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不爱孔方乃不俗,放下利欲是耐闲。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这是北宋黄庭坚的一首名为《不俗轩耐闲轩颂》的杂言诗。作者通过该诗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做人做事,都不要被利害和物欲所左右,要像门前的石狮子那样实实在在,容不得半点虚伪。

我们说的石狮子,通常是指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狮型塑像。在古代中国石狮子多放置于宫殿、苑囿、寺庙、官署大门前或陵墓的神道两边。其作用是驱邪避凶、彰显权贵、以及装饰建筑物等等。

在现代中国一些政府机关、大企业或是银行的门口也经常能够看到石狮子的摆放。从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狮子本不属于中国本土的生物,那么它的石像又何以成为我们传统的守门神兽呢?就这个问题,开启本篇的探讨。

一.简介门前石狮子

1.中国狮子的渊源

中国最早将狮子称为狻猊,两晋文学家郭璞在注解《穆天子传》时就曾提到“狻猊,狮子也。”。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狻猊为龙的第五子,是龙与狮子所生。但众所周知中国境内并无野生狮子,最早的狮子应该来自于西域的进贡。相传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就带过回狮子。

而有文献记载狮子进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东汉,《后汉书·西域传》录有安息国(今伊朗)的进贡记录:“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献师子、符拔。”,其中“师”通“狮”。狮子高大威猛的形象使其被定义为瑞兽,成为各种艺术加工的题材,石雕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最早的石雕狮是东汉高颐墓前的“辟邪”石兽,其状如狮子,两侧纹有飞翼,于东汉建安十四年建造。从而也可以印证狮子传入中国的时间。

2.从陵寝瑞兽到宅门守卫

威猛且王者气概十足的狮子形象被制作成石雕安置在重要建筑物门前作为镇邪的装饰,最早为皇家及权贵所专有,常见于汉唐陵墓神道两边。

唐陵神道两旁的石雕动物就有狮、虎、牛、马、骆驼等等;在明孝陵的神道两边,排列了六种动物,每种两对共12对,分别是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和马。

其中狮子象征着皇权威严。到了唐代,坊市制度法制化,使得用于规划城市功能的坊制趋于森严,坊与坊、坊与市之间以高墙隔开,仅由坊门作为通道的出入口。坊门一般建造成牌楼的形式,上书坊名。在牌楼的柱脚处通常会夹一对大石以防大风吹倒。

而造牌楼的工匠会在大石上刻一些带有吉祥寓意的石雕作为装饰,像麒麟、海兽、狮子等等异兽都是常见的题材,石狮子就这样出陵寝过渡到市井里来。唐末坊市制度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坊市制度也面临改革,到了宋代发起城市革命之后,城市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

坊市的结界被破除,原来镇守坊门的石狮子渐渐出现在皇宫禁苑、官府衙门的门前,因为这些场所的入口都有类似坊门的门楼。久而久之,一些权贵及大户人家也跟着效仿,在自家的门前摆放石狮作为驱邪镇宅的吉祥物。于是石狮作为宅门入口的守护神兽已经蔚然成风。

3.形态与雕刻手法的演变

纵观中国石狮的形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蹲式,二是走式。唐朝以前的陵墓守护石狮多为走式,其躯干前大后小,多为长方形或圆桶状,背脊线与胸腹线挺拔硬朗。如南京郊区萧景墓前的辟邪石狮子,体格硕大,雕刻技法简洁粗犷,刻画出整体动态。

狮子粗壮的四肢着地站立状,胸部前突,头向上、向后微昂,张嘴吐舌,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狮子的雄伟和力量,是中国古代雕塑“重神不重形”的特征体现。唐朝及唐以后,蹲式石狮开始成为主流,且主要放置于门前,通常配有底座。

蹲狮侧面呈三角形,其下颌、胸部及前腿都处于同一直线,前腿直立或踏球,后腿蹲伏,腹部一般作收缩状。如西安唐顺陵、乾陵的石狮蹲立座上,刻法仍以整体形态为主,其前肢直立,脚爪扣地,好比入土三分,具有一种动态的力量感。

而到了河南宋陵的守门石狮,在形态刻画方面比较接近真实的狮子,更加注重细节描绘,如头上有卷毛、铃铛等饰物,但神态方面不如唐朝及前代的威严。

明清至今,留下大量可考的石狮雕塑,在体型方面是有大有小,雕工技法粗中有细,神态的表达也呈现出多样化,只是气势上不及前朝石狮那么生动有力。

4.多样化的神态

前面提到石狮的神态与气势的演化,除了形态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面目刻画来进行表达的。

