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诊治 http://m.39.net/pf/a_5941764.html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人们对于《水浒》里的英雄形象,有着不同的爱好,如果有人说出他最爱李逵的浑厚天真,也许另外就有人提出,鲁智深的勇猛鲁直,见义勇为更惹人爱,或者又有人说,还是洋溢着古代武士的力和勇的打虎的武都头,写得最有声有色。如此列举下去,总有十几个具有下层人民特征的人物,生动地保存在读者的记忆里。至于究竟哪一个性格创造得最成功,这却很难轻下判断。按出场前后的顺序,第一个带有性格传记特色的人物,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的一个提辖官。从提辖官的鲁达变成僧家和梁山头领的鲁智深,这便是他的整个性格的生命史。鲁智深的“逼上梁山”,主要的并不是现实迫害他的结果,恰恰相反,是他反抗现实的结果。从带有性格传记特色的角度来看,在《水浒》英雄中,单独描写鲁智深性格的章节并不多,而且比许多人物都写得简练。但是,由于作者集中地刻画了鲁智深性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一他的见义勇为的丰富的行动性的特色一所以精彩的章节,每一个片断和每一个场面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使人读了以后,真有金圣叹所说的那种感觉:“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鲁智深

鲁达的性格虽然“粗卤”,但由于他的“军功”和“好武艺”,统治者需要他来“帮护”,因此,在许多方面,都只好“忍让”他。鲁达本来可以逍遥自在地做他的提辖官,并没有身受到像林冲那样被逼上梁山的威胁,可是,他对于他所生存的现实,他所看到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却燃烧着强烈的仇恨,采取了积极的反抗的态度。这种性格特色,在他出场后所遭遇到的一连串的事件里,表现得突出而鲜明。当金氏父女倾诉他们受到镇关西郑屠的种种迫害时,在场的人有三个——九纹龙史进、打虎将李忠和鲁达,这悲惨的事件,却只是在鲁达的心目中,激起了最强烈的反应。他立刻就要去打死那“腌臜泼才”,虽然在当时被人三番五次地劝住了,却还是不肯干休,直到放走了金氏父女,终究连提辖官也丢掉不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插图

尽管为了这件事,被统治者“画影图形”,到处捉拿,却并不能改变他的性格本色。出家当和尚,又大闹了五台山,被遣往东京,一路上仍然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遇到周通强娶刘太公的独生女儿,便打了周通,并且迫使周通折箭为誓,不再和刘太公为难。遇到丘小乙、崔道成在瓦官寺为非作歹,便杀了他们,为地方除害。就是在京都所在地,他也不畏权势,公开表示要和权倾一时的高太尉作对。听说林冲娘子受了高衙内的欺辱,当事人林冲还顾虑着:“吃着他的请受”,“不怕官,只怕管”,鲁智深却大不以为然,反而说:“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到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就是因为他这种强烈地反抗现实的性格,不能见容于现实。

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

为了打死恶霸郑屠,被逼得无地容身而做了和尚;又为了搭救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不许他再在大相国寺“挂搭”,而且差人来捉他。于是,连和尚也做不成,只好“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到二龙山去落草。我们可以看出,鲁智深在他的斗争生活里,一直是勇敢的主人,他对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主动的进攻的态度,从不向任何恶势力妥协,也从不顾及自身遭遇的利害关系,勇往直前,一无挂碍。只从他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来看,鲁达的社会身份虽然是军官,但却很显然是个行伍出身的下层人民,武官的身份并没有淹没他的仇恨压迫者的反抗的阶级性格本色。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平和压迫,始终保持着极其敏锐的感情,燃烧着仇恨和愤怒的烈火。正因为鲁智深在他的阶级性格里,保存着这种宝贵的正义品质,所以他对封建朝廷才有那样明彻的认识。

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

在梁山英雄中,鲁智深是反招安的中坚人物。当宋江重阳赏菊,在他的《满江红》词里,流露着希望朝廷招安的情绪时,他就和李逵、武松一起采取了共同行动,提出了反对意见: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作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吧!(第七十一回)后来在水浒义军整个妥协投降的局面下,鲁智深虽然也没有能避免屈辱的受招安后的没落命运,甚至还建立过独捉方腊的“奇功”,但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以鲁智深具有那样敏锐的阶级感情的人,不会不有所感触。在受招安之后,梁山义军被统治者利用来镇压其他义军,最后在自相残杀中方腊虽然是“平定”了,而一百零八人的弟兄和广大的水浒义军,却也伤亡殆尽了。余下的寥寥数十人,其结局如何,也完全在封建朝廷的掌握之中。

鲁智深与武松在征辽战争中

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由于妥协投降的错误路线,引向了极端悲惨的结局,毁于一旦。这种深刻的悲剧命运,不能不给予鲁智深这个明朗的正义的革命者以强烈的刺激。《水浒》作者用极其概括的描写突出了灭方腊后的魯智深的悲剧的感情:宋江见拿得方腊,大喜,……宋江道:“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鲁智深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鲁智深听了,摇首叫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囫图尸首,便是强了。”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圆寂六合寺

“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鲁智深这种深刻的革命悲剧的感情,宋江何尝没有共鸣,只是大错业已铸成,难以挽回,只好用这种功名利禄的东西强颜为笑,自我解嘲。鲁智深,这是一个完整的下层人民的革命性格。他之所以特别容易激起人们的同情和喜爱,其秘密恐怕就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