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八月記
了解昔日帝都“长安”的京畿轮廓以及隋唐“两京”佛塔的来龙去脉
提到“京师”二字,可能绝大多数人脑海中所浮现出的都是现今首都北京的画面。在中华历史中最荡气回肠、蜚声海外的一个璀璨时代,却一直以来以一种较为“沉沦”的热度徘徊在国人对于历史的印象空间里,而它就是我们曾几何时确凿实现了“民族振兴”的大唐王朝。
陕西省,一个足以被称之为中华“帝国京畿”的重要存在,它的形状亦好像酷似一尊作为中华统一之始的秦朝的跪射俑。它中部的“关中地区”则是帝国行政版图中最不可或缺的核心地理区域。自秦至唐,绵延了年的帝国岁月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塑造着灿烂与辉煌。
左图:陕西省地形图;右图:广义概念中的关中地区(白色区域)关中地区可以粗略地被描述为,介于被称之为“中华龙脉”的秦岭山脉和陕北的黄土高原之间的一块开阔平原。它之所以被称为“关中”,是指地属“四关”之内,即东潼关(或东函谷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其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所以从战国时期就有了“四塞之国”的美誉。
西安市,帝都自秦时起就以“咸阳”为号,楚汉争霸后汉高祖刘邦被说服定都关中而改为“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五胡十六国时期又间歇为国都,皆号长安。帝国在历经了多年的分裂后,中华大地被隋朝再次统一,旧都长安即被隋文帝杨坚另辟新址重建宫城,改名为“大兴”。随后唐高祖李渊取而代之,大唐王朝入主关中,隋代的大兴城再次被更名为了驰名欧亚达千年之久的“长安城”。
上图:狭义概念中的关中平原;下图:西安市辖区示意图在大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国策之下,其临近国家无不在盛唐时期俯首称臣。而现今遗存唐代形制古建筑最多的日本,在和大唐交涉期间曾命派了13次遣唐使来华学习,进而促进了宗教和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以至于原先一直以“小屋”结构为主要建筑形式的日本,一度被彻底改头换面,成了唐朝的“小跟班”。
日本奈良药师寺东塔(公元年);日本宇陀室生寺五重塔(公元年)中国现存的唐代佛塔皆以石构现世,无论大小,是否完整,石材建筑是让唐代遗物在久经战乱的关中大地上得以保留的根本原因。而日本就如同一个渐变的“唐代冰箱”,这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可以反映出唐朝自始至终都对日本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日本的药师寺东塔和室生寺五重塔(见上图)都是现存的建于唐代同时期的木结构佛塔,而其他倭式木塔则有着相似的外形,但实则并非唐代产物。
各时代日本木构佛塔我国现存最大且最悠久的木构佛塔是位于山西省应县的辽代佛宫寺释迦塔,也叫“应县木塔”(见下图)。它是我国仅存的八个辽代木结构建筑之一,格外珍贵。和日本现存的唐代木塔相对比,可以看出,应县木塔就像一个由“水蛇腰”转化而来的“水桶腰”,倍显彪悍。
这一点倒不是源于唐、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因为倭塔绝大多数都是不可以登临的,故而上层都是摆设,所以内部空间可以尽量压缩。倭塔的重檐效果就非常突出,其出檐比例就比较飘逸。这在日本则是一般现象,并不是个体或者特例。
辽道宗耶律洪基曰:“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
——叶隆礼(宋)《契丹国志》
