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包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其位置东部到史家沟的三号沟湾,南至里二号村曹红沟,西延黑山崖,北达大沙沟南梁,应与其它脑包山相区别。其山南北长3.5千米,东西宽2.5千米。

史家沟村脑包山

台墩梁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其位置在市区东的明长城烽火台墩与饮马河段之东,故名。其北至永善庄,东到南河湾,南达头号北山,与三号东山一体相连。

奚望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亦名焦山,亦称八楞碑山。其位置在新城湾东南,海拔米左右,顶部有斗鸡台。据传,唐乾府三年,云中守捉使李克用偕程怀信等人募万人于此起兵,并与屯兵石元山的周德威合兵一处,共同进兵中原,其后建立后唐政权。

马脊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其形如马脊,故称马脊山,位置在今潘家圪塔村西与沟门村北(古称河口滩),马脊山方圆12平方千米,海拔米有奇。头道河水流经其左,二道河水经流其右,史称为“马脊双流”,是丰镇厅八景之一。

六号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因位置在六号村,所以称六号山。山体北延伸到八号村南部和西部,西接万城沟东梁,南到铺路和二号沟山,东达六号滩。

二龙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俗名二ト洞山,其位置在市区东的饮马河东,又称为东山。具体方位在巴总营村和金龙大王庙之北。其山形委蛇蜿蜒,酷似蛇形。山顶有烽火台墩。

薛刚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古称石元山。其位置在市区东一千米处,位于新城湾之东,金龙大王庙之西。其山形孤峰屹立,顶圆突兀,平野独秀,如擎芝盖。山顶有古寨址,是古代屯兵的校练场遗址。石元山有神化传说,由一部《薛刚反唐》的评书作品逐渐被人传为神话,将石元山演绎成薛刚山。有记载是后唐周德威的屯兵处,几个朝代的军事立足点。历史上没有薛刚这个真实的人物,其只是个文学形象。薛刚山山势平缓,山顶平坦,海拔米左右。现已建成薛刚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寇家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因其放垦时这块地由寇家人认垦,所以此山称为寇家山。其位置在铺路村南。

孤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孤山平地突兀,孤立在铺路村中。其座落于新丰公路南,饮马河段北岸。应与其它孤山相区别。有神话传说.据传二郎担山赶太阳,行至此处,掉落大石一块,落地即刻成为一个山丘,后人称之为孤山。

望楼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据传,丰镇设厅筑城后,站在此山顶即可望到丰镇城的东门和南门城楼,亦可即时传递讯息,故名望楼山。位置在三台道村北,其峰顶有土墩台,可瞭望四周。

裴家湾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据传,中华民国14年(年),有裴家到此山坡定居,称为裴家村。裴家湾山在裴家湾村旁,山随村名,亦称为裴家山。

张王庙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据传,清乾隆年间,张王两姓人家在此山共垦耕地并建庙1座,便将此山称作张王庙山。其位置在国道东,泽落沟村北,饮马河段西。

东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其位置在巴总营村东5.5千米,故称东山。其山丘陵相连,海拔米有奇。

南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位置在新城湾村南1.5千米处,故名新城湾南山,简称南山。山脉为东西走向。

小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位于新城湾村东南1千米处,山体周长约2千米,故称小山。

泉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位置在二道沟村东1千米,亦称为二道沟泉山。其山东到粒峨村,北至得胜庄,西连二道沟西山,方圆约80平方千米。海拔米左右,山底有泉,常年流溪。

八楞碑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位置在小黄土沟村西,明代称焦山,八楞碑在村西一千米处,因山台上有纪念隆庆封贡俺答议和的八楞碑而得名。此山在明清时为得胜堡边外地。明隆庆五年(年),朝廷和蒙古部俺答汗达成议和,俺答被明朝封为顺义王,蒙汉民众在明长城口开设马市,进行互易,从此边外无战事。为纪念此事件,时任大同督府方逢时、巡府郑络在此勒碑刻石。碑为八楞形,上刻《北虏款贡碑记》和晾马台次韵诗三首。文革后期八楞碑虽被砸毁,但当地乡人仍称此山为八楞碑山。海拔米左右,东西走向,山顶平坦,称为晾马台,后人写作亮马台,这是马市贸易时晾马的场地。

八楞碑山现貌

东石崖山,在南城区办事处境内,因其位置在头道沟村东,山体直立,坡度达90度,所以称作东石崖山。其山西起头道沟,南延至榆柏沟,北到马忽营,东达祁县营,方圆达18平方千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