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一共有三任寨主,王伦、晁盖和宋江。
作为梁山泊事业创始人的王伦,实在没什么档次,在他手中梁山泊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是三流的。最丢人的是,他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有的人把他的死归咎为他没有容人之量,容不下林冲,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有的人把他的死归咎为嫉贤妒能,致使内部离心离德,最终导致了火并的发生。
但是,在我看来,王伦的失败在于他坏得不够彻底,坏得层次太低!
“自幼攻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这是宋江在江州题写的反诗,读书人出身的他从书本中学会了很多智慧,也就是所谓的“权谋”。
同是读书人的王伦却没有那样的天赋了,他也读书,估计学问水平要比宋江高一些,但是估计王伦读的是死书,没有经世致用的能力。书本非但没有开阔他的眼界,增长他的智慧,反而让他变得狭隘起来。
他没有学会“权谋”,同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那么多套路。
他的嫉贤妒能、小肚鸡肠都表现在明面上。丝毫不懂得遮拦,总是把情绪写在脸上。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走投无路前来投奔王伦入伙,林冲可不是贸然前来,他是带着柴进的介绍信来的。
柴进与梁山泊的关系可不一般,他与王伦有些交情,梁山泊草创之际,柴进没少出银子。
如今柴大官人举荐人入伙,想来王伦是不会拒绝的。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些差距的,王伦在得知了林冲的底细后心里有些犯难了。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如今不争添了这个人,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不若只是一怪,推却事故,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只是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如今也顾他不得。”
王伦担心林冲将来会取自己而代之,所以干脆拒绝了林冲的入伙。
在手下众头领的请求之下,王伦最终才同意林冲入伙,不过有个条件,那就是三天之内交纳投名状。
这三天,王伦见到林冲的时候总是会说上一句:你明日若无投名状时,也难在这里了。
这三天,林冲顶着极大的压力,直到第三天他才遇见路过的杨志以及给他挑着担子的伙计。林冲飞身下山抢过了担子,这一担子满是金银,虽然没杀人,林冲觉得这一担金银也能交上任务了。
不久之后,杨志赶来,二人在山下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王伦及时赶到,这才解了围。他想把杨志也招揽上山,以此来制约林冲。
但是杨志没有上山的打算,放着远大的前程不奔,在这里落草为寇?这么做不但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自己的祖宗。
杨志拒绝了王伦的请求,离开了梁山。林冲却留下了,成了山上的四把手。
不过,林冲的苦难并没有结束,王伦的刁难也并没有终止。
住在梁山泊附近石碣村的三阮兄弟这样说:
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呕尽他的气。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弟兄们看了这般样,一齐都心懒了。
远在青州二龙山的曹正这样说:
小人也听的人传说,王伦那厮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说我师父林教头上山时,受尽他的气。
王伦不待见林冲这件事早就在江湖上传扬开了,后来晁盖等人上山时,吴用正是抓住二人之间的积怨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把林冲的心思给说活了,这才导致了后来的大火并。
阿美利加人对外曾有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既要给人家甜头,又要给对方以威慑,这样才能笼络住人心。
王伦的做法却有些极端,他只知道对林冲挥舞大棒,动辄大骂,言辞激烈,就是不知道在打疼林冲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安慰。
于是,矛盾就会愈演愈烈。
若是王伦在各方面能镇得住林冲还好,可惜他完全没有那个实力。
更糟糕的是,王伦的演技也不行。
你看宋江走到哪里脸上都是笑嘻嘻,一口一个贤弟叫着,一把一把银子送着,任谁都喜欢他。
而王伦呢,他更像是一只枕戈待旦的斗鸡,见到谁他都一脸的敌意,嘴上更是喜欢挖苦别人,谁能跟他一条心呢?
其实,王伦这个人并不够坏,或者说坏得太低级。没有什么城府,没有什么韬略,更没有什么权谋,这样的人做了一把手焉能不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