山西应县辽代佛宫寺释迦木塔无独有偶,大唐京师又何止长安一地。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所倚重的东都洛阳,在大兴土木上丝毫不输于西京长安的势头。笃信佛教的女皇帝在洛阳兴建的佛塔数不胜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位于洛阳唐宫紫微城中的通天浮屠塔(又称“天堂”)。
但是和关中平原一样常处于乱世之中的河洛地带并没有给后世留下任何完整的唐代遗存,哪怕是轮廓尚可的石构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踪迹。在新建的东汉白马寺庭院里还留有一尊金代的齐云塔,颇具唐风,也是洛阳地表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完整古建筑了。
武则天天堂;洛阳唐代石塔;金代齐云塔“长安49日
关中隋唐古塔”专题系列文章将分为上、中、下三篇来着重介绍与探讨陕西省内现存的18座(共20座)已亲身到访过的隋唐时代的楼阁式和密檐式石构佛塔。它们作为中华文明中年代久远的遗迹代表,可视化地为人们形象生动地阐述着文明之间的水乳交融与融会贯通。
01|唐代慈恩寺塔:大雁塔
在唐代长安城南部位置的晋昌坊“慈恩寺”内,大雁塔伫立在整座城垣的最高处,默默俯视着目及之处那千姿百态的芸芸众生。作为唐高总李治专为玄奘取经归来存放经文而建造的异域建筑,它那庞大的身躯承载着帝国的统治者对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哲学理念的崇敬之意。
有关唐代慈恩寺塔“大雁塔”的相关内容,详情请参阅前作“长安49日”唐高宗为玄奘所建的“大雁塔”还是原来的模样吗?。
慈恩寺塔:大雁塔与玄奘塑像02|唐代荐福寺塔:小雁塔
在现今西安博物院的左后方,是距今已有1余年历史的唐代“小雁塔”。小雁塔,原名为“荐福寺塔”,因为佛塔原址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的荐福寺内,故以寺为名。
西安博物院平面布局图荐福寺,始建于唐睿宗李旦治下的公元年,当时名为“大献福寺”。其意为,为父皇唐高宗李治驾崩百日,皇族贵胄为其“献福”而建。
新建的荐福寺大雄宝殿公元年的武则天天授元年,佛寺被女皇更名为大荐福寺。而在公元-年间,在寺南的安仁坊另辟塔院,建造荐福寺塔。
现代荐福寺背面在年中期开始的整修工程完毕后的西安博物院内仰望“荐福寺塔”,就好像在窥探古时秋季姹紫嫣红的长安城一般,池水中倒映着佛塔的局部,让人倍感惬意。
而夏天的小雁塔则身处一片绿意之中,在跌宕起伏的涟漪里,反映着前仆后继的游客们闲暇的身影。
佛塔原本并非中华产物,是由印度佛教自东汉以来一路经西域传播至中原后,在华夏大地上逐步开始“生根发芽”。在随着丝绸之路开通后的汉至唐的数百年间里,其他宗教也一路涌入中土,但真正形成规模和具备朝野影响力的却只有佛教一宗。
佛塔的样式可谓多种多样,我们在此仅讨论中华佛塔中最为壮观的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
楼阁式塔,顾名思义其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我国的传统建筑习惯,利用了人们普遍对多层建筑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在前文中所提及的唐代第一佛塔“大雁塔”以及辽代应县木塔都属于楼阁式塔。
然而和大雁塔仅一字之差的“小雁塔”却不属于楼阁式塔,它是标标准准的“密檐式塔”。密檐式塔是由楼阁式塔发展而来的,但属于塔檐多且密形制的佛塔。
密檐式塔的特征是第一层特别高,设有门窗,但多为实心塔,也有的为中空,开有通气孔。但塔内没有攀登阶梯,一般不具备登顶的作用。
慈恩寺内的大雁塔作为唐长安城内部所立的最大佛塔,大唐时期的学子在进士及第后,可以到大雁塔进行“雁塔题名”,寓意着“跃登龙门”。而小雁塔则在明清时期取缔了大雁塔的这一作用,武举人纷纷到小雁塔下刻石留名,以示题名之愿。
小雁塔的原始模样是15级的密檐式塔,但是在明朝的公元年和年发生的两次关中大地震中,塔顶被震毁。现塔残存13级,现残高约43米。在夕阳西下的暮光之中,倍加耀眼夺目。
