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系列报道
在商州区二龙山水库上游,满目苍翠,碧水长流,一河两岸大棚鳞次栉比,公路两旁民居庭院整洁干净。顾名思义上湾村,山水秦岭一幅壮美画卷。
板桥镇上湾村户人,看似在公路沿线,实际上有一部分村民分散居住在三条沟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极为困难。年10月,党飞肖被商州区委组织部选派到板桥镇上湾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半年多时间,党飞肖白天入户调查,晚上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工作,群众的事情,他始终记在心里,拿在手上。“驻村工作,就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在地灾户安置点,党飞肖语重心长地说,“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把这些受灾的群众搬出来、安置好。”去年,商洛普降大到暴雨,一场前所未有的水灾,导致上湾村三条沟山体滑坡,14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流离失所依靠谁?灾后重建怎么建?群众搬迁如何搬?一系列问题,考验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党飞肖也不例外,他始终没有忘记组织的信任与重托。在商州区实施“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中,商州区委组织部在选派第一书记时,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担当作为,帮助培育后备力量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派年轻有为的党飞肖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驻村后,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排查整改,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上湾村党支部书记郝彦军说,“党书记坚持每周走访一遍返贫户、重点监测户和边缘户,每月走访一遍脱贫成果巩固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每季度走访一遍所有农户,逐户逐人排查返贫致贫风险并跟踪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心里有本账,干了多少工作,干部们都看在眼里。“党飞肖是我们村干部的‘主心骨’,水灾后,为了群众搬移至安全地带,村干部磨破了嘴皮子,办法都想尽了都无济于事,还是党书记有办法,他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郝彦军说。据介绍,该村九组属地质灾害点,工作队将群众安全转移至村委会附近,为灾民租赁房子过度,或者帮助其投亲靠友。上湾村77岁的柳来治,老两口一直住在距公路4里地的山沟里,走完砂石路还要攀爬一段茅草路,虽然条件艰苦,但生活习惯的他们始终不愿意搬迁。水灾发生后,他家房屋后大面积滑坡,四间土房裂缝变形成了危房。“井里蛤蟆井里热,我们在山上住了一辈子,说要搬下来咋都想不通。”柳来治说,“现在习惯了,这地方真的很美!出门就能看到火车、汽车,一伸脚就在大路上,生活方便,傍晚还能健身,多亏了党书记!”在该村三组的一条沟口,工作队为地灾户规划的安置点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四户群众已经粉刷完工,三户群众正在砌墙封顶,今年就能搬进新家。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党飞肖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他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与村“两委”班子共商发展大计。针对水源保护区不能实施项目,养殖污染水源的实际,工作队将目标锁定在种植上。经过实地勘察,工作队将成片50亩土地纳入草莓和水杂果规划。目前,30亩草莓基地已建成并产生效益,20亩土地已平整待建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我们工作队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全区‘5+5’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帮助村级组织结合村情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指导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民’等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党飞肖说,“今年上湾村已规划间作套种亩,种植菊芋80余亩、连翘余亩。在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元的基础上,力争今年群众收入有突破,生活有质量。”作者:张宏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