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上描写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草莽英雄,而之所以这么成功,其关键的原因还在人物的塑造上面,以及他们之间的跌宕起伏,都给人很深的感触。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个好汉都是因为某种原因被逼上梁山,在梁山上的生活也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生活的其乐融融,好似大家都是兄弟一般亲切,有的甚至还组成了自己的小团体。

但是在这些人里面,有一位好汉却被他们孤立了起来,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饮酒吃肉甚至无人与他结伴,到死都没有人问起,此人便是青面兽杨志,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将门之后,生不逢时

杨志绰号青面兽,他是大名鼎鼎杨家将的后人,更是杨令公的孙子,在他出生的时候脸上长了一块大胎记过,故而被人称为青面兽。

但是杨家到了他这一代家族已经开始衰败,幼年的他便流落到了关西一带,为生活而奔波。因为他是杨家的后人,所以他自小便有习武的习惯,武功自然十分高强,于是他便去参加了武举人考试,在此之后担任了殿司制使官,开启了自己为官的生涯。

可无奈的是,他时运不济,在运送花石纲的时候失利,只好亡命于江湖,那时候的杨志四处奔波,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出于生计的考虑,杨志决定把祖传的宝刀变卖掉。

接下来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为了讨生存变卖宝刀的杨志恰巧碰上泼皮牛二,本想着拿到盘缠,就赶紧回家,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牛二死活赖着自己,一怒之下杨志便将牛二给杀了,因此他也被发配到了留守司充军。

当时北京大名府梁中书觉得他为人正直,又是名门之后,武艺高强便十分欣赏他,逐渐将他培养成了自己的心腹,而且在府上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

不过好景不长,在梁中书的岳父蔡京生日时,梁中书准备好了生辰纲让杨志押送过去,在押送的过程当中,杨志上了晁盖得当,误喝了放有迷药的酒水,武艺高强的杨志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生辰纲丢失,最终再一次的亡命天涯。

出于无奈,逼上梁山

自生辰纲事件之后,杨志便对晁盖心怀怨恨,因为这个打击不仅葬送了他的前程,对他来说更是致命的。在亡命天涯的日子里,杨志认识了花和尚鲁智深。

杨志和鲁智深二人一见如故,于是便结伴前去二龙山落草为寇,可无奈二龙山的寨主邓龙嫉妒他们的才能,不肯收留他们,于是杨志索性联合鲁智深将邓龙斩杀,自己称霸为一方,做起了地头蛇。

后来武松又加入到了他们的阵营当中,在那段日子里,武松与鲁智深关系亲密无比逐渐升温,却落下了杨志一个人,他再一次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时隔不久呼延灼奉朝廷之命进山剿匪,面对强敌无奈之下,杨志、鲁智深、武松三山合兵用来对抗呼延灼,在打赢了朝廷的军队之后,三人深知自己的力量薄弱,如果再不做出什么行动的话,迟早会被朝廷歼灭,于是就一起投靠了梁山,自此他们三人正式进入梁山,落草为寇。

郁郁寡欢,孤独终老

其实说起来杨志在刚进入梁山的时候还是十分尴尬的,首先他是不得已而加入梁山好汉,再一个当时的寨主是晁盖,杨志十分讨厌晁盖和吴用,可无奈的是他们每天都抬头不见低头见。

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杨志每次见他们二人都置之不理,连招呼都不打,十分冷漠,久而久之梁山上的好汉们都开始疏远杨志。

在梁山上杨志的排位也从开始的第5名排到了第17名,地位下降了很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杨志,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他一直没有把梁山上的这些草莽好汉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因为杨家将自古以来都是宁肯断头,也不投降于敌人。到了他这一代,却沦落到了如此地步,他的内心当中有很多不甘。

他的这个心思在很多地方是有所体现的,比如在朝廷多次来征剿梁山的时候,杨志都会装病不出或者做一些打杂的活儿,并没有真正的卖力,这也导致很多梁山好汉们对他的行为十分抵触。

自从上了梁山,杨志便与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也没有人愿意和他接触。因为他是在土匪窝里,却顶着一个将门之后的身份,对于他来说这已经背离了杨家的忠诚,毁掉了家族的名声,所以在这个尴尬的处境下,杨志逐渐变成了独自一人。

而杨志死的时候也是非常凄惨孤独,那时候的梁山好汉已经被招安,正在攻打方腊,而杨志也在部队当中,只不过他刚刚过了长江就病倒在床上,而且这一病就再也起不来了,生病的这些日子里,梁山好汉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看望他,最终他一个人孤零零的病亡在军营当中。

小结:

杨志的一生可谓是过得十分凄惨,作为杨家将的后代,却郁郁不得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身份出身,再加上他天生为人正直忠义,所以他的身上自带着正义的光环。

可无奈的是本该走上一条正义道路的杨志,却被命运所戏弄,经历了许多坎坷,最终落草为寇。

在给梁中书当差的那一段时光里,本应该是他前途最为光明的时候,可因为晁盖,建立在他身上的忠诚正义,转眼间灰飞烟灭,生辰纲也葬送了杨志的前程。

一步步堕落的杨志最终选择了落草为寇,最让他觉得难受的是还要和一帮毁了自己前程的人称兄道弟。身处在土匪屋子里,遭受着世人的辱骂,也是杨志的性情逐渐变得孤僻了起来,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一切都不复存在,最终也是郁郁而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