小雁塔在坊间也有着一个“三离三合”的神奇传说,即是佛塔在数次关中大地震后还可以随着塔身被地壳运动所给予的动能而自行弥合裂缝。然而其身内类似于不倒翁的塔基工艺,才是稳固建筑维持千年不倒的核心秘诀。
走近去看小雁塔的正面,可以发现其底层和以上诸层在高度上有着鲜明的不同,这即是密檐式佛塔和楼阁式佛塔最大的差异之处。
塔身底层较高,南北向辟券门,以上各层均南北向辟券窗。二层以上高度逐层递减,越往上越紧促,每层之间以砖叠涩出檐,砌一排至两排菱角牙子。其中,第五至第十一层南券窗两侧有方形小塔各一个。
在佛塔南门的入口处,立有一个清代的牌坊形制的石门坊。现今佛塔内部不可参观,更无法登临塔顶。前有提及,绝大多数密檐式塔是不具备登临功能的,但是小雁塔内设有木构楼层及砖阶梯供以登临,这是因为它也属于密檐式塔中的特例结构:密檐式空心砖塔。
正门细细端详小雁塔诸层的外部结构,它可以代表接下来将被给予介绍的各类唐代密檐式塔的基本构造。
券窗小雁塔塔檐的缺角处好像是被整体磨损了一样,幅度几乎一致且未经刻意修复。
塔檐而小雁塔的背面则没有了南面上层券窗旁的小佛塔。从下往上眺望塔身,妖娆婀娜,俏丽动人,浑然不觉天色已晚。
登临至佛塔背部的清代藏经楼上,可以一睹佛塔与自然相和谐的美丽景象。
小雁塔与藏经楼局部荐福寺的银杏树在秋色的承托下“恍若天人”,每逢光束打在其身,都会让旁观者的眼睛里充满了被抚慰和为之赞叹后的享受与满足。
远观塔顶,安全护栏和避雷针清晰可见,由此可知彼时的小雁塔是可以登塔参观的。
塔顶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在静谧时刻而倍加富有魅力且过目难忘。
03|唐代香积寺善导塔
在西安市南郊的一处较为偏僻的香积寺村内,有一个名叫“香积寺”的佛寺曾在盛唐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王维(唐)《过香积寺》
复建的香积寺山门古域香积寺内原有唐塔三座,分别为香积寺善导灵塔、香积寺供养塔(即为现今的善导塔)和香积寺净业塔(后者见下一节)。
香积寺隶属佛教净土宗祖庭,始建于公元年,历经了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唐德宗时期的朱李之乱、唐武宗时期的会昌毁佛后,香积寺现存的双塔至今仍然屹立不倒。
香积寺善导塔香积寺善导塔是一座唐代密檐式空心砖塔,又名为香积寺供养塔。它原为13级,现存11级,现残高33米。其有建于公元年或公元年两种说法。而它名字中的“善导”二字则源于一个俗姓为“朱”的山东临淄人。
他被称为佛教的净土二祖,抄写有《阿弥陀经》数万卷,绘“净土变相”余壁。其《观经四帖疏》于8世纪传入日本,日僧法然据此创立了日本净土宗,并广为流传。
在善导塔的周围则有香积寺的舍利塔林共8座。它们都是清代经幢式的石舍利塔,塔顶大多都有华盖,承宝珠或宝葫芦刹。
清代舍利塔林在“十年动荡时期”,这些低矮的舍利塔曾被“大卸八块”,风平浪静后又被重新组合。
清代舍利塔林香积寺善导塔的塔身还依稀保留着当年唐砖的红色。
由于善导塔被松树环绕一圈,南部走道离塔过近,西部和北部又离院墙过近,所以只能从其东面的大雄宝殿前较为开阔的地方观瞻塔身结构。
南部正门前静卧的两尊石狮并非古物,塔身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唐构中常见到的红晕色彩。
然而,现在佛塔内部并没有开放给公众参观,可以判定的是善导塔是具备登临条件的,内置木梯证明了这一点。
正门底层内置从右至左绕塔一圈,可以看到三尊现代重塑的佛像,置于壁龛之中,庄重且典雅。
上、中、下图依次为佛塔右、后、左侧的佛像在佛塔的正后方,是一片绿树成荫的小空地。抬头仰望天空,纵横交错的树枝好似乌云压顶,但又好似被给予了一阵释然的空灵感。
善导塔正后方善导塔的塔壁属于仿木结构,每面均作三间,以砖隐出倚柱、阑额及斗拱。每层均当心间辟券窗,次间施朱绘直棂假窗。
五券窗从壁绘的红色图案可以看得出以砖代木的局限性,还是不能和木构的精巧而相提并论。
