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水浒传#相信只要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会对书中浓郁的酒文化印象深刻,据统计,书中所出现的能叫上名字的酒不下10种,而各种酒楼、酒馆、酒具更是数不胜数。每当遇到好汉们人生中重要事件的来临,酒作为一个重要的出场道具似乎从未缺席。“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是人们对于梁山好汉们最为直观的印象,而他们长喝不醉的海量也总是让今人感到望尘莫及。那么,梁山上的好汉们果真个个“千杯不醉”吗?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在大宋文化当中举足轻重的酒文化。

北宋酒文化体验馆

酒的品种和名称

北宋时酒的品类和名字相比于现在可是要复杂讲究的多,单单在《水浒传》一书中,涉及到的酒已是花样繁多:比如武松在过景阳冈酒店时喝的号称“出门倒”的酒,因此在当地有“三碗不过岗”之说;比如宋江在浔阳楼上喝的“蓝桥风月”酒;比如戴宗等人在琵琶亭上喝的“玉壶春”酒;比如武松在二龙山下小店抢着喝的“茅柴白酒”……好听的名字再加上书中对好汉们肆意喝酒时酣畅淋漓好不快活场面的生动描写,总会让我们想要尝一尝这些美酒。但其实,当时的酒属于榨制酒,和我们现在所喝到的始于元代的蒸馏酒无论从优劣分类还是浓度上来讲都相差甚远。

酒坛

从酒的优劣上来讲,当时的酒有“白”、“清”、“浑”、“老”、“水”之分,品质也是逐级递增的。对北宋酒文化了解不多的人只是感慨好汉们大碗喝酒时的豪爽气魄,但作为一个关键的意象,施耐庵在写此书时对每位好汉什么时候喝什么酒其实是大有斟酌的。

比如武松打虎的章节中,酒店老板曾说自家的酒虽是村酒,却堪比老酒的滋味,这便是老板在夸自家酒滋味的香醇浓郁;比如第十二回中王论曾说请对方到山寨中吃三杯水酒,而在当时酒文化中。“水酒”属于最上品的酒,足以见王论的好客;再比如第五回鲁智深说他不忌荤酒,不管什么浑清白酒都不嫌弃,这里的“荤酒”便是指和尚本应不沾荤腥不喝酒,但鲁智深却“均不拣选”,侧面反映了他性情的豪爽,同时也蕴含着书中对传统封建思想挑衅、恣意洒脱无拘无束的主题。

《水浒传》中喝酒情节

从酒的浓度上来讲,以上所说的各种酒,其实都是度数极低的。不同于如今的高度数的蒸馏酒,当时的榨制酒其实大部分是由粮食酿制而成的,因此酒精含量极低。这便揭晓了梁山好汉们个个海量的谜底。

其实我们如果仔细品味书中章节,也能大致推断出来:比如一向喝酒豪迈无比的武松在去打蒋门神的路上遇见酒馆便喝上三碗,一路下来有数十碗之多,如若这是七八斤的烧酒,武松必然早已醉酒中毒瘫然倒地,更不必说打蒋门神报仇了;再比如智取生辰纲一回中众人买白胜贩卖的“白酒”解渴润喉,如果是浓度大度数高的蒸馏酒,恐怕倒下的便不仅仅是杨志等人了,而止渴一说更是无稽之谈。

武松醉打蒋门神

酒具

“大中小并举,粗精巧廉用。”

这句话用来概括《水浒传》当中的酒器再合适不过。一担酒、一桶酒、成翁地喝、吃杯酒、一葫芦酒、一瓢酒……书中所提及的酒具简直可以说是从小到大应有尽有。

而梁山好汉们所用的酒具虽说复杂繁多,但大致还是可以按大小分为三类:大号的担、桶、瓮;中号的瓢、角、旋、碗;小号的瓶、杯盏和盅。而且其中既有雍容华贵的金杯,又有粗制滥造的葫芦,还有一般人用的瓷杯小碗。

既然北宋的酒文化中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酒具,那么施耐庵是如何把它应用到书中的呢?这其中自然也是大有讲究的:和喝酒品种的选择一样,梁山好汉们喝酒所用的器具也与其性格气质息息相关。

现代仿制的梁山好汉喝酒器具

再以武松为例,三打蒋门神时武松吃了一路的酒,施恩怕他喝多醉倒,便让他用小盏喝,可武松却非要用大碗筛酒来吃。而正是这“大碗喝酒”的小细节,才真正凸显了武松性情的豪爽与英雄海量,也为后来醉打蒋门神之时的威武豪迈埋下了伏笔。

还有张都监等人在鸳鸯楼喝酒玩乐的情节,此时书中所写到他们用的是小酒盅子。这个细节也突出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喝酒,而是在等待武松的死讯时将内心的得意寄托在了酒上而已。酒楼之上,推杯换盏,品酒赏月,此等画面方显书中情节真正意志,也更能表现人物内心的心理。

梁山好汉大口喝酒

想来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梁山好汉们“海量”的奥秘了吧。总之,北宋是一个酒文化极为发达的朝代,而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更是被作者施耐庵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借酒刻画人物性格,借酒推动情节发展,借酒表现打破禁忌的主题……酒在《水浒传》当中当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我们发自内心地赞佩施耐庵独特的匠心,更惊叹于中华酒文化历史的悠久与博大精深。以上只是作者对于《水浒传》中的酒文化自己的一些了解,想必亲爱的读者们一定还有别的看法,请在评论区告诉作者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514.html