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水浒传》当作权威著作,一点也不敢/不想质疑其中可能存在错误,那是另外一种看法,不予置评。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即使《水浒传》是经典名著,其中存在差错也很正常,而且也不会影响它的文学价值。如果细读水浒,特别是拿着地图来对照,就能看到在水浒故事情节中,只要涉及到地理,很多地方都出现错误。不过,换一种角度去看,或许这些地理错误的出现有不为人知的缘故,因为早在小说开始,或许就已经通过史进的故事指明了真相。另外,指出错误没什么,而对照着地图去找出书中的地理常识错误才是有趣的过程。先从书中出现的地理偏差来看。鲁智深无奈之下出家当和尚,第二次大醉后再次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不得不让他离开,改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智清禅师。因而鲁智深取路投东京,他走了半个多月,借宿刘家庄,路过了青州桃花山。被此间有座山,唤做桃花山,近来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此间青州官军捕盗,禁他不得!如果只是看文字,没什么问题,毕竟只有去了桃花山,鲁智深才能撞见小霸王周通。然而,按照《宋史》,青州属京东路,离渤海湾只有一百多里地,五台山则在河东路代州雁门县。而根据《中国史稿地图集》,青州在五台山东南,两地直线距离约公里,东京在五台山南略偏东公里,东京距离青州公里。简单的计算让小学生来完成,也很难出错,正确的走法是走上公里就能到达东京,何必要绕路去青州。或许文字不能给出直观的说明,那么用地图来解释。结合几张地图来看,从五台山到东京/开封府,再怎么走,也不需要跑到远在天边的青州去。鲁智深的路线,几乎是义无反顾,一直朝着大海的方向去,无路可走才又绕回正路。再看杨志押送生辰纲的路线,也能找到错误。书中说到,在所有人被麻药放倒之后,杨志因为喝得少,醒来最早,他不知道怎么办,只好独自离去,刚好给了其余十四人推脱的借口,老都管和众人商议后,决定报官捉拿贼人,他们去了所属的济州府。老都管自和一行人来济州府该管官吏首告也就是说,生辰纲的案发地黄泥岗在济州府,而按照宋朝的行政区划设置,济州府在京东西路。京东西路是中国宋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地处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的东部。从宋代地图可以看出大致的地理位置,杨志从大名府出发去往东京,两地直线距离大约公里,不至于绕远路拐到济州去,简直就像是特意去送一场富贵。从上面的路线偏离来看,杨志护送生辰纲出现的路线错误不明显,的确是绕了一些路,也不算太远。相对来说,智取生辰纲这一段不算多么严重的错误,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如果再深究,就以书中出现的地名作为依据,再与地图一一进行对照,就会发现矛盾重重,出现了根本说不通的谬误。杨志道:“恩相在上,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要从大名府运送生辰纲到开封去,杨志提到了途中必经的几处险地,他说中途要经过黄泥冈、二龙山、桃花山等强人出没的地方,生辰纲也就是在黄泥冈被劫。黄泥冈的问题在前面说过,算是小问题,然而,二龙山、桃花山和清风山同属青州管辖,青州可是在济州的东北,离大名府到开封的路线相距千里,从下面的地图可以清晰看出,无论如何,正常的护送路线不会穿过青州境内。这里有一点很有趣,杨志是在解释给梁中书听,而他对杨志的说法没有提出异议,可见梁中书同样缺乏地理常识;然而,作为没有不通地理的官员,他不是书中的唯一。在《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一回中,江州蔡九知府派神行太保戴宗到东京给蔡京送生日礼物和家书,表面上看蔡九也很清楚路线。你的程途都在我心上,我已料着你神行的日期,专等你回报。切不可沿途担阁,有误事情戴宗拴上甲马,施展神行功夫,直接跑到了梁山泊。后来,梁山众人伪造蔡京的回书,被黄文炳识破,然后戴宗露出了破绽,他不得不半真半假的招供,但戴宗咬牙坚持,不肯招供与梁山泊匪人勾结。戴宗的假话蒙混过关,但他的口供中明明白白地说出了“路经梁山泊”,这是一个明显的实证,可是,戴宗不以为这是疏漏,蔡九等人也没有看出漏洞。这说明所有人,包括戴宗和蔡九,肯定是地理不及格。戴宗告道:“小人路经梁山泊过,走出那一伙强人来,把小人劫了,绑缚上山,要割腹剖心。去小人身上,搜出书信看了,把信笼都夺了,却饶了小人。情知回乡不得,只要山中乞死。他那里却写这封书与小人,回来脱身。一时怕见罪责,小人瞒了恩相。”知府道:“是便是了,中间还有些胡说。眼见得你和梁山泊贼人通同造意,谋了我信笼物件,却如何说这话。再打那厮!”蔡知府只是对戴宗上了梁山深感痛恨,而在路线这个问题上却没有发出疑问。同样从地图可以看出,从江州出发到东京,只会先到达东京,而不是会从梁山走回头路。除非有一种情况可以解释这个问题,那就是正如戴宗哄骗李逵的话,如果不能遵守作神行法只能吃素的规矩,就收不住脚。”戴宗道:“我的这法第一不许吃荤并吃牛肉,若还吃了一块牛肉,只要走十万里方才得住。”当然这只是玩笑话,要是戴宗自己也犯了这种低级错误,早就不能叫做“神行太保”了。虽然《水浒传》中出现了不少地理上的错误,但也许不仅仅是无心的错误那么简单。或许,史进寻师的经历揭示了暗藏的真相,那就是:在当时没有地图的条件下,离开家乡后都会完全迷失方向,每个人都是路盲。早在《水浒传》开头,第三回中史进从少华山去延安府找师父王进,走了半个多月来到渭州,他知道王进“在关西经略府勾当”,离家远行的目的也是要去关西经略府找师傅。只说史进提了朴刀,离了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可直到史进来了渭州,看到有经略府他才知道没有到达延安府。渭州在现今甘肃省的平凉,从华山到延安应取道直北,无论如何不可能经过渭州。如果只用文字说“不可能”,想象不出是怎么个不可能法,看地图就很清楚。史进的目的地是延安府,可他偏偏就要拐到渭州,一个原因可能是他注定要和鲁达结识,另一个原因则是史进迷路。所以鲁智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兄弟,你跑错路了。鲁达道:“俺也闻他名字。那个阿哥不在这里。洒家听得说,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虽则《水浒传》只剩下一个框架有点历史根据,十之八九都可说是虚构,但它的确没有将书中的地理和现实划出明确的界限,钱钟书对这个现象有所解释:“诗文风景物色,有得之当时目验者,有出于一时兴到者。出于兴到,故属凭空向壁,未宜缘木求鱼;得之目验,或因世变事迁,亦不可守株待兔。”如果非要钻牛角尖,根据宋代的地图,是可以看出《水浒传》中与地名有关的很多路线都出现了错误。不过,从水浒开篇清楚明白地点明史进迷路可想到另一种解释,或许作者不屑于再对其他地理错误进行解释或更正,只要故事的情节发展需要,施耐庵就可以按照他心中的那一副地图来写作。看不到作者“钦定”的正版水浒地图,就不能说施耐庵出错。〈完〉—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感谢点赞、评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39.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