壁绘券窗内部有类似木制围栏的阻挡物,这一点是和小雁塔等密檐式空心砖塔同属一类的配置。
券窗塔檐亦是如此,以上各层高度骤减,层间叠涩出檐,施两排菱角牙子。
塔檐宋、明两代文人笔记中有“中多石像,塔砖中裂”和“寺塔中裂,院宇荒凉”等记载,由此可见,善导塔身的“中裂”现象已延宕了千年之久。而在整修过程中,则隐蔽地做了钢筋混凝土内框架和外腰箍,增加了佛塔在今后的抗震能力。
04|唐代香积寺净业塔
相较于香积寺巍峨耸立的善导塔,在其身旁隔墙相视的“香积寺净业塔”则是个十分小众的地方。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王昌龄(唐)《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香积寺的净业塔,又称为“净业师灵塔”。这座唐塔是五层的方形楼阁式砖塔,高约15米。
而这座塔名字中的“净业”二字,则来源于一位祖籍为甘肃天水的,名叫赵象的僧人。
赵象曾为善导高足弟子,主持香积寺长达20余年,而净业塔则建于公元年,最晚不晚于公元年,属盛唐遗构。
净业塔塔身底层面南辟券门,以上各层均面南辟券龛。
券门净业塔现如今被铁栅栏包围一圈,没有文保人员的带领无法入内参观。上两层的券龛则为空洞,不知是否可以攀登塔顶。
三券龛佛塔层间叠涩出檐,施两排菱角牙子。
塔檐据说,这里在未经修葺前曾经住有一名乞丐,长年累月在券门倚居,后来这乞丐也不知去向地不见了。
塔顶券龛其塔顶平砖窜尖,置石质宝瓶式塔刹。可以看出佛塔已被充分修葺过了,但顶部在日积月累下依旧杂草丛生。
塔刹05|隋代长安圣寿寺塔
西安市南郊的秦岭山脉,有一段名为“终南山”的青郁宝地,而它也是“寿比南山”的出处所在地。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唐)《终南山》
终南山的人文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它也是中华道教的发源地。在晴朗的天空下,秦岭的空气干爽清新且极富生命力,让人的每一次呼吸都感到无比畅快。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句:“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完美出奇地将终南山的自然风光定格在了千年之前的那一瞬间。
终南山的南五台风景名胜区,古称为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而位于其山下的圣寿寺,则是南麓诸多寺庙中的一个,也就是长安圣寿寺塔的所在地。
在圣寿寺山门前有棵树龄为年(截止于年)的国槐,此前有坊间说是由隋文帝杨坚的母亲亲手种植的,但是树龄证实了它应是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被栽种的。
国槐走进圣寿寺,是一段较为不好走的上坡路,寺庙的位置是一处较为隐蔽的沟壑,要先从南五台景区入口处上山,再于中段岔路口下坡,然后进到寺庙后再走上坡路即可抵达后寺区,共计历时一个小时才能到达佛塔的所在地。
山门长安圣寿寺塔是一座隋代的七层楼阁式砖塔,全长安楼阁式砖塔之最古者。由于其所处环境之闭塞,塔身被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堪称奇迹。
寺院始建于隋仁寿年间(公元-年),唐朝的公元年改称为“南五台圣寿寺”。而自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在宇文恺手上落成之日起,此塔就是可以考证的该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亭台楼阁”了。
长安圣寿寺塔又名为“应身大士圆寂塔”,相传建于隋文帝杨坚时期,与隋代寺院同期落成,现塔为唐代修葺后的风格,局部有宋代补葺的痕迹。
佛塔通高29.5米,层间以砖叠涩出檐,施两排菱角牙子。二层以上壁面作仿木结构,每面均作三间,以砖隐出倚柱、阑额及斗拱。
