼,真算不上什么好下场。
事实上,回顾鲁智深最后的言论就能明白。为何要寻一处“干净”,其实就是暗示众人,京城之中凶险,远不如身处江湖之中自在。
刀刃看不见的时候,并不意味着真的就不存在。等它真正伤害到自己,即便后悔也来不及。
别看囫囵尸首说得悲惨,可囫囵下的尸首,却不知比水银、毒酒强过多少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