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集齐将之后便大力发展梁山实力,在此期间,朝廷也看到了梁山势力越来越强大,于是便想要将其剿灭,先后派出童贯、高俅等人带20万精兵围剿梁山,但都在宋江、吴用等人的对抗下战败,甚至高球还被人捉上梁山。

如果不是宋江当面阻拦,恐怕高球早已被众多梁山好汉大卸八块,而宋江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实现他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带领梁山好汉招安。因为宋江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大宋王朝的臣民,虽然落草为寇,但也是被朝中奸臣所害。

无奈之下而选择的不义之举,如果有机会,宋江也愿意为国尽忠,帮助皇帝分忧,从而实现自己名垂千古的理想抱负。宋江在带领梁山众兄弟招安之后,不仅外出征战辽国,而且在国内平定了王虎、田庆、方腊这三处实力最为强大的农民起义势力。

巧合的是,在外出征战辽国以及平定田庆、王虎的时候,宋江麾下的将没有一个战死,但是在征讨方腊的时候却死伤大半。至此梁山农民起义事业由盛转衰,其实在征讨完方之后,鲁智深便暗示好汉们离开宋江,离开这个昏庸腐败的朝廷。

只不过很多人都没有听懂鲁智深的暗示,仅有六个人明白鲁智深说出这番话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并且自发离开宋江,最终这六个人也得到了善终。其实鲁智深在水浒传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人物,在梁山的地位也很高,甚至就连宋江、吴用等人看到鲁智深也是毕恭毕敬。

不过鲁智深一直以来都不同意宋江对于朝廷的这种愚忠,他虽然是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但是也非常的心细,他早就看出如果宋江真的带领梁山众兄弟招安的话,那么等待梁山起义事业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但是吴用、宋江等人心意已决。

虽然鲁智深等人不情愿,但是也只能跟随宋江一同归复了朝廷,在征讨方腊的时候,鲁智深也多次屡建奇功。大败方腊之后宋江凯旋班师回朝,鲁智深却表明不愿意跟随宋江一同回京领赏,令宋江非常不解。

他对鲁智深说:今吾师立的大功,回京奏闻朝廷还可以还俗做官,光宗耀祖。但是鲁智深却对宋江说,心意已决不愿做官,只愿寻个清静去处,安身立命。宋江看到鲁智深去意已决便对他说,想要回京之后为鲁智深谋求一个主持身份,也能够起到报答父母的效果。

但是鲁智深却拒绝了宋江的好意,听完鲁智深的话宋江沉默不语,因为鲁智深已经非常明确的表明,如果自己这些人回到京城的话,非但不会受到应得的赏赐,而且还会被奸臣陷害,倒不如拒绝回京领赏,浪迹天涯逍遥快活。

事情正如鲁智深所预料的那样,跟随宋江等人回京领赏的将领们大多都没有一个好下场,特别是卢俊义和宋江被奸臣毒死。但是鲁智深的这番话却让六个好汉听懂,并且相继离开了梁山,最终得以存活于世,首先便是武松和林冲。

这两位英雄也是在梁山上和鲁智深关系最好的,林冲和鲁智深师出同门,并且一直以来私交甚好。武松曾经和鲁智深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为寇,所以当鲁智深说完这些话的时候,这两个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跟随宋江回京,最终他们决定留在六和寺。

除了武松和林冲之外,还有四个好汉也都听懂了鲁智深的话,自觉离开了宋江,并且也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去处。这四个人分别是李俊、燕青、童威、童猛。李俊和童威、童猛之前就认识,后来在辞别宋江之后出海打下了一番基业,甚至还成为了一个小国的国王。

燕青是卢俊义的义子,他也看到朝中奸臣们的丑恶嘴脸,知道如果义父回京领赏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奸臣陷害,所以便多次劝告卢俊义。不过卢俊义和宋江心中所想一样,他认为自己是有功之臣,皇帝不会让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

无奈之下,燕青只好辞别卢俊义,独自一人走上了浪迹天涯的道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浪子。

总结:以上六个人就是没有跟随宋江回京领赏的六位将领,这六个人当中,除了林冲留在六和寺之后半年因病去世之外,其他几个人都有一个比较美好的人生,这可能也是施耐庵给读者留下来的最后一点念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