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无处不酒。喜乐要喝;悲愁要喝;不喜不悲不愁也要喝。本文通过描写“好汉与酒”的关系,展现他们复杂的一面即他们人性深处的善与恶。
以上为梁山泊实景图。即为梁山水泊就说明是有水源的地方。山下就有八百里湖泊。梁山聚积了百单八条好汉,个个都是酒瓮子。梁山自己需要酿酒,酿酒需要好的水源。山下那一片水泊正好提供了天壤条件。
这处水域面积不小啊!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贯穿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而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更是如此,提到酒的地方共有六百处之多。
以上为“梁山水泊”题刻。在《水浒传》中,酒业非常兴盛。在繁华的城镇酒楼随处可见,就有浔阳江酒楼、琵琶亭、狮子楼、鸳鸯楼、快活林酒店等。即便偏僻乡村也是酒肆林立。
以上为梁山好汉群图。宋代酒税已占国家总税入的六分之一。酒税支撑起两宋的财政收入。不但城镇酒楼茶肆林立,即便在乡村也常见小酒家。“榷酒制”的出台让官府获得巨额酒税。酒成了两宋繁华岁月的象征。
朱肱曾在杭州开酒坊,有丰富酿酒经验。《北山酒经》是宋代朱肱、顾宏义、任仁仁三人合著的一本论述酿酒著作。全书分上中下卷,为宋代酒文化的力作。《酒经》记载有酒曲十三种。除传统罨曲外,还出现风曲和曝曲。制曲全部改用生料且多加入各种配料。表明北宋制曲工艺较魏晋南北朝要进步得多。
以上为酿酒坊酿酒器具。《本草纲目》对“烧酒”有专条解释:“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上”。到了元代,人们才明确认知,这是一种与传统黄酒不同的酒类。老百姓径直把自己酿制的蒸馏谷物酒叫作烧酒。
以上是苏轼《东坡酒经》书法欣赏。在宋代,有很多专门酿酒的专著。如苏轼就曾经写过《东坡酒经》。
以上为苏轼所著《东坡酒经》。宋代酿酒业已到很成熟的阶段。那时究竟多少种酒难以说清。但是那时却已经有了如何判断酒品质好坏的方法。那便是根据酒水的清浊和酿造时间来进行分类。上等次的酒价格自然十分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喝得起。
以上为苏轼作《东坡蜜酒图》。《东坡蜜酒》载云:西蜀道士杨世昌著作蜜酒,绝醇酽。苏轼得其方,作此歌以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如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余以为像这样的蜜酒,梁山好汉不喝。嫌它没劲。
以上为浩渺的梁山水泊。而除此之外,酿酒主要配料以水为主,水质好坏也是影响酒质的重要因素。梁山泊水资源丰富,为梁山酿酒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上为偏僻乡野小酒肆。“茅台”为中国国酒。须知“茅柴”在古代可是劣酒的贯称。《酒史·酒品》中写道:“恶酒曰茅柴”。“村醪”这是最寻常的农家酒。象打鱼的阮氏兄弟这些穷好汉们就常喝。
以上为官营酒水外运正店。宋真宗时,朝廷命福建转运使从交趾、占城引入三万斛优质稻种。在太湖流域及两湖种植,大获收成。不但解决了吃饭问题,还为酿酒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从此解除从五代开始实行的“禁酒令”。
陆游描写农家酒的《游山西村图》。宋代是相对富足的时代。农人一年辛苦到头,获得了好收成。人民安家乐业,所以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图中农人开怀畅饮,桌上菜肴丰盛。这种场面在宋代以后就不多见了。
以上为豪门盛宴,歌舞升平,通宵达旦。在宋代一般百生的日子过得去的。士大夫官僚阶层更是蓄伎嗜酒。“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整个阶层过着奢靡的生活。
“吃酒”一词在不少地方方言中是存在的梁山好汉们喝酒跟他们就不一样,没他们那么讲究。读过《水浒传》的人有没有注意到梁山好汉很少划拳。宋代的酒属于低度酒,连喝十几大碗都不醉。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急着想喝。所以懒得划拳。总而言之,《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少不了酒的陪伴。无论是拿酒壮胆,还是以酒助兴,梁山好汉的形象都和酒紧密相连。几碗酒下肚,不同人的命运也因酒而改变。
出事时,就是岁月静好。一出事就天崩地裂的禁军教头林冲头。他的经历令人同情。“逼上梁山”一词就出自他身上。
“断金”两字取《易经》断金亭立于粱山西侧的悬崖之畔。三面环临深谷绝涧。十二根石柱撑起一个歇山卷棚式的屋顶,四檐上翘,脊兽栩栩如生,大有凌空欲飞之势。断金亭取自《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意。
王伦没有自知之明,自动让贤还能保命。当年林冲为接纳走投无路的晁盖、吴用、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汉入伙。正是在断金亭上火并王伦。立晃盖为梁山新主。
都是杀人越货的主。在宋代百姓喝到了酒水的质量相较于隋唐时代有了明显提高。酒水品种也五花八门。贩夫走卒只能喝便宜的水酒。
李逵把守梁山黑风口。李逵是《水浒传》中最生动的人物,性格豪爽、粗鲁。酒量大,每喝酒必惹出事端。在梁山,李逵的地位并不高。宋江把梁山黑风口这重要关口交给他,也算是封疆大吏了。落得自在快乐。李逵嗜酒如命,只要天天有酒喝酒就行。而且一喝酒就出事。
三教九流,梁山众好汉。《水浒传》中所有故事情节都是以酒为主线来展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富有感染力。也更能表现出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
繁华的宋代社会。北宋初年,朝廷还延续五代时的“禁酒令”。宋太祖建隆二年(年)下诏:“百姓私曲十五斤者死,酿酒入城三斗者死”,后来由于粮食产量的增加,已有余粮酿酒。朝廷为了维持庞大财政支出,就逐渐松弛“禁酒令”。并将酒业收入归中央,从而抽取税收。这种对酒进行专卖制度酒,称为“榷酒”。
酒店与药店开在隔壁有何好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汴梁城内酒家林立。每隔几间商铺便会出现一家酒肆。显贵或平民在推杯让盏,好不热闹。
