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犹如草原上绽放的花朵。
人们印象中的蒙古族文化,
总是离不开草原、牛羊、蒙古包和骏马。
这种对草原文化的刻板印象,
使人们忽略了在中国各地其实都有蒙古族的分支。
它与汉民族的联系,
是两种文化交互融合的结果。
草原文化,或者蒙古民族的文化,是在欧亚大陆版图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以蒙古高原为核心的中国北方历代民族,在社会变迁中与其他文化互动的结晶。是以蒙古族为集大成的草原游牧文化的衍生形态。可是从现代的社会与文化变迁来看,这并非完全代表了草原文化,或者是蒙古民族文化。为什么?原因不只是因为内蒙古70%的蒙古族都居住在城市,还因为中国的蒙古族,除了内蒙古以外,还包括历史上不同时期因各种原因居住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蒙古族分支。比如说在,青海、云南、福建、甘肃、新疆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都有自己的特征。有些地方很热,有些地方很冷,有些地方太干燥。这些特征造成了每个地方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和实践。这些分散的蒙古族原来的生活实践(practice)和习惯(habitius)便向多样性演变了。但最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们的衣食住行及语言等存在差异(尤其是大部分不会说蒙语的南方蒙古族)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内心性”认同,即把自己称为“一个草原文化的人”,或者是蒙古族的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定居的蒙古人(也可以说是福建的蒙古人)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
小坝村蒙古包
从宋末元初开始,蒙古族便有一分支定居在福建。据历史记载:年,蒙古大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俘五岁的南宋皇帝恭宗,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相继拥立两个幼小的皇帝,逃往东南,“欲作都泉州”。当时,东南贸易重镇泉州市舶司主政者为色目人(元朝时对中亚、西亚及欧洲民族的统称)蒲寿庚。张世杰向其借船,被拒,于是抄没其财产。蒲寿庚本来还有些别的想法,但如此一来,便下决心降元。他“尽杀南外宗室”,追杀宋朝小皇帝,使其进一步南逃,宋朝最终“沉入”海中。在蒲寿庚归降之后,蒙元帝国在泉州建立了一个类似于“经济特区”的制度,使这个地区延续其传统,发挥其在海上贸易的枢纽作用,一些蒙古人也生活于城内外。
元之后,在东南沿海地区定居下来的蒙古人,历尽风雨绵延族脉,留下了数部用汉人传统族谱格式写下的家族图谱。这些族谱中记载的其中一支,便是福建省泉州市港区涂岭镇小坝村的蒙古族。
▲
涂岭镇小坝村寨门
小坝村距泉州市60多公里,位于泉州市泉港区西部一处风景秀丽的山区中。村中的蒙古族人定居此地已有多年。小坝村是一个行政村,包括9个自然村。其中3个自然村的居民基本全部为蒙古族人。这些蒙古族都姓“出”。“出”这个姓氏在《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没有记录。根据现资料,出氏群众于小坝村有多人,占福建省蒙古族人口的90%以上。还有部分出氏群众居住于涂岭镇的前欧村、樟脚村的西坑自然村。部分散居于福建省的厦门、泉州及莆田市仙游县的九社村。还有部分居住于台湾及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
由于历史原因,出氏以往填写自己的民族成分都是“汉族”。年,出氏二十世孙出仲法组织出氏宗亲收集、查证相关资料,上报要求恢复出氏本来的蒙古族身份。年1月,惠安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出氏群众民族成分为蒙古族。从此出氏群众以自己本来的民族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通过立项的方式把这个村变成了一个“民族特色的村”。项目中任何有关民族特色的工作,都由从内蒙古请来的专人指导执行。项目参与者主要学习蒙古族日常生活文化,尤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