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其实在水浒里可有可无
(前文概括: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虽然说因为吸引眼球和通俗易懂导致知名度很高,但是实际上和主线剧情-梁山的发展没什么关系,属于支线里面的支线故事。
Ps:有时间还是尽量读一下上文,不然可能看不懂)
一
从全书主线内容来看,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武松故事的一个支线),完全是可有可无的,去掉了对主线剧情也没什么影响。
甚至武松的故事,都可以一笔带过。
即:武松的嫂嫂潘金莲出轨西门庆,而且伙同奸夫谋害亲夫(也就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因为官府包庇西门庆等人,武松不得已只能自己执法为兄报仇,随后又卷入一些官场纷争,最终只能落草二龙山,然后在三山被围剿时,求助梁山,被梁山合并。
因为武松不过是将中的其中一个,即便是考虑到排名比较靠前介绍多一点,但是天罡星(前三十六)里面,很多人上山前的经历也是寥寥数笔,比如说揭阳三霸里面的李俊穆宏等人,甚至包括排名高于武松的李应(武松排名第十四,李应第十一)(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李应是三打祝家庄故事里面出现的,是祝家庄隔壁李家庄的庄主),上山之前的经历介绍也非常简短。
甚至吴用公孙胜这些排名前几而且是很早出现的人,也没有用这么多笔墨进行描写,他们家里的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情就更没有介绍了。
所以也有爱好者,去挖掘一些着墨不多的人的经历,把这些支线甚至支线里面的支线剧情扩展,成为新的故事。
其实在主线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支线内容哪些着墨比较多,哪些一笔带过,可以调整的空间是很大的。有些支线甚至支线的支线剧情甚至在传播上热度远高于主线剧情,而有些支线剧情就几句话就带过了。实际上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重新编排,不影响大局(主线)。
水浒传这本书,尤其是前半部分,结构是很杂乱的,初读根本看不懂真正的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实际上前三十回,除了“智取生辰纲”和宋江因为通梁山的书信被发现被迫出走以外,其他的都是支线剧情(介绍将中具体某个人的故事,个人小传)。
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写了史进,林冲,鲁智深,杨志,武松五位好汉的故事(杨志和主线-智取生辰纲有一定关系,其他四个没有关系),尤其是林冲鲁智深武松三个,篇幅用的特别多,导致他们知名度极高。
实际上将里面,单独写个人故事的,非常少,甚至很多天罡星(前36),也没有用多少笔墨,个人故事里面的具体经历(支线里面的支线),那就更是一笔带过甚至干脆没有介绍。
如武松故事里面的支线--西门庆潘金莲,或者括鲁智深故事的支线比如说“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林冲故事里面的“风雪山神庙”,都花了大量篇幅描写。而在其他一些好汉的故事里面,这种具体经历就是一句话-“因为得罪了xxx/犯了xx事,所以被迫落草”。
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把这些情节进行替换,几句话概括,而把其他一些梁山好汉的经历进行具体描写,虽然说情节吸引力可能不强,但是对主线剧情没什么实际影响。
且不说那些排名靠后打酱油的地煞星(后72名),有一个人,排名高于鲁智深(13)武松(14),而且是大哥宋江的绝对嫡系-花荣(排名第九),他的故事,完全就可以进行扩展。
花荣一出场,就介绍他是宋江的嫡系,那么他怎么认识宋江的?为什么会成为宋江的嫡系?花荣紧跟宋江的目的什么,他有什么愿望?这些都没有进行介绍,书里直接就说这是宋江的嫡系,情节非常跳跃。而这些隐藏情节,足够写上好几回章节了。
我们如果要真正读懂一本书/一段历史,不能只看哪些情节描写很多,知名度很高,而要分析,这是主线内容,还是根本无关紧要的故事,只不过被人为放大了?否则就会抓不住重点,出现严重偏差。
二
也就是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所谓的看热闹,就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