眼睛常常做艺术性处理,如八字眼、倒八字眼、一字眼等等。另外口部的造型也比较丰富,像嘴角两边向上翘,呈现出笑意;口的两边平直,饱含温顺的神情;口的两边向下弯,则流露出怒容或愁容。

在龙门石窟里就出现了四款护法石狮,一为一字眼、闭口且嘴角上翘;二为倒八字眼、张口吐舌且嘴角平直;三为八字眼、闭口且嘴角平直;四为一字眼、吐舌且嘴角下弯,可谓是形态各异、神情多样。

二.为何守门神兽是石狮子能而非老虎

1.威严且可被驯服

石狮子作为守门镇宅的神兽是基于它威武庄严的形象,那么作为本土的百兽之王-老虎又为什么不能成为守门兽呢?毕竟同为大型猫科动物,雄踞食物链的顶端,老虎无论是在力量、气势还是凶猛程度都不会输给狮子。

其实,这要从驯服说起。传入中国的狮子并非野生狮子,而是经过驯化之后的。在陕西出土的唐武惠妃石椁中,有七幅浮雕壁画,画中皆为驯兽师驭狮的形象,有研究表明与当时西域诸国进贡有关。

说明当时的狮子是可以被驯服的,就跟今天在马戏团看到的一样。反观老虎,是个桀骜不驯的主,在中国古代被驯服的记录极其罕见。作为守门兽,除了要威严镇得住煞气以外,还要忠心服务于主人家。就这点而言,更容易被驯服的狮子显然比老虎有优势。

2.群居而不独占山头

就常识来讲,狮子是群居动物,雄狮、雌狮和幼狮组成一个小社会大家庭。而老虎则不然,向来都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具有极强的地盘意识,一旦占据某个区域就不允许其他同类进驻,自古就有“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

对于中国人而言,门前的风水是相当讲究的,在中国的文化里头,一句话概括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因此,作为守门的神兽,也应该是左右两边各一对,而且是一雄一雌各一只,而不可能只摆放其中一只。

狮子群居的特性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非常有亲和力,石狮子都是成对的,按左雄右雌布置,对应古代左阳右阴的习惯,不像山头主义厚重的老虎,两只摆在一起就成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3.物以稀为贵

时下,在我国规模大一点的城市里,都可以在动物园中看到狮子。但在古代中国,狮子靠的是从西域引进,而且是很长时间才来一次,加之路途遥远,环境恶劣,成活率不会太高。这就造成古代中国的狮子数量非常少,且多数是圈养在皇家苑囿里面,普通人更是难得一见。

相反对于老虎来说,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山高林密的地方就有可能找到它们的踪迹,虽然数量不在多,但偶尔还是能见着的。即使没有见过活生生老虎的人,也可以从虎皮、虎骨这一类物品了解老虎。

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就曾用虎皮披在马身上突击楚国侧翼的陈、蔡军队并顺利取胜。话说回来,用于守门的神兽,如麒麟、大象之类都是些稀有或是意象的品种,才能具备神秘感。从这个角度来看,狮子比老虎更加合适。

4.寓意吉祥与否

神兽石雕摆在门前就是要图个吉利。就石狮来说,首先雄狮通常脚踏石球,象征权力与统一,有镇宅驱邪之寓意;雌狮则是与小狮戏耍的形象,象征着子嗣昌盛。

在银行门口的雄狮大张其口,有广纳财富之意;而另一边的雌狮则是紧闭其口,一来有守财之意,二来要表达谨守客户私密的意思。

其次,狮子与佛教结缘,令石狮子在民间加速推广。前面提到与狮子有关联的狻猊,因为性喜静好烟火,故常常被安置在寺庙的香炉脚下或须弥座下。佛经中记载佛祖降生时做狮子吼,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是狮子。

再有明清以来物品的等级开始制度化,石狮还是权势的象征,其身上的鬃毛卷数量与等级制度息息相关。皇家门前石狮鬃毛卷为45个,象征九五至尊;亲王、一品官员门前石狮的鬃毛卷为13个;二品官员的为12个,以此类推,七品官的为7个,低于七品官的家门前不得摆放石狮子。

而对于老虎来说,其寓意主兵,如《周礼》就载有“虎贲军”一词,后为历代勇士兵团所冠名使用。古代帝王调兵的令牌也被称为虎符。总之老虎的杀气太重,用于宅院不合适。

结语

龙应台女士曾说过“中国没有活生生的狮子,但狮子却成了中国人的图腾”。在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面,狮子由外国的贡品到陵园的卫士,再到权贵家门口的守门神兽,历经了多少变化。

但无论怎么变化,它高大上的威严形象不断地、深深地扎根在国人的情感世界中,使它在我们意念中始终有一个圣洁的光环存在。就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贾府上上下下批判个遍,最后也要强调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