塔身一、三、五、七层南北两面和二、四、六层东西两面辟券窗。塔内原有木质登梯,现已毁。
据民间传闻,唐高宗李治为玄奘建造大雁塔时即是仿此塔而建。但根据史料典籍记载,大雁塔的初始形制应该与印度佛塔类似。
塔顶平砖攒尖,置七圈铁质相轮,上覆盖八角攒尖式铁质塔刹,属于宋代遗物。
塔刹清幽僻静的寺院里,不时吹来一股小风,在深山峡谷中看到如此壁面光洁的古迹,实属“别有洞天”。
06|唐代二龙寺塔
重峦叠嶂的秦岭,不知藏有多少让人心旷神怡的绝世美景。在这三秦大地之中,辗转相传的回眸凝眸间,八百里秦川的崇山峻岭、大好河山都映照在了世人的心中。
“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
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李白(唐)《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距离南五台不远的土门峪,也是一个山青水秀的风光之地。
高耸入云的终南山巍然屹立在晴空万里的蔚蓝色天空之下,尽显旷世独立之态。
徒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远远就看到了伫立于山丘之上的千年佛塔,就如同碑铭一般默默无闻地彰显着其为此地增光添彩的“卓越功绩”。
远观二龙寺塔唐代二龙寺塔是一座多级密檐式空心砖塔,为唐代二龙寺仅存的建筑遗构。遗憾的是,关于它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比如确凿年代、顶至几级都难以考证。
远观正面现在的佛塔残高约18米,残存6级,而根据考古专家的推论,它有七、九、十一、十四级共4种说法。
正面它的外部建筑风格和小雁塔、香积寺善导塔近似,只是它的券门是后期修复的,被修缮时的底部已经残毁地相当严重了,所以无法断定此券门是古时的形制。
未经修复时的二龙寺塔(此图片取自于网络)根据有关资料得知,年全民大炼钢铁时期,佛塔的第七层被拆除,塔砖被用于了搭建小高炉,继续拆除时因为事故而终止。此后,又因为附近两家生产队为建造畜饲养室拆用塔砖而引发争执,不久被当地政府勒令制止,这才得以幸存至今。
佛塔未被修葺时暴露出的地宫里遗有初唐典型的莲花纹方砖。
遗失的塔刹则在距离佛塔北面1.5公里处的吴家沟村被寻到,由块石雕琢而成的四层圆形宝顶。
在塔的内部原有木梯可供登临,清末战乱不断,最终毁于兵燹。
二龙寺塔的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锐减,每层南北两面辟券窗。
左侧及正面层间叠涩出檐较短,檐下施两排菱角牙子。塔身底部残蚀较甚,壁砖大面积剥落。
二龙寺塔原先名叫“二龙塔”,原因是其所在的梁坡为二龙山所在地。二龙寺塔被废弃了几百年后,却在明代永乐六年的公元年发现了刻有“二龍寺”的《歬大乘山独空通禅师塔》铭,这为二龙寺塔的准确归属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远观背面近看二龙寺塔,就如同一个巨人矗立在千沟万壑之中,不动声色地向人们诉说千百年来的所见所闻。
山明水秀之间,鸟儿自由畅想,古塔寂静幽思,恍若隔世。
结语
隋唐作为华夏历经百年分崩离析后的大一统时代,所建造的建筑混合了各类宗教和民俗的不同文化,创造了又一个文明盛世的旖旎鸿图。建筑风格的推陈出新,互动交流的日益频繁,都使得整个社会走向了欣欣向荣的状态。
中国作为曾经木结构建筑的辉煌缔造者,其影响力波及整个东亚文明圈。只可惜水火无情,在后世的朝代更迭中,干朽的木头是最容易成为火把的干扰项,而石构佛塔却悄无声息地接住了时代的火炬,继承了那段值得被瞩目和赞扬的历史印记。
“长安49日”我爱西安,爱这座城市值得被回忆的一切。
相关文章:
《长安49日》系列文章
“长安49日”跟我走进中华“女性平权”始祖武则天的伉俪乾陵
“长安49日”你知道历经两百年西汉王朝的“未央宫”在哪儿吗?
“长安49日”环顾西安的钟楼和鼓楼探寻明代西安府的皇制建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