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和鲁智深初次相遇,就相互赏识,很快结为生死兄弟。后来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鲁智深义气为重,放心不下,一直在暗中保护,跟踪着林冲和两个解差,走到野猪林,在解差要下手之际,搭救了林冲,并一路护送,直到沧州附近,才安心离去。不想随后林冲却无意中透漏出鲁智深的底细,鲁智深为躲避官府缉拿,被逼无奈,先上了二龙山,后又投奔了梁山。

林冲鲁智深再次在梁山相遇之后,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鲁智深对林冲的称呼,由之前的“兄弟”变成了“林教头”。鲁智深性格豁达,心胸开阔,断不至于认为林冲出卖了自己而心存芥蒂。他和林冲之间,还是因为性格迥异,而最终渐行渐远,最终淡了兄弟情分。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鲁智深也在老钟经略府做过提辖,两人都是出身军旅,武艺高强,原著中二人没有较量过。影视剧《水浒传》中,倒安排了林冲和鲁智深初次相见,就进行了一番比试,导演估计是林迷,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林冲用一招“回马枪”,一棍点翻了鲁智深。

参照原著相关内容,如果林鲁二人来场比试的话,谁会最终胜出呢?

二人有两个相同的对手,分别是杨志和呼延灼,可以做为林鲁二人武力高低的参照。

先看林冲和杨志之战:

杨志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那里去了?”林冲正没好气,那里答应,睁圆怪眼,倒竖虎须,挺著朴刀,抢将来斗那个大汉。此时残雪初晴,薄云方散,溪边踏一片寒冰,岸畔涌两条杀气,一往一来,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   

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林冲听得,蓦地跳出圈子外来。两个收住手中朴刀。

林冲恶斗杨志之前,为了能留在梁山,被迫答应王伦的条件,要纳上投名状,也就是杀个人。苦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杨志。林冲全力以赴,目的就是要杀死杨志。杨志藏有金银珠宝的财帛被抢,试图官场翻身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此,也会死命拼抢。所以林冲杨志的朴刀大战,双方都尽了全力,没有任何保留。斗到分际,再打下去,必有一人会有性命之忧。

而王伦主动叫停,肯定是林冲占了上风。否则杨志占上风,林冲岌岌可危的话,王伦没有叫停的理由。

林冲和杨志交手的结果,是双方三十合平手,后面十数合,林冲已全面压制杨志,斗到了即将分出生死之际。

再看杨志对鲁智深:

那和尚也不回说,抡起手中禅杖,只顾打来。杨志道:“怎奈这秃厮无礼,且把他来出口气!”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和尚。两个就林子里,一来一往,一上一下,两个放对。

当时杨志和那和尚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败。那和尚卖个破绽,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喝一声:“且歇!”两个都住了手。杨志暗暗地喝采道:“那里来的这个和尚,真个好本事,手段高!俺却刚刚地只敌的他住!”

两人也斗了四五十合,回合数比林冲和杨志相斗时略多。虽也是不分胜败,从杨志的内心表白,可以看出他虽处于下风,但尚可支持,没有性命之忧。

以杨志为标准的话,步战比试,林冲要略强于鲁智深。

再看各自对战呼延灼的表现,先看林冲:

这里呼延灼自战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第三拨小李广花荣军到,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少息,看我擒捉这厮!”林冲拨转马便走。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本阵。

呼延灼和林冲基本上是半斤八两,在伯仲之间。不过参照两人分别对战扈三娘的表现,林冲不上十合活捉了扈三娘,而呼延灼是十个回合以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说明呼延灼要略逊于林冲。

再看呼延灼对战鲁智深,这也是全书之中,鲁智深唯一的一次马战。

鲁智深抡动铁禅杖,呼延灼舞起双鞭,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暗暗喝采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两边鸣金,各自收军暂歇。   

呼延灼少停,再纵马出阵,大叫:“贼和尚再出来,与你定个输赢,见个胜败!”鲁智深却待正要出马。

两人在交手之前,呼延灼刚刚战败桃花山的李忠,鲁智深率领二龙山人马赶到,呼延灼紧接着和鲁智深交手,二人也是平分秋色。不同于杨志斗鲁智深,呼延灼内心表白虽也是夸奖对方,但显示自己也并不吃力。果然,呼延灼休息片刻,主动再次叫战,说明呼延灼的耐力较好,气息悠长,而这却是鲁智深的不足之处,他的禅杖重达62斤,挥舞起来耗损体力,如果不能在50回合之内战胜对方,时间越长,对鲁智深就越为不利。

马战的话,鲁智深打不赢呼延灼,当然呼延灼也极难胜出。

马上比拼,如果鲁智深的对手换成林冲,林冲又略强于呼延灼,鲁智深会更加难以坚持。林冲的丈八蛇矛攻守平衡,又耐久战,所以马上交手,鲁智深也要略逊于林冲。

不过两人如果比试拳脚,鲁智深则优势明显。鲁智深曾倒拔垂杨柳,有千万斤气力,是水浒传中力量第一人,曾三拳打死镇关西,醉打山门,大闹五台山,也曾两脚踢飞两个想算计他的泼皮,攻打二龙山时一脚点翻寨主邓龙,拳脚功夫了得。而书中林冲基本没有拳脚功夫的展示,二人徒手比试的话,林冲会完全处于下风。

鲁智深是广大读者喜欢的人物,性格直爽,光明磊落,也是笔者最欣赏的水浒人物之一。但分析武力高低,还是要摈弃个人喜好,参照原著内容,客观的做出分析,才能得出最合适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也不是我内心想真正接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