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很多人都熟悉一个情节:潘金莲在王婆和西门庆撺掇之下,毒死亲夫武大郎,而后迅速将其火化,并买通团头何九叔,不让他给武松通风报信。
这个情节最大的疑点在于,中国传统的丧葬方式是土葬,讲究人死为大、入土为安。潘金莲火葬武大违反了习俗,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故意惹武松怀疑?
要解答这个疑惑,我们还得了解一下古代的丧葬习俗。今天正好也是清明节,说说这个,倒是应景。
一、宋朝有火葬吗?
中国古代土葬一直是主流,偶尔也有火葬,并且历代皆有,但不是主流。
其实看看葬这个字就大概能知道,葬、藏同音,步入文明时代,中国式丧葬就是要把死人埋掉。
那么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产生了火葬呢?
最早的火葬方式,很多人都会想到纣王自焚于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史记·殷本纪》)这是极端情况下的死法,但从纣王穿上珍贵的衣服来看,似乎他也认可这是一种归宿的方式。
民间在春秋战国时也陆续出现过火葬的记载。例如,《墨子》卷六《节葬下》记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也就是说,义渠国的人丧葬用火焚尸体,冒出来的烟如果直直地向上飘,他后代就是孝子。
《荀子》卷二十七《大略篇》也说,“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氐羌之人,把身后火葬当作一件大事来考虑。
隋唐时的胡族,也流行火葬。比如,突厥颉利可汗虽然在长安住了很多年了,死后他的族人仍然把他火葬了。
戎、氐、羌这些少数民族的火葬习俗,是后来中原火葬的源头。
咱不扯太多了,步入正题,宋朝虽然承袭了历代的正统,不提倡、甚至反对火葬,但民间也有很多火葬的。
北宋之初,太祖赵匡胤就注意到过这一现象,他曾在建隆三年(年)下过诏说:“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礼。”
这啥下这道诏呢?因为儒家传统中,对先人的尸身焚而弃之是严重的不孝、不敬行为。哪怕死时人的肢体有缺损,还要补上替代品,怎能接受一把火烧干净呢?
但是一种习俗既然在民间流行开,就必然有其深刻原因,单靠行政命令是禁不住的。
宋太祖的禁令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后来南宋时,据记载,绍兴二十七年,有位官员上奏当时的火葬风气说,“今民俗有所谓火化者,生则奉养之具唯恐不至,死则燔烧而弃捐之,何独厚于生而薄于死乎”。
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呢?当时社会经济逐渐发达,传统观念已经给世俗生活让位了,特别是家里比较穷的人,都比较注重生前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极尽哀荣。
这和现代人的观念已经很接近了。
武大郎家比较贫穷,在城里置不起房子,只能在紫石街赁房子住,这样的人家,火葬是符合当时习惯的。
《水浒》书中潘金莲也勉强作了解释:“我又独自一个,那里去寻坟地,没奈何,留了三日,把出去烧化了。”
就是说,武家在阳谷县里不是老户,没有祖坟,想下葬还得找专门的坟地,既有费力又要花很多钱,潘金莲一个人难以操持,所以说,武大郎死后火化了并不是多么令人惊讶的事。
二、火葬在宋代原来是常规操作
其实不光武大郎火化,《水浒》中记载着其他许多关于火葬的事。
比如二龙山的初代老大邓龙,被鲁智深、杨志合力夺寨伤命,邓龙的尸体便被小喽恐龙啰拉到后山烧了。
朱仝误失小衙内一回,李逵杀了沧州知府的儿子,沧州知府后来找到尸体,大概是因为儿子年幼而死不能入祖坟,便装敛起来火葬了。
征方腊时,菜园子张青阵亡,孙二娘找到尸体后并没有运回老家,而是就地焚化了。
鲁智深在六合寺圆寂,六合寺的主持大惠禅师亲自来主持火葬。
其余章节,因为斗殴而死、大战中阵亡的小兵,因为无人收葬,很多都是由官方出面,集中进行火葬。
那么为什么宋朝如此文化昌明的时代,会出现大量火葬呢?
其一,是佛教的影响。佛教经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大力发扬,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佛教丧葬仪式中有火葬、水葬等多种葬仪,唯有火葬传播的最快,大概因其干净、卫生,且容易操作。而且,火葬起初一般都是有道的高僧或信众、施主,才有资格火葬。比如鲁智深,他的火化就与别人不一样,不仅有专门的焚烧礼节,六合寺附近的名僧们都要来会葬。这种体面感、仪式感也被老百姓效仿。
宋真宗时的著名宰相王旦,给儿子留下遗言,死后穿僧衣,火化,而后筑一座小塔存放遗骨。但他的儿子没有奉命,怕有伤朝廷风气。其实这也反映了,北宋很早的时候,高官显贵们都已经一定程度接受了佛教火葬的风俗。
其二,胡族的影响。唐末五代沙陀、党项、契丹等民族大量深入内地,他们有着悠久的火葬传统。比如五代时,唐明宗的女儿嫁给晋高祖石敬瑭为皇后,后来契丹人把后晋皇室人员迁往北方,经过范阳的时候,这位皇后病危,就让家人把她火化了留在范阳。
宋朝最先流行起来火葬习俗的地区,就是河东一带。河东本来就是沙陀人活动比较密集的地方,长期耳濡目染,促使河东的汉族人都接纳了这一做法。
其三,经济进步带来的影响。宋朝的火葬习俗是从北到南传播的。南宋时大量北方人南迁到江浙,火葬风俗也迅速传开。江浙一带当时经济较为发达,人们的观念也相对开明,虽然仍旧有事死如生的传统,但对现世生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身后事的投入。
所以江浙一带火葬风俗深得人心,不仅穷人家因为办不起丧事而一把火搞定,有的富家人,也习惯于火葬,毕竟这样花的钱少一些。
宋朝官方禁而不绝,后来索性就从明令禁止改为不提倡,随老百姓自己做主
这个风俗后来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清代顾炎武还专门在其著作《日知录》中说江南的火葬很流行。
我们知道,《水浒传》是由元末明初的文人纂定的章回小说,作者是不是施耐庵并没有定论,但从书中对杭州、苏州、太湖一带十分详细的描写看,作者一定是苏杭一带的人,他描写的风俗,也当时当地有紧密的关联,故而,潘金莲火葬武大,是完全常规的操作,并不会引起武松的警觉和怀疑。
其实这件案子,真正的漏洞在那位操办丧事的何九。
三、为啥非得让何九叔来送葬
何九叔在《水浒传》中被描述为团头,手底下管着几个火家。
正是因为他经手了武大郎的丧事,亲眼看到武大郎的死状,进而判断出武大系中毒而死,终于把风儿透给了武松。
潘金莲固然是个傻婆娘,可王婆、西门庆都是聪明人,他们为啥不把这件案子做圆满了,而非要让何九来坏事呢,难道不明白多一个人知道多一层危险吗?
实际上,他们很清楚,但又必须这么做。
古代丧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某人去世,要进行收敛,就是穿寿服、结束须发、洁面、入棺等等一套动作,同时,还要记录死者的肢体状况。
这种人,不能由家人自己办,因为比较专业,家中亲人不懂不会。谁来办呢?仵作。
何九叔就是阳谷县的一位仵作。
那为啥又称他为团头呢?
团,类似于行业协会,团头就是会长之类的民间事务牵头人。何九叔的真正身份是阳谷县紫石街一带的仵作协会会长。
仵作并不是宋朝官府法定的吏员,而是民间配合官、吏处理尸体的一种技术人员,类似匠人,没有工钱也没有编制,只靠临时出工来挣一点钱。
所以潘金莲说过,丧事办完后会好好酬劳。
不请他来处理尸体不行吗?不行。这是一般规矩,也花不了几个钱,实在穷的可能请吃一顿饭就够了。
而且如果不让仵作来收敛尸体,会引起官府的怀疑,难道是意外死亡、避人耳目吗?这样只会加剧武松的怀疑。所以为了做出一副坦然之象,表明武大郎是自然死亡,就必须光明正大地让何九叔来送葬。
西门庆虽知会露出马脚,但他奉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送给何九叔银子想让他闭嘴。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
武大郎的速死与速焚,于情于理都颇令人怀疑,武松的怀疑,乃是出于感情,而非技术细节。
正好这位何九叔天良未泯,加之慑于武松的威望,才偷偷藏了一块骨头,最终令一桩恶毒的杀夫案大白于天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