从聚义厅变忠义堂,路线变了。《水浒传》是一本关于人性的小说。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作者把他们放在非常极端的环境里,然后冷静地描写他们的活动。写到最后,这本书就成了一个宏大的人性大舞台。
卢俊义是被人硬拉下水的。晁盖是权力的山峰上,没有下山的路。而宋押司因喝酒过量,在浔阳江头题反诗。惹出官司,上了梁山。最终死于一杯御酒之下。要是那一天,宋押司没有“独自无聊独,自去浔阳楼上饮了一瓶酒”的故事,宋江应该还会沿着江州走走形式坐牢,等皇恩“特赦”。之后重返郓县继续过他那黑白通吃的好日子。
以上为《水浒传》中的“七星聚会”。他们在晁盖庄上密谋聚会。有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赤发鬼刘唐、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三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共七人歃血为盟。欲合谋策划智取生辰纲。所谓歃盟,即把各人手腕上的血滴在酒里混合后一同喝下去,以示同心。
黄泥岗是强人出没的地方。象黄泥岗这样偏僻的地方也有人卖酒。可见在宋代真可谓“无人不饮酒,无处不售酿”的地步。宋代酒,度数不高。充其量最多只能算水酒。否则,大热天挑担口渴,喝了酒岂不更渴。
杨志是人生的路,越走越窄。黄泥冈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杨提辖不让健军汉在这此歇息,是有道理的。果不其然白胜鼠挑着一担酒至此。演绎出了一齣惊心动魂的“智取生辰纲”大戏。
翻了一次花石纲,又丢了一次生辰纲。精心策划的套路,全部都,做给健军汉看得。有人偿酒,有人往酒里下药。一切都那么自然真切,不由你不信。
“倒也!倒也!”全部被麻翻了。“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章回。杨提辖奉命押运生辰纲去东京,途中经过黄泥岗。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在酒里下蒙汗药麻翻押运的军汉。劫走十万贯财物。杨志因无法交差,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二龙山落草。晁盖等一伙也因事发,被官府追查,去了梁山落草。
景阳冈酒肆卖得是村醪低度酒。以上为《水浒传》中“三碗不过岗”的地方。宋代农家酒,浓度不高。他去阳谷县找他哥哥县,路过景阳岗。看到“三碗不过岗”的酒幌子,硬是要店家卖他十八碗酒给他。真是“酒壮英雄胆”,喝了酒之后,不顾店家劝告。自己走上景阳冈。
为除掉这只大虫,衙门下了死命令。到了冈下才发现衙门真的贴了告示:为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伤害人命。现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行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各宜知悉。云云。
老虎称大虫,小虎叫什么?叫小虫?老虎叫大虫,小虎叫小虫。不对,菜虫才叫小虫。武松看了衙门告示,才知道店家没有诓他。但退回去住店,被人取笑。只好硬着头皮在冈上歇息。大虫来了,武松酒劲也上来了。结果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彰显武松的英雄本色。
武松是世人以痛吻我,我则报之以拳。《水浒传》中,武松的戏份最多。故称为“武松戏”。他为人侠义,喜欢独来独往。是一位孤胆英雄。
武松在快活林耍醉拳。武松在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就是凭借着三分酒力。不然未必能打得过蒋门神。
他们原本都是体制内的人,衣食无忧。“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这是鲁智深的本性。他与史进、李忠喝酒时,得知金氏父女被郑屠户欺负后,嫉恶如仇,几拳打死镇关西。把自己公务员的飯碗搞丢了。还有他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都与喝酒联系在一起。
花枪后挂着一个酒葫芦。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也是体制内的人。他因喝酒惹出高衙内调戏妻子,被刺配充军沧州。后来又因冒雪去沽酒躲过劫难。最后雪夜上梁山。这一路上都有酒相陪,所有情节都没有离开过酒。
以上这些好汉,你能认出几个?梁山上聚集着近万人马,除了水泊上打鱼,自酿米酒外。不事生产。他们的财政来源主要靠打家劫舍获得。说的是什么“凭秤称金银,异样穿锦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才方显英雄气魄。不过,这样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长久。
以上恐为梁山最后一场盛宴。古语云:“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梁山的结局是整伙弟兄被宋江拉去招安打方腊,折损大半而返。南归途中驻札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听得钱塘潮信。心中顿悟:“逢夏而擒,遇腊而执”执。今日正应:“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圆寂图,只他一人取得正果。当了这么久的职业和尚,鲁智深连“圆寂”两字都不懂。问明白之后,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槃,坐化得道。自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应了智真长老所言。武松不愿受赏,终老六和寺,享寿八旬。他们两人在水浒中的结局最为完美。
下一次北上时还要到此一游。杭州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六合即天地东南西北之意。以显示其广阔的含义。古诗有“秦王扫六合,天地何雄哉”。
以上为六和塔与钱塘大桥照片。钱塘大桥竣工于抗战前夕。为了迟滞日军南下,茅以升亲手把它炸毁。“文革”串联时,我登上六和塔。尔后又在钱塘大桥上往返一趟才回城,迄今不忘。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年12月19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