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天王晃盖为报史文恭夺马,伤害结义兄弟之仇,兴兵讨伐曾头市。然而天不遂愿,晁天王大仇未报,反而被史文恭的毒箭所伤命在旦夕。病榻之上的晁盖,望着侍立左右的众家兄弟,拿出那只射伤自己的毒箭,将其一折为二,指天立誓:“梁山众位兄弟中,凡捉住史文恭者,即可立为山寨之主。”言罢,晁盖便饮恨长辞。
纵观水泊梁山,此时已经是人材济济,除了原来的头领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赤发鬼刘唐,更吸收了江湖声望显赫的及时雨——宋公明的加入。自从他来到梁山以后,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招揽各方英雄,大壮梁山声威。他还曾经率军攻下祝家庄、高唐州、又联合二龙山攻下青州,军功卓著。宋江轻财好义、处事稳重周全、深得众位头领的爱戴,更兼他有赫赫战功,如果由他来统领梁山岂不是更好吗?
从情理上讲,宋江之所以梁山落草,于他私放晁天王,是有直接关系的,可以说晁盖欠着宋江一份情。此时在梁山呼声甚高,众望所归的宋江,却没有名正言顺的继任山寨的头把交椅。晁盖何以不顺应众兄弟之心,指定宋江做山寨之主呢?因为二人积怨很深,政见相左,晁盖折箭起誓这件事上,不难看出他的内心是不愿宋江来做山寨之主的。说起二人之间的矛盾,早在宋江花荣一行上梁山这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晁盖虽然是梁山之主,毕竟是借助林冲之手火拼王伦,从他人的手中夺得的权力。托塔天王虽然在江湖上仁侠仗义,杀人夺寨这种事情,对他的声名有损。何况宋江的名气相较晁盖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新上山的数位英雄,晁盖的心中并无驾驭这些好汉的把握。因此聚义厅好汉齐聚之时,晁盖说了这样一段话:“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的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该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晁盖的话,不论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不过是他心中一厢情愿的话,他肯让出首座,难道阮氏三雄和刘唐,这些跟随他上山的心腹兄弟,会听从宋江的话吗?
“强宾不压主”,宋江久历官场,岂能不懂得这人情世故。所以他再三推脱,坚持让晁盖坐第一把交椅,自己屈尊第二把交椅。接下来宋江说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的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宋江提出以梁山功劳大小,决定好汉们在山寨之中的地位。这在新上山的英雄看来是鞭策激励,对旧头领们的地位起到了撼动作用。宋江的话就是暗示随行的众位英雄,你们在山寨要尽心尽力,旧头领们的地位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宋江是这么说的,也是如此做的,晁盖的寨主权力在宋江来到梁山的日子里,被一点点地架空了。
晁盖与宋江虽然是结义兄弟,但是两人的人生观和处事之道却截然不同。晁盖无欲无求,守着梁山一洼之水,只希望能和兄弟们朝夕相处。作为梁山的第二任领导者,晁盖对山寨的发展上,并无长远的谋划。他文依靠吴用,武仰仗林冲,无为而治,在梁山上过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安逸生活。晁盖认为朋友之义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只要能为兄弟们有益的事情,他就会义不容辞地去做。所以当吴用等人找到他,说明要夺取生辰纲的时候,晁盖明知此举必定会让自己陷于朝廷通缉的危险境地,但是他仍然毫不犹豫地积极参与其中,并且用他的声望招募更多的人参与。
晁盖劫了生辰纲,落草梁山,在忠与义的选择中,他选择了“义”。然而这样的义,只是兄弟小义,于国家于百姓,并没有任何益处。宋江的价值观与晁盖格格不入,久而久之,矛盾生产是必然的。
宋江饱读诗书,又是公门中人,招文袋一事,他怒杀阎婆惜,被发配江州。途中晁盖等人掳掠官差,苦劝宋江上山,但是宋江却以朝廷法度不可废为由,坚持要以囚犯的身份去江州服刑。从这一点来看宋江懂礼仪,知法度,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宋江的言行。这与晁盖主动落草,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浔阳楼反诗事发,宋江险些身首异处,晁盖派人劫了江州法场后,将宋江接上山来。此时的宋公明是不想当草寇,也得当草寇了。
法场劫后余生,并没有影响宋江继续报效朝廷的心,他来到梁山后积极的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着各种准备。
宋江首先开始制定规矩,告诫众位头领和士卒,不可以侵扰州府,不可以劫掠百姓,只惩治贪官污吏。为了证明水泊梁山并不是打家劫舍的流匪强寇,宋江还命人打造了一面杏黄大纛,写上“替天行道”四个大字,表明梁山好汉是代天请命的仁义之师。而这里的“天”,更可以理解为天子,梁山好汉诛杀贪官,表明了宋江清君侧的想法,他认为天子是圣明的,朝廷之所以腐败黑暗,完全是蔡京、高俅这样的奸臣当道造成的。聚义厅更名为忠义堂,充分反映了宋江心中渴盼招安的意愿。
初来乍道的宋江,即对梁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雷厉风行的做法说明了他迫切地想在山寨站稳脚跟,他要让晃盖和众位头领们看到及时雨宋公明的能力!一个庸庸碌碌、一个能力出众,梁山正副两位头领的领导能力,众位好汉心中自然有了一把评判的标尽。宋江不仅在梁山内务上出尽风头,在军事指挥上也是当仁不让。每当梁山发生战事,晁盖要亲自领兵下山时,宋江总是从旁劝阻。他常以晁盖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作为理由,自己带兵下山。此举看似为晁盖着想,却在一步步地削弱晁盖在军中的威信,梁山之所以能与朝廷抗衡,与众位头领在沙场上的浴血奋战是分不开的,好汉们在山寨的地位,是靠战功赢得的。堂堂一寨之主不率军征战,长此以往他的话语权必然会削弱。
宋江内管政务,外抓军事,使得晁盖这个寨主,变得有名无实。
当宋江在梁山的影响力日盛一日这时,晁盖才意识到自身的危机。而在此时,随着呼延灼、徐宁等名将的上山,宋江招安之心越来越强烈,特别是规劝呼延灼时,宋江更是言明了他心中要为朝廷尽忠的想法。
大势所趋,晁盖为了重拾寨主的威信,也为了跟随自己打拼的心腹兄弟的未来,曾头市一战,托塔天王晁盖终于拒绝宋江的好言相劝,亲自领兵迎敌。临时之行,晁盖与宋江的对话,更是将二人之间的恩怨推向了极致。”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晁盖本打算一战重树自己的声威,为自己的兄弟谋一条出路,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他殒命曾头市,成了永远的憾事。格局决定结局,如果晁盖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梁山是否会有另一番新气象呢?至少他的领导地位不会陷于尴尬的境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