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冲、武松和鲁智深三人拒绝招安,梁山能有多少人跟着离开?这个问题一直是《水浒传》读者们热议的话题。宋江想要招安,但梁山好汉中,不乏有人对朝廷心存怨恨,想要拒绝投降。如果由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三位武艺高强、声望颇高的头领带头反对,势必会对梁山造成重创。那么,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们一起离开呢?宋江又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
林冲、武松、鲁智深在梁山的地位在位梁山好汉中,林冲、武松、鲁智深三人无疑是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头领之一。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正直、豪爽,深得梁山弟兄们的信任和拥护。
林冲在梁山排名第六,是梁山五虎将之一,地位仅次于宋江、卢俊义等寨主级人物。他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被高俅陷害,只得落草为寇。在梁山,林冲不仅以一敌百的强悍武功闻名,更以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性格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他曾带头诛杀了图谋不轨的王伦,又力排众议,坚持按军令处置背信弃义的杨志,展现了一个梁山头领应有的担当和勇气。
武松虽然排名第十四,但他那打虎英雄的名号,早已名扬天下。他曾独自一人,徒手打死两头猛虎,又凭借一身好武艺,成为二龙山的头领之一。武松为人仗义疏财,性格耿直,不畏权贵。他曾为救鲁智深而大闹野猪林,又为兄报仇手刃西门庆,展现了侠义精神。在梁山,武松是鲁智深的生死兄弟,两人情同手足,出生入死。
鲁智深虽然排名第十三,但他在梁山的影响力丝毫不亚于林冲和武松。作为梁山三山头领之一,鲁智深麾下有众多忠心耿耿的兄弟,他们都是鲁智深的嫡系。鲁智深本是名震大名府的花和尚,因打死了镇关西喝令他出家为僧,这才落草梁山。他在梁山不仅以莽撞豪爽的性格和高强的武艺闻名,更以慷慨大方、重情重义的侠义品格赢得了弟兄们的爱戴。他曾为救晁盖而大闹野猪林,展现了一个真正的江湖豪杰应有的勇气和担当。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威望和影响力,林冲、武松、鲁智深三人成为了梁山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是梁山军令的执行者,更是梁山精神的代表。如果这三人联手反对招安,势必会对梁山造成巨大的冲击。一方面,他们本身就掌握着大量的兵马,一旦离开,梁山的军事实力必然大减。另一方面,他们在梁山的号召力极强,不少弟兄都愿意追随他们生死与共。如果他们带头反对,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动摇,甚至一同叛离。
对于这三位头领,宋江是又爱又恨。他爱的是他们的才能和忠诚,恨的是他们的桀骜不驯。为了梁山的稳定,宋江一直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但如果他们当真要反对招安,宋江恐怕也只能放手一搏,竭尽全力挽留了。否则,失去了这三位心腹大将,梁山就如同折翼之鹰,再难翱翔于天际了。
林冲能带走的人马林冲虽然在梁山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他能带走的人马其实并不算多。这主要是因为林冲为人有些孤傲,不善于经营人际关系,在梁山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派系。
林冲最有可能带走的,是原本追随王伦的那批人马。当年王伦占据梁山时,朱贵、杜迁、宋万和林冲都是他的心腹大将。后来林冲与王伦反目,带头诛杀了王伦,朱贵等人虽然表面上归顺了林冲,但内心难免有些怨恨。如今宋江当权,这些人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以朱贵为例,他虽是梁山的三朝元老,但排名却远在九十二名开外,连个头领都不是。如果林冲拒绝招安,朱贵、杜迁、宋万等人很可能会追随他一起离开,借机报复宋江。
除此之外,林冲还可能拉拢一些对宋江心存不满的头领。比如晁盖的几个心腹,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和刘唐。晁盖是梁山的开创者,但他临终之际,本想将梁山交给武艺高强的林冲,却不料被宋江和卢俊义联手架空。晁盖死后,他的这些心腹自然对宋江没什么好感。如今宋江要招安,这些人更是坐立不安,恐怕随时会被清洗。如果林冲拒绝投降,他们很可能会投奔林冲,以图自保。
还有一些人,则是因为个人恩怨而对宋江心存不满。比如朱仝,他本是朝廷命官,却被李逵所逼,只得上山落草。扈三娘夫妇原本在梁山过得好好的,却因李逵杀了他们满门,才不得不依附宋江。卢俊义更是被吴用设计陷害,才被迫上了梁山。这些人对宋江多少都有些怨言,如果林冲拒绝招安,他们未必不会铤而走险,弃暗投明。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林冲究竟能带走多少人,还要看他的说服力和行动力。毕竟,背叛宋江意味着要与朝廷为敌,这是一场豪赌,稍有闪失就可能身败名裂。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勇气和魄力的。
但无论如何,林冲若真要反对招安,必然会对梁山的团结造成冲击。一个团体,一旦内部出现离心离德,就如同千疮百孔,再坚固的堡垒也会轰然倾塌。宋江若想保住梁山,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拉拢和安抚林冲,千万不能让他成为梁山分裂的导火索。否则,梁山百万雄兵,只怕也难逃瓦解的命运。
武松和鲁智深的人脉与林冲相比,武松和鲁智深在梁山的人脉就要广泛得多。尤其是鲁智深,他在梁山的影响力可以说仅次于宋江。
先说武松。武松虽然性格耿直,不善言辞,但他仗义疏财,为人豪爽,在梁山中人缘很好。他最铁的兄弟,当属鲁智深和张青了。当年在二龙山时,武松、鲁智深、张青三人就结为生死兄弟,情同手足。武松为救鲁智深,曾独闯野猪林,大战高衙内;鲁智深为救武松,也曾血战盐车店,双拳挑落两颗人头。这种患难与共的情谊,是任何利益都无法替代的。如果武松要反招安,鲁智深和张青必然会毫不犹豫地追随他。
武松的另一大助力,就是他的师父孙二娘。孙二娘是梁山中唯一的女头领,她武艺高强,心狠手辣,在梁山中颇有威望。武松是孙二娘的关门弟子,两人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孙二娘曾为武松出头,当众斥责欺负武松的蒋门神,让他当场下跪认错。如此维护武松,可见孙二娘对这个徒弟是何等器重。如果武松拒绝投降,孙二娘多半也会选择追随。
除此之外,武松在梁山中还有不少生死兄弟,比如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两头蛇解珍解宝等。这些人都曾与武松出生入死,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如果武松要反招安,他们多半也会选择追随。
再说鲁智深。鲁智深在梁山的人脉之广,是众所周知的。他本就是梁山三山头领之一,麾下将士无数,都是他的嫡系心腹。比如秦明、焦挺、邹渊、邹润、朱富、蔡福、蔡庆、李立、李云等,都是跟随鲁智深上山的兄弟。这些人对鲁智深都极为忠心,视他如同自己的主公。如果鲁智深要反招安,他们必然会一同离去。
除了自己的嫡系,鲁智深在其他头领中也颇有人缘。他在梁山排名第十三,论辈分,比不少头领都要高。所以很多头领都愿意以兄弟相称,听从他的意见。比如林冲、杨志、史进等头领,都曾受过鲁智深的恩惠,与他交情匪浅。如果鲁智深真要反对宋江,这些人未必不会倒戈相向。
此外,鲁智深在梁山中还有两个得力助手,那就是武松和张清。有这两位神勇无敌的战将辅佐,鲁智深在梁山中如虎添翼,更加如日中天。如果武松、鲁智深、张清三人联手,在梁山掀起一场"兵变",那场面只怕宋江也难以控制。
由此可见,武松和鲁智深在梁山的影响力有多大。他们若要拥兵自重,对抗宋江,必然会给梁山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动荡。到时候,不仅宋江的地位难保,就连梁山的存亡都成了问题。所以宋江若想稳住大局,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拉拢和安抚武松、鲁智深等头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招安。否则,梁山就如同一座随时会喷发的火山,谁也无法预料它会带来怎样的灾难。
三人联手的影响如果林冲、武松、鲁智深三人真的联手反对招安,那对梁山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这三人在梁山的影响力太大,他们一旦倒戈,必然会带走大批人马,给梁山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据粗略估计,如果三人联手,至少会有二十多个头领追随他们一起离开。这其中既有林冲、武松、鲁智深各自的嫡系心腹,也有一些对宋江心存不满的头领。比如朱贵、杜迁、宋万等王伦旧部,阮氏三雄、刘唐等晁盖心腹,以及朱仝、扈三娘、卢俊义等被逼上山的头领。这些人本就对宋江没什么好感,如今三位主心骨带头反对招安,他们多半会选择追随。
更严重的是,除了这些铁杆支持者,还有不少摇摆不定的梁山将士,一旦看到林冲等人起事,也很可能会一同倒戈。这其中就包括那些初上梁山,与宋江没什么交情的新兵,以及那些胆小怕事,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如果算上这些人,跟随三人离去的队伍恐怕能达到四五十人之多。
如此大的损失,对梁山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首先,梁山将损失大批精锐将士,战斗力必然大减。要知道,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是一等一的猛将,他们麾下将士也都是百战精兵。如果这些人都离去,梁山的军事实力恐怕要削弱一半。其次,梁山内部必然会出现权力真空和派系斗争。失去了这三位主心骨,宋江的权威恐怕难以维系,而其他头领也会趁机打起自己的小算盘,或拉帮结派,或争权夺利,整个梁山恐怕会陷入一片混乱。
更可怕的是,朝廷说不定会趁机挑拨离间,进一步削弱梁山的力量。要知道,高俅、蔡京等奸臣一直对梁山虎视眈眈,他们巴不得梁山内部出现分裂,好让他们各个击破。如果林冲等人真的带兵离去,朝廷必然会派人游说,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归顺朝廷,与宋江为敌。到时候,梁山就真的四分五裂了。
此外,林冲、武松、鲁智深离开后,他们未必就会销声匿迹。相反,他们很可能会另立山头,成为梁山的心腹大患。要知道,这三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在江湖上名气极大。如果他们另立门户,招兵买马,必然会吸引大批英雄豪杰来投。到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一股独立的武装力量,与梁山分庭抗礼。梁山面对内忧外患,只怕难以招架。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宋江必须要未雨绸缪,采取果断措施。他要尽一切努力,拉拢和安抚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主要头领,消除他们的疑虑和不满,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招安。同时,他也要严加防范,提防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及时发现和平息任何不稳定因素。只有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梁山才能渡过这一劫,实现"替天行道"的